魯桓外交

魯桓公時,公元前711年至公元前694年。中原之域,弱國服從強國,夷漸併於夏。齊結交鄭、衛以夾迫魯,魯國外交重心於是在齊,而以鄭、宋爲支點。齊南壓魯,東侵紀、杞,魯國乃與紀、杞聯盟。夷族自古居魯東南,而魯每以壓服東南邾、莒爲務。
魯桓公初嗣位即重禮迎娶齊公主文姜,服事於齊,而終不免與齊交戰,被齊侯謀殺。
文姜與齊襄公兄妹縱淫,悍然殺害魯桓公,魯僅以力士彭生爲討,此亦可見魯之弱、齊之強。
魯桓公時,鄭、宋對立,每相攻伐,魯、齊周旋其間,以逞己志。鄭國內政有變,宋、齊、魯、衞或挑其釁,或乘其隙。宋國內政有變,鄭、齊、魯、衛助成其亂。昨日之友,忽而爲敵,上下其手,反覆無恆,亦列國交際之常態也。

魯桓公時代中原形勢▲

1. 鄭太子辭齊文姜

公之未婚於齊也,公,魯桓公。齊侯欲以文姜妻qì鄭大tài子忽。齊侯,齊僖公。妻,動詞,予之以爲妻。大同太。鄭太子名忽。大子忽辭。人問其故。大子曰:“人各有耦,楊伯峻注:“耦同偶,匹也,配也。”齊大,非吾耦也。”(《左傳·桓公六年》)

2. 魯盟鄭 

《春秋經·桓公元年》:夏四月丁未,公及鄭伯盟于越。鄭伯,鄭莊公。楊伯峻注:“越當在今山東省曹縣附近。”

《春秋左傳·桓公元年》:冬,鄭伯拜盟。

3. 滕朝魯

《春秋經·桓公二年》:春,滕子來朝。

4. 魯與齊陳鄭成宋亂

《春秋經·桓公二年》:三月,公會齊侯、陳侯、鄭伯于稷,以成宋亂。稷,宋地,具體位置不詳。宋國華父督弒君,立新君,賂諸國,諸國助華氏成就其事。楊伯峻注:“成,成就也。”

5. 魯伐杞

《春秋經·桓公二年》:秋七月,杞侯來朝。九月,入杞。

《春秋左傳·桓公二年》:秋七月,杞侯來朝,不敬。杞侯歸,乃謀伐之。九月,入杞,討不敬也。

《春秋經·桓公三年》:六月,公會杞侯于郕chéng。郕地未詳。

《春秋左傳·桓公三年》:公會杞侯于郕,杞求成也。

6. 魯盟戎

《春秋經·桓公二年》:九月,公及戎盟于唐。

《春秋左傳·桓公二年》:公及戎盟于唐,修舊好hǎo(舊音hào)也。

7. 魯桓公娶齊文姜

《春秋經·桓公三年》:春正月,公會齊侯於嬴。齊侯,齊僖公。

《春秋左傳·桓公三年》:會于嬴,成昏于齊也。昏,古婚字。

《春秋經·桓公三年》:秋七月,公子翬huī如齊逆女。公子翬,魯大夫。如,往。逆,迎接。女,指文姜。公子翬去齊國迎接文姜。九月,齊侯送姜氏于讙huā。”姜氏即文姜,齊僖公女。讙,魯地。公會齊侯于讙。夫人姜氏至自齊。冬,齊侯使其弟年來聘。年,齊侯弟名。

《春秋左傳·桓公三年》:冬,齊仲年來聘,楊伯峻注:“《經》書年而《傳》曰夷仲年,年是其名,仲蓋其排行,夷蓋其謚。”致夫人也。杜預注:“古者女出嫁,又使大夫隨加聘問,存謙敬,序殷勤也。”

8. 天王聘魯

《春秋經·桓公四年》:夏,天王使宰渠伯糾來聘。

《春秋經·桓公五年》:夏,天王使仍叔之子來聘。

《春秋經·桓公八年》:春,天王使家父fǔ來聘。

9. 葬陳桓公

《春秋經·桓公五年》:春正月甲戌、己丑,陳侯鮑卒。夏,葬陳桓公。

《春秋左傳·桓公五年》:春正月戌、己丑,陳侯鮑卒,再赴也。於是陳亂,楊伯峻注:“於是,於此時也。”文公子佗殺太子免wèn而代之,公疾病而亂作,國人分散,故再赴。

10. 諸侯戍齊  魯序其班

《春秋左傳·桓公六年》:夏,北戎伐齊,齊使乞師于鄭。鄭大子忽帥師救齊。六月,大敗戎師,獲其二帥大良、少良,甲首三百,杜預注:“甲首,披甲者首。”以獻於齊。於是諸侯之大夫戍齊,齊人饋之餼xì,楊伯峻注:“凡饋人以食物,其熟者曰饔[yōng],其生者曰餼。”使魯爲其班。楊伯峻注:“班,次也。謂使魯定其先後之次序。使魯爲班,則魯亦遣大夫戍齊可知。”後鄭。鄭忽以其有功也,怒,故有郎之師。杜預注:“郎師在十年。”

11. 鄭太子再辭魯婚

《春秋左傳·桓公六年》:(鄭太子忽)敗戎師也,齊侯又請妻之。楊伯峻注:“此時文姜歸魯已四年,蓋以他女妻之。隱八年《傳》云'鄭公子忽如陳逆婦嬀’,則忽早已娶正妻矣。”固辭。

12. 文姜生魯莊公

《春秋經·桓公六年》:九月丁卯,子同生。楊伯峻注:“子同即莊公。稱'子同’者,魯國於公子,無論嫡庶,縱爲儲子,亦皆稱子。”魯莊公名“同”,故稱“子同”。

13. 齊國謀紀  魯難周旋

《春秋經·桓公五年》:夏,齊侯、鄭伯如紀。杜預注:“齊欲滅紀,紀人懼而來告。”

《春秋左傳·桓公五年》:齊侯、鄭伯朝于紀,欲以襲之。紀人知之。

《春秋經·桓公六年》:夏四月,公會紀侯于成。冬,紀侯來朝。

《春秋左傳·桓公六年》:夏,會于成,紀來諮zī謀齊難nàn也。楊伯峻注:“齊欲滅紀,據隱二年'伯姬歸於紀’,紀爲魯甥,且魯新與齊成婚,故紀來共商。”冬,紀侯來朝,請王命以求成于齊。成,和解。公告不能。杜預注:“紀微弱,不能自通於天子,欲因公以請王命。”楊伯峻注:“夏四月,紀侯來魯商謀齊難,冬又來朝,請魯轉求王命以與齊和。桓公告以不能,紀於是謀納王后以自固,而終不免爲齊所滅。”

14. 穀鄧朝魯

《春秋經·桓公七年》:夏,穀伯綏來朝。鄧侯吾離來朝。

15. 齊鄭衞伐盟向

《春秋左傳·桓公七年》:夏,盟mèng、向求成于鄭,杜預注:“盟、向,二邑名,隱十一年王以與鄭,故求與鄭成。”既而背之。秋,鄭人、齊人、衞人伐盟、向。王遷盟、向之民於郟jiá。盟、向叛鄭,鄭伐之而齊、衞助焉。

16. 魯伐邾

《春秋經·桓公八年》:秋,伐邾。

17. 曹朝魯

《春秋經·桓公九年》:冬,曹伯使其世子射yì姑來朝。

18. 葬曹桓公

《春秋經·桓公十年》:春王正月庚申,曹伯終生卒。夏五月,葬曹桓公。

19. 齊鄭衛伐魯

《春秋經·桓公十年》:秋,公會衞侯于桃丘,弗遇。杜預注:“公獨往而不相遇也。”楊伯峻注:“魯公本與衞侯相約於桃丘會晤,然衞侯既接受齊國之請,以軍隊助齊、鄭伐魯,衞侯乃背約而不來,因而不遇。”冬十有yòu二月丙午,齊侯、衞侯、鄭伯來戰于郎。楊伯峻注:“《公羊傳》云:'郎者何?吾近邑也。’則三國之師已至魯近郊。”

《春秋左傳·桓公十年》:冬,齊、衞、鄭來戰于郎,我有辭也。初,北戎病齊,諸侯救之,鄭公子忽有功焉。齊人餼諸侯,使魯次之。魯以周班後鄭。楊伯峻注:“依周室封爵之次,鄭應在後。”鄭人怒,請師於齊。齊人以衞師助之。

《春秋經·桓公十一年》:春正月,齊人、衞人、鄭人盟於惡曹。

《春秋左傳·桓公十一年》:春,齊、衞、鄭、宋盟於惡曹。

20. 葬鄭莊公

《春秋經·桓公十一年》:夏五月癸未,鄭伯寤生卒。鄭忽出奔衞。鄭忽,鄭太子忽,即鄭昭公。秋七月,葬鄭莊公。

《春秋左傳·桓公十一年》:夏,鄭莊公卒。太子忽立,爲鄭昭公。初,祭zhài封人仲足有寵於莊公,杜預注:“封人,守封疆者,因以所守爲氏。”莊公使爲卿。爲wèi公娶鄧曼,生昭公,故祭仲立之。宋雍氏女nǜ於鄭莊公,杜預注:“以女妻人曰女。”曰雍姞jí,生厲公。鄭厲公名突。雍氏宗有寵於宋莊公,故誘祭仲而執之,孔穎達疏:“祭仲被誘如宋,在宋見執。”曰:“不立突,將死!”亦執厲公而求賂焉。祭仲與宋人盟,以厲公歸而立之。秋九月丁亥,昭公奔衞。己亥,厲公立。

21. 魯結交宋陳蔡

《春秋經·桓公十一年》:九月,柔會宋公、陳侯、蔡叔盟于折。柔,魯大夫。公會宋公于夫fú鍾。冬十有二月,公會宋公于闞kàn。
22. 魯結交杞莒

《春秋經·桓公十二年》:夏六月壬寅,公會杞侯、莒子盟于曲池。

《春秋左傳·桓公十二年》:夏,盟于曲池,平杞、莒也。楊伯峻注:“隱四年,莒人伐杞,自是遂不和,魯與兩國相鄰,因而和之。”

23. 魯結交宋燕

《春秋經·桓公十二年》:秋七月丁亥,公會宋公、燕yān人,杜預注:“燕人,南燕大夫。”盟於穀丘。

24. 魯鄭伐宋

《春秋經·桓公十一年》:夏五月癸未,鄭伯寤生卒。鄭莊公卒。秋七月,葬鄭莊公。九月,(宋人支持鄭公子突)突歸于鄭。鄭莊公卒,公子突自宋歸國嗣位,即鄭厲公。鄭忽出奔衞。鄭太子忽失位出奔。

《春秋經·桓公十二年》:八月,公會宋公于虛。冬十有一月,公會宋公于龜。丙戌,公會鄭伯,鄭伯,鄭厲公。盟於武父fǔ。十有二月,及鄭師伐宋。丁未,戰于宋。

《春秋左傳·桓公十二年》:公欲平宋、鄭。楊伯峻注:“宋多責賂於鄭,鄭不能堪,因不和。”宋國支持鄭厲公即位,責求回報過多,鄭不能承受,故兩國不和。秋,公及宋公盟於句瀆gōudòu之丘,楊伯峻注:“句瀆之丘即穀丘。”宋成未可知也,故又會于虛。冬,又會于龜。宋公辭平,故與鄭伯盟于武父,遂帥師而伐宋,戰焉。

25. 魯鄭戰齊宋

《春秋經·桓公十三年》:春二月,公會紀侯、鄭伯。鄭伯,鄭厲公。己巳,及齊侯、宋公、衞侯、燕人戰。齊師、宋師、衞師、燕師敗績。

《春秋左傳·桓公十三年》:宋多責賂於鄭,鄭不堪命,故以紀、魯及齊與宋、衞、燕戰。

26. 葬衞宣公

《春秋經·桓公十二年》:冬十有一月丙戌,衞侯晉卒。

《春秋經·桓公十三年》:春三月,葬衞宣公。

27. 魯鄭交好

《春秋經·桓公十四年》:春正月,公會鄭伯于曹。鄭伯,鄭厲公。夏五,鄭伯使其弟語來盟。語,鄭厲公弟。冬十有二月,宋人以齊人、蔡人、衞人、陳人伐鄭。

《春秋左傳·桓公十四年》:鄭人來脩好,春,會于曹。夏,鄭子人來尋盟,楊伯峻注:“子人是鄭伯弟語之字。”尋,重申。且脩曹之會。

28. 葬齊僖公

《春秋經·桓公十四年》:冬十有二月丁巳,齊侯祿父fǔ卒。

《春秋經·桓公十五年》:夏四月己巳,葬齊僖公。

29. 魯宋伐鄭

《春秋經·桓公十五年》:五月,鄭伯突出奔蔡。鄭國內亂,鄭厲公出奔。鄭世子忽復歸于鄭。鄭昭公歸國復位。公會齊侯于艾。去歲齊僖公卒,今年齊襄公元年。楊伯峻注:“艾,疑地在齊、魯之間。”秋九月,鄭伯突入于櫟lì。鄭伯突即鄭厲公。杜預注:“櫟,鄭別都也。”冬十有一月,公會宋公、衞侯、陳侯于袲chǐ,袲地未詳。伐鄭。

《春秋左傳·桓公十五年》:公會齊侯于艾,謀定許也。冬,會於袲,謀伐鄭,將納厲公也。弗克而遠。

《春秋經·桓公十六年》:春正月,公會宋公、蔡侯、衞侯于曹。《傳》曰:“謀伐鄭也。”夏四月,公會宋公、衞侯、陳侯、蔡侯伐鄭。

30. 邾牟葛朝魯

《春秋經·桓公十五年》:夏,邾人、牟人、葛人來朝。葛國所在未詳。

31. 魯齊爭疆

《春秋經·桓公十七年》:春正月丙辰,公會齊侯、紀侯盟于黃。夏五月丙午,及齊師戰于奚。

《春秋左傳·桓公十七年》:春,盟于黃,平齊、紀,楊伯峻注:“齊欲滅紀,十三年紀又隨魯、鄭敗齊師,故魯爲間以使兩國和好。”且謀衞故也。楊伯峻注:“衞逐惠公,惠公奔齊,齊欲納之。”夏,及齊師戰于奚,疆事也。於是齊人侵魯疆,楊伯峻注:“於是,於此時。”疆吏來告。公曰:“疆埸yì之事,埸,邊境。慎守其一,楊伯峻注:“邊疆爲兩國或數國土地交接處,其一者,本國境界。”而備其不虞。姑盡所備焉。事至而戰,又何謁焉?”楊伯峻注:“謁,請也,告也,猶言報告請示。”

32. 魯伐邾

《春秋經·桓公十七年》:二月丙午,公會邾儀父fǔ,盟于趡cuǐ。秋,及宋人衞人伐邾。

《春秋左傳·桓公十七年》:及邾儀父盟于趡,尋蔑之盟也。楊伯峻注:“蔑盟在隱公元年。”伐邾,宋志也。楊伯峻注:“魯背趡盟而用兵于邾,蓋屈從宋國意願之故。”

33. 葬蔡桓侯

《春秋經·桓公十七年》:夏六月丁丑,蔡侯封人卒。秋八月癸巳,葬蔡桓侯。

34. 齊襄公殺魯桓公

《春秋經·桓公十八年》:春王正月,公會齊侯于濼luò。公與夫人姜氏遂如齊。如,往。夏四月丙子,公薨于齊。丁酉,公之喪至自齊。冬十有二月己丑,葬我君桓公。

《春秋左傳·桓公十八年》:春,公將有行,遂與姜氏如齊。公會齊侯於濼,遂及文姜如齊。齊侯通焉。楊伯峻注:“通猶今言通奸。《齊世家》云:'魯桓公與夫人如齊。齊襄公故嘗私通魯夫人。魯夫人者,襄公女弟也。自釐公時,嫁爲魯桓公婦。及桓公來,而襄公復通焉。”公謫zhé之。楊伯峻注:“謫,責也,怒也,罪也。”以告。楊伯峻注:“文姜以此告齊襄公。”夏四月丙子,享公。杜預注:“齊侯爲公設享燕之禮。”使公子彭生乘公。公薨于車。《公羊傳》云:”夫人譖公于齊侯曰:公⽈'同非吾子,齊侯之子也’。齊侯怒,與之飲酒,於其出焉,使公子彭生送之,於其乘焉,搚[lā]幹而殺之。”《齊世家》云:“使力士彭生抱上魯君車,因拉殺魯桓公。桓公下車,則死矣。”搚同拉,摧折也,折斷也。魯人告于齊曰:“寡君畏君之威,不敢寧居,來脩舊好。禮成而不反,無所歸咎,惡於諸侯。惡,現醜。請以彭生除之。”齊人殺彭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