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蒙山行
国庆小长假,决定跟随美利达驴行天涯群组前往蒙山作三日骑行。长假第一日在家捣腾了一个下午做了六个菜,一来为欢庆节日,二来也是为老婆备些干粮,免得她在家挨饿。有了这几个菜,再要烙俩大饼往她脖子上一挂,只要知道吃完嘴边的再转转,估计我回来是饿不死的了,可以放心前往了。
十月二日,四点起床,收拾齐备,把老婆送到了店里去上班,接着一路狂奔来到了东三环原鼓风汉韵雕塑处的集结点时,正好五点,没有误期。十字路口的东南角已聚集了十余辆车子,一群全副武装的驴友正在闲聊等候。陆续又有几骑到来,五点多点,领队的小厮,因素,领骑的禅师等组织者召集大家照了合影,禅师又讲了些集体编队骑行要注意的事项,一干人马就开始了远征行程。
队伍作两路编队沿206国道东进。路灯没开,天黑漆漆的,两行车队,如古战场上衔枚疾行欲作奔袭的重甲武士在暗黑中奔驰,置身其间,让我这怯懦的家伙也心生些许豪迈之情。行至徐贾快速通道入口处天只蒙蒙放亮,进入快速通道折向北去,至贾汪,旭日初露,在一个加油站稍作停歇。
哨声长鸣,登车入206国道再北上,队伍在领骑的禅师的手势指挥下通行路口,避让转折,遇有市镇及险窄处就并为一路,中间在一个什么村镇的幼儿园旁暂停了一会就又继续前进,行近五十公里,至山东枣庄市峄城区冠世榴园停歇。冠世榴园数年前随学校出游时到过,一个山坡上满是石榴树,号称万亩,山谷里还有个青坛寺吧,不知什么来历。此番只是在门口暂歇,没有时间入内再游故地。正是石榴成熟收获的时节,红艳的石榴挂满枝头,摆满了门口路两边的小摊,很便宜,只不到两块钱一斤吧!有些个大的像小球般,实在是罕见的。在门口边一个以石榴为植株培育的盆景园里转了会,看到那些小小的植株挂满了硕大的石榴,真为它们担心,唯恐它们不胜重力,压断了枝条。出了盆景园,篱笆下有一长条石支的石凳,刚坐下,就有人传递过来半个石榴,几近透明的红玛瑙样的籽挨挤在一起,让人直咽口水。摘下头盔坐在石凳上品咂着石榴,浓浓的甜味中带着一丝的酸意,口感真不错。
哨子又响了,起身就走,奔出了两三公里了,觉得头上空空的有些不对劲,一摸,糟糕,头盔忘在石榴园那了。下了队,想回转去拿,负责收队的现金,油条看到了,问明了情况,说,不用回去,让后边的保障车去拿,就行了。于是就用对讲机联系了后边的保障车,我们则继续前进了。一会儿,保障车就传来了信息,说是拿到了头盔,等到保障车赶上来就给我送来。耽搁间,前边的队伍就走得没了影了。于是就和两个收队的小伙子一起加速狂奔追赶。骑行负责收队的都是群组中最强的驴友,这两个小伙子可是牛人,那叫现金的小伙子曾创造过一天骑行到青岛的纪录,19个小时,410公里,想想都觉得腿脚发软。叫油条的小伙子圆圆的脸膛,显得胖乎乎的,戴副眼镜,眉目中总漾着些笑意,真是个好小伙子。刚才在冠世榴园门口就是用他背着的气筒给车子补的气。前半程骑起来只觉得怪累,到那停歇时才发现车子后胎只有个半气。狂奔了好大会才赶上队伍,我已是累得气喘吁吁了,两小伙子给没事似的,真是强悍,名不虚传啊!
跟着大队又走了会,保障车赶了上来,群主小厮下了车把头盔递了过来,赶忙道歉道谢。这次沿206国道走不多久就转入了省道240,中间在一个坡顶稍歇了会,又继续前进,总共行了约30公里,来到了枣庄市山亭区北庄镇,这儿离熊耳山大裂谷就不远了。时间才只十一点多些,但再前行路边就没有合适的吃饭的地方了,于是保障车就先行至此在一家相熟的饭店订好了饭。一行二十八人,摆了三桌,十菜一汤,一大摞山东大饼,喝了点啤酒,饭后结算每人三十元。
饭后歇了有半个小时,大概十二点半就又沿省道240出发了。此前没到这北庄镇时,远远地就看见了些稀疏的山了,也有些是那种如戴着圆帽般的崮。好在只是在逼近山区,道路只有些缓长坡,没觉得怎么着。现在一出发就是一个大长坡,算是完全地进入了山区了,于是道路就在一个个的小山包间曲折起伏了。山丘间的起伏路是不大好编队骑行的,因为体质的差异,骑行习惯的不同,几个上下坡过后,队伍就拉散了,弄了个前不见头后不见尾了。我勉力紧缀在第一梯队的五六个人中学着别人的样放坡,闯坡,总算没被落下。看看后边的落下的太远了,领骑的禅师只好停了下来等候。等人到齐了又讲了起伏路上骑行要注意的事项,特别是放坡时一是要拉开距离,还要注意观察路况及早预判,遇有紧急情况要用点刹降速,不能一下刹死,不然的话会翻车摔跤。然后就让大家自由往前骑行了。这一放开不要紧,几个体能好的强驴就开始飙车了。我咬牙切齿继续跟着第一梯队跑,跑了几公里,陆续有些人跟不上掉了下去。跑到一个丁字路口时,一起的就只有两三个人了。都不知怎么转折,只好停了下来。后边的老驴跟了上来,让大家歇息等候落后的人。等了会,人到齐了,路也打听明白了,就右拐沿省342出发了。342行不久,转入了一条乡镇公路叫田石公路。这条公路到今天的宿营地地方镇是一条道,无需下路转折的。于是,当爬上一个长坡时,领骑一挥手,又让大家放坡,闯坡自由骑行了。我一马当先,冲在了最前边,开始狂飙猛进。道路随着山势呈无限延伸的“w”形前进,一会儿跌入谷底,一会缠上山腰,一会翻越山口。不断前行,眼前也就不断变化着不同形态的小山了。不知这儿的山丘们是否就是属于沂蒙山区了,即便是,大概也只能是山区的外围吧,山丘都不高大,疏疏落落的这一个那一个的,像天上的巨人随手丢下的石子,既不成岭,也无险峰。因而山丘间并无幽深的峡谷,而是一片片开阔起伏的谷地,多种植玉米等耐旱的作物,此时多已收获,有的留下整齐划一的玉米茬,有的已翻耕平整完毕,准备播种小麦。想来这些山丘在远古的时候大概也是有过险峻姿态的吧,亿万年的风侵水蚀,磨去了它们的棱角,低矮了它们的身姿,成就了它们现在圆润丰满的形态,只偶尔在山顶处留下几块巉岩,显露曾经的峥嵘。那满坡这一块那一块的黄褐色的岩石,那一川的红褐色的沃土,也曾经是这些山丘身体的一部分吧!如果再有个千万年,这些山丘会否消融尽净,化为平原,再进入下一个沧海桑田的轮回?山区起伏路骑行的感受,可谓冰火两重天!当你挥洒着如雨的汗水,如牛般喘着粗浊的气息,在几近崩溃时爬到坡顶时,你就赢得了片刻在平路上前进的喘息机会,你就从地狱来到了天堂的门口,再过会,那重力加速度就会带着你享受飞翔的快乐。这样的奔驰是不同于坐在汽车里飞奔的,没了铁壳的遮蔽,你无依无凭地暴露在空气中,坦露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轻捷的自行车仿佛已经和你融为一体,那飞旋的两轮就如同急速扇动的翅膀,听着风声在耳边呼啸,看着两旁的景色飞快地向你迎面扑来,又飞快地消失在身后,这种奔驰的快感可不是一般的人能体会到的,惊险刺激得让人只想纵声长啸。当然,享受这飞翔的快乐时你可得加倍小心,那飞驰的速度有时能达到四五十公里,这是已经超出了一般自行车的刹车系统的控制范围的,在这样的速度下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处置不当,你是会真的“飞翔”出去的,那时就怕要落个车损人伤的下场,你的快乐旅程也将提前结束,怕是只能灰溜溜地打道回府了。在冰火交替的体验中前进,不觉已将身后的驴友们拉得没了踪影,又飞驰着冲下了一个长长的大坡,山谷中有条河流蜿蜒而过,河滩的一边有一大群绵羊,在几个放羊老汉的约束下缓慢地移动着。羊们大概是新剪了长毛,一身的白,挤在一起,真像一朵飘动的白云呢。道路下到谷底时冲上了一座长长的桥梁,前进的惯性慢慢被风阻挡,被摩擦力抵消,速度就一点点地降了下来,于是乎就加速狂蹬,让速度再起来,开始又一轮的冲坡。长坡只冲到了一多半,速度就降得难以为继了,只得调节变速器,一点点的往上挨了。挨上了长坡,正想继续前进,保障车跟了上来,问我前边还有人没,我答说,没有了。车上的因素就说,找个凉快点的地方停下来歇歇吧,后边的人落下的太远了。于是在保障车的引导下,在道路边的一个村庄里停了下来。这一气狂奔,已是行了大概十五公里的起伏山路。在那等了十几分钟,才等齐落在最后的驴友,估计也得把他们丢了个三五公里的距离了吧!
休息,补水,再出发。这次的道路越走越是偏僻,竟是进入了窄小,颠簸的乡村道路,有时穿过村庄,有时又行走在田地边,果园里。路面虽是多有破损,但两旁不断变化的乡村美景,也就补偿了骑行的寂寞。继续和三五个好胜的家伙骑行在第一梯队里。最后的三五公里,不顾路面的颠簸,开始冲锋。当和一个叫新势点的小伙子齐头并进,同时杀到今天的目的地——山东平邑县地方镇时,只是下午四时多点,这一气又骑行了十五公里左右,一天总共已骑行了一百七十公里有余。
入住镇子西边的玉泉宾馆,标间只要70元,合适的很啊。进了房间,赶紧洗澡,没摸清浴室里热水器的门道,出的水都是凉的,也不管了,反正也是惯洗凉水的。洗去了一身的污渍,又顺便把骑行服也揉搓了几下,去去汗渍尘土,拿到楼下用店主的洗衣机脱了下水,回来晾在浴室的衣架上,估计明天出发时能干个差不多吧。下楼梯时看到在宾馆的后边有一汪水面,显得很是开阔,就想到那里走走。巧得很,这楼下就是一家美利达车子的专卖店,和旅店同属于一个老板所有,美利达组织的这次活动,入住这里,那就算是到家了啊。有几个骑友正在让店里的伙计们帮着调理车子,有的补胎,有的上油,有的在调节变速器,两个小伙子忙得是不亦乐乎。
与一个小伙子攀谈了会,问起那后边开阔的水面是什么所在,告诉我说,那是浚河。资料所载,浚河,旧称治水,是山东省平邑县境内最大河流,为沂河水系二级支流。河床平均宽度250米,汛期最大行洪面宽692米,最大水深5米,平均水深2.87米,洪水流量4950立方米/秒。本想踱到河边去看看情景,但召集人已开始张罗去吃晚饭了,就随着大家往镇子中走去。在旅店老板推荐的一家饭店里落了座,有些人没来集体就餐,只开了两桌。大家都很注意养生说晚上要吃些清淡的食物,就多点了些素菜,开了两瓶红星二锅头,也没几个人喝。饭后结算,每人只是二十元。这头一天的食宿花费只是八十五元,便宜啊。走下饭店的楼梯时,因素走在我的后边,手扶着我的肩膀“表扬”道:“体能是真好,下午把后边的人拉下那么远,让我开着保障车一阵好追啊!” 我知道,骑行队伍其实最不以为然的就是这样玩个人英雄主义的行为,这 “表扬”让我有点脸红,只能唯唯诺诺顾左右而言他了。
晚饭归来,心里还是记挂着那条大河,就独自信步往河的方向走去。从旅店后的街巷步行了只二百米的样子就来到了河边。黑暗笼罩的宽阔河面波澜不惊,静寂无声,更像一潭恬静的湖水。孔子逢水必观,鲁地又是老人家的家乡,这家乡的河流想必也是贤者所曾观览过的吧,这不舍昼夜的流水也曾从那睿智的老者脚下流过了吗?放眼而望,见远处的河面上有车辆灯火划过,原来那儿是有座大桥的,估摸距离不是太远,就想明天早起会,再去那儿凭栏观望,想来会有另一番情趣的。归转,洗洗睡了,同宿者,领骑禅师也。
十月三日,晨四时许,醒来,悄然下楼,黑暗中在穿镇而过的327省道上跑了会。在镇子中跑了个来回,大概有三四公里吧。天色微明,又钻进小巷跑到了河边。一圈转下来,发现这是个狭长的镇子,沿浚河岸边排开。这村落的选址是符合人类依山傍水而居的自然选择法则的。依山得山势,傍水得水利。依山势取其险固,可拒兵匪保平安,得水利则交通便捷,通达天下。然山居水聚都是离不开生命之源——水的,山居者,引山泉而饮,水聚者汲河水以活命,这村落的形成应该就因这浚河而成吧。镇子夹峙在省道两边的是些高大些的现代建筑,底层都作了商铺门面。高楼后边都是些较为老旧的砖瓦房屋石墙院落,倒也是巷道整齐,井然有序的,显见得是经过了一番规划的。天亮了,到路边一个炸油条的摊点上去吃早点,三根油条,一碗豆浆,只花了四元钱。同餐的几个人,已经是长衣整齐的了,看到我一身短裤背心,都有些惊诧,一个老者问道,不冷么?我说,刚跑了会步,觉不着。炸油条的中年人,头戴着回族小圆帽,原来这镇上多回民,怪不得路边饭店多有清真字样,那村庄后边也有个较为气派的清真寺。向他打听了去往河上大桥的道路,依言前行,却是拐弯有些早了,没能走到大桥上,只走到了河边。一条土石的堤坝拦住了河水,大概下游正在做疏浚河道的工作吧,怪不得昨天所见水面那样宽阔呢!大桥下已经没了水面,只有从这水坝底下漏出的一些水流成了几条小溪,从桥下穿过,一群长腿的鹭鸟在悠闲的涉水觅食。想要凭栏观望那水波浩渺的情景,看来只是一厢情愿啊!沿河边溯流归返,河那岸有几艘挖沙船在轰鸣机器忙碌着。河这岸却是要安静的多,岸边有一片几亩见方的杨树林,远远地就听到那里不知什么鸟在鸣叫,也不知有多少的鸟儿,嘈嘈切切响成一片,如骤雨击打在叶面上般。进入树林,仰头寻找鸟儿的芳踪,却是连根鸟毛也没看到,都躲哪去了呢?
回归到旅店时,众人才陆续出来吃早餐呢!回去洗了个澡,骑行服还真干了呢,那就再穿上呗。收拾好行李,下来取车,等候出发。七点十分,鸣笛开拔,沿省327行约5公里,右转又进入了一条乡镇公路。照例是穿村过镇,路面虽窄小且多破损,但车少人稀,一行人马攒行甚速,引得路人侧目,村童惊呼。近了大洼景区了,道路变得好起来,大概是为通往景区专修的柏油路吧,虽不宽阔,但路面平整。景区既名为大洼,想是因地势低洼而名之吧!果然,道路渐呈下降趋势,几个起伏过后,就来到了大洼景区的门口,于是众人齐集留影为念。相约十点在蒙山隧道的入口处集结,领队就让大家自由骑游了。
刚入景区就见一军事保护区,不知驻扎的是什么军种,担负着怎样的戍守大任,但能够在这如画的神仙之地驻守,应该是前世修来的福分吧!转过军事保护区,就来到了一座小桥上,一条清亮的小溪从山间蜿蜒而来,欢唱着从桥下跑过。如果没有自行车的拖累,真想赤足溯溪而上,去领略小溪两岸的美景!跨过小桥,就开始爬坡了,道路凿山石以通,两旁留下些巨石岩壁,因其上书写了些子曰书云的名言警句,也算是有点文化气息了啊。上到坡顶,就是一个小小的山口,冲下坡去,在转折处见到了一个售票小亭样的所在,有几人闲坐门口。此前群主小厮交待过,遇有售票处,可以“不揉”他们,无视而过即可。依言而行,果然无人阻挡。那几个工作人员样的朋友竟也同样是无视我们的存在的,看来,那售票处真是形同虚设啊。过了售票处,路又开始上扬了。刚想发力冲坡,却看到路边一道白水下泻,水边的岩石上扎下了一顶小巧玲珑的帐篷,一对母女正在帐篷边野餐呢!好悠闲自在的生活,好写意的景致啊!不由得停下近前观望,见小朋友正在吃着的赫然竟是一个连皮整煮的青南瓜!小家伙骄傲地告诉我,那是他爸爸从那边的地里拿来的。我问她,好吃不?却是撅着嘴说,不太好吃。我鼓励她说,这是最天然,最有营养的食物,要多吃点。辞别了母女前行,上坡转折处看到一处以山溪中的圆石垒砌的护坡墙,觉得怪有特点,于是又立在墙前让人给照了张像。经过这几个转折起伏,不觉间,我已经进入大洼景区的腹地了,抬眼四望,看到自己已是置身于一个四面环山的山谷中了。道路东边远处,山峰簇拥,连绵不绝,让人想起张养浩《潼关怀古》中所说的“峰峦如聚,波涛如怒”的名句来。听当地老乡讲,那就是大蒙山了。山谷的底部,藏着一个古朴的村庄。道路穿过村庄上行而去,路两旁多是些度假村一类的农家旅店,大都用钢筋水泥弄了些个仿古的楼阁房屋,显得有些不伦不类的。早就厌倦了这些商业气息浓重的东西,就离开道路拐到了村庄的深处,在这儿才看到这村庄的本色,那些院墙房屋多以山石砌就,仍保持着原汁原味的山村风貌。房前,屋后,院落之中多植山楂,柿树。正值深秋季节,山楂成熟了,一簇簇红艳艳的果实掩映在绿叶间,红绿相衬,相得益彰。柿树却是脱尽了叶片,只把一只只黄澄澄的果实留在了枝头。那满树的柿子远看去,真像是挂了数不清的小黄灯笼。一条小溪从村庄中间穿过,水流哗然有声。估计刚入景区时所见小溪就是由这儿流去的吧。那些石的院墙房屋就分布在这小溪的两边。这个村庄是一个著名的写生基地,小溪两边,房屋前后,这一群,那一个的都是写生的学生和老师们。这些艺术家和将来的艺术家们,都是那么神情专注,他们注视着眼前的山,石,水,树,房屋,人物,将它们涂抹到画板上去,说不定哪幅就会成为传世名作呢!推着车子溯溪而上,渐渐地就没了路踪,刚想返回,就看到一个扛着糖球棍子,售卖糖球汉子迎面走来。看我正在犹疑,就问我想到哪去,我说想到前面的小山上去看看。他说前边是有路的,但不能骑车,要想去山上,把车子随便放在哪家的门口就行了,没事的。我依言把车子放在了小路边,独自沿一条小路往一座小小的山丘上走去。这小山丘和村庄紧紧连在一起,半坡上还有些老旧的石材的房屋。小丘从下到顶,石隙,缓坡,凡有土壤裸露之处都被人用山石圈了起来,或植一棵柿树,或栽几行白菜,或种几颗萝卜,都在这山中的雾气滋润下,水灵灵的,焕发着勃勃生机。下了小丘,看到刚才失踪的那条小路又沿着小溪往前隐现,就决定推车继续前行。小溪的流向与公路的走向大致平行,往前走,应该能慢慢接上公路前行的。推了会,小路又拐入了河床里的乱石堆里去了,连推车也是不行的了。于是就只能车骑人前进了。扛着车子在河床里前进,让专注的艺术家们也分了神,不少的孩子看着我,觉得怪好笑吧,说不定我也能成为他们画中的人物呢。走了会,一道水坝前一群着装统一的孩子们围在一位老师周围看他作示范,那多的孩子,又当淘气的年龄,却是能够那样静悄悄地观望着,这艺术的魅力真的是不可思议啊!从水坝上跨过,往上推了会车子就上了刚才舍弃的公路了。于是上车再骑行。看看前后都没有了骑行的伙伴的影子,看来我这会的流连,已让我落后了许多。骑行到村庄尽头,才看到一个骑友,他正专注的地给几株挂满柿子的柿树照相呢。相约着一起往前赶,慢慢地就把村庄抛在了身后。出了村庄,道路就开始上扬,据来过的驴友们说,从这开始,到集结点的隧洞口,有近3公里的上坡路,大概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吧。知道前途的艰难,不敢发力冲击,就把速度降低,慢慢往上蹬。爬到半坡时,追上了几个人。他们好多都已力竭,速度放到了最低,有的则干脆下车推行。再往上骑,又超过了好几个人,都骑得有些崩溃了。又转了几个折,上了几个长坡,终于上到了隧道口的集结点。回望山下走过的路,如同正反的几个“几”字相连在一起,从谷底的村庄处盘旋到了这接近山顶的隧道洞口。
隧道洞口上方写着“蒙山隧道”几个大字,估计这山峰当是蒙山主脉的一部分了吧。看到有人沿着隧道上方的一条小路往山顶处攀登,很想上到那山顶去了望下蒙山全景,但不知队伍要在这停留多久,只能打消这个想法了,后来,队伍在这停了大概有二十分钟,时间是足够上到山顶的,没能成行,真是可惜了。集齐了队伍就穿过隧洞来到了山的另一坡,这儿就又到了蒙山的另一著名景点,百花峪。从这儿开始,就又全都是下坡了。这是刚才历尽辛苦换来的啊。下坡是舒服的,可下坡也是危险的。这儿的坡陡,弯急,加上正值长假,作徒步自驾游的人很多,可谓车马喧嚣。所以在这儿放坡更得格外留神。禅师把在路口,挨个放行,以确保大家拉开足够的距离,并不断提醒大家控制速度,千万不能失速,遇有情况要及早处置,只能使用点刹。我的车子是辆老旧的UCC,刹车是线碟,两年多了,也没调理,是不敢把自己这并不值钱的老命放心交给它的,所以开始就不断点刹,始终不敢让速度起来。就是这样,在一些急转和陡坡前还是得加力再刹,才能把速度降到自己认为安全的范围内。但再怯懦的人的内心深处,也是渴望冒险与刺激的,遇到那些长直坡,视野好,人流稀的地方,也就放开刹车,让人车自由驰骋。听着呼呼的风声在耳边激荡,心里是又骄傲又害怕。到了最后,出现了一个上坡,借着下坡的冲劲冲了上去,看到前面是最后的一个大大的“U”形谷,长长的下坡得有几百米,可喜的是上面少有行人车辆,于是跟随在油条后边直冲了下去,一路竟是一次也没使用刹车,那个速度啊,得有四五十了,真让人过瘾。直冲到对面坡上的一个“丁”字路口,才停了下来,已有数个先行者在此等候了。后来听他们说,这次放坡,有几个人放到了五六十的速度,让人听起来都害怕,不过也难怪,一来艺高人胆大,再者,他们的车子的配置是很高的,刹车的性能比咱的不知要高出多少来。这段大下坡大概得有五六公里吧,只顾着一路风驰而下,这里到底为何得名百花峪,是真的没能,也没敢领略的。
人齐了,再沿省324东行往孟良崮进发。道路还多是在丘陵间起伏曲折,但上坡下坡都没来路多了,坡度也不是太大了。到孟良崮大概三十多公里的路,一路上还是紧缀在第一梯队里前进,中间在一个大上坡上歇了一次,叫新势点的兄弟俩中的一个,买了些个山楂,一起坐路边吃了些。等齐了人,再开动就一气到了孟良崮的山下了。此时已是十二点半了,保障车在通往山上的大坡的半腰处的农家饭店订好了饭,石板的饭桌就摆在了户外的树下,大家坐着小马扎围了三桌。先上的是一道叫光棍鸡的特色菜,这道菜是土公鸡炖山菇,大概山菇的价格要比鸡的价格还得贵吧,满满的一盆里都是鸡块,只零星的有些山菇在里边。鸡肉嚼起来很是劲道,肉味也浓,不像在家吃的那些像木渣样的鸡肉,显见不是圈养的肉鸡。这菜无论味道,还是分量都比那什么皇藏峪的满盘姜块辣椒的蘑菇炖鸡要好得多,看来还是山东老乡人实在啊。除了这道菜剩下的就多是老乡地里出产的时鲜菜蔬了,吃起来味道都不错。上的馒头也很有特色,虽是馒头的样子,却是烤出来的,吃起来更像是面包。饭后商议决定,觉得体能还行的,可以骑车上山到孟良崮景区的大门口看看去,想休息的就在这原地休息等候。和几个人一起骑车往上爬,又得骑了个两公里左右的上坡吧,才来到了景区的大门口。门票要50元,到击毙我那本家张灵甫景点处大概还得有两公里的山路,咱的时间和金钱是都不够用的,就只好转身回来了。放坡,一阵风驰电掣,只几分钟的事,就又来到了午饭歇息处。唉,想想真不值啊,千辛万苦的攀登就只为这几分钟呼啸而下的快感吗?不过,这就是户外的魅力啊!
下午,沿国205南返奔临沂。大概是从山区下到平原去吧,先钻出了那些山丘,远远地从一片山峰边擦过,想来那应该是蒙山的主脉所在吧,慢慢地就把山们丢在了身后。感觉这一路多是下坡,偶尔遇到一个两个的上坡,冲上去后,马上就还给你更多的更长的下坡,所以这一路在禅师的带领下,骑得是相当快,有几程的巡航配速得达到二十七八吧,但大家都没觉得太累,也没像在山间起伏路上那样有人掉队,连保障车一不留神也被我们给扔后边去了。沿205急进,先后过了双堠,青驼,半程等市镇,就接近临沂城区了。歇最后一站时大概是五点多吧,说是离目的地只有十来公里了,大家都说今天又可以提前完成任务了。
不想,进了城区了,速度一下子降了下来,一路纵队在人流车海中扭成了条弯曲的蛇,虽然多数时是能够灵动游走的,但有时也难免被人拦腰切断。到了红绿灯前,那蛇就又挤成了个蚁团,冲过去了刚摆开了阵势要提速,下一个红绿灯又到了,就这样走走停停的已经够难受的了,还又接连走错了两次路,又是耽搁了不少的时间。当我们从城市北端经通达路骑到城市南端的罗庄区,终于到达保障车安排好的住宿处时,天竟已经黑了!
入住的宾馆叫做什么新鼎泰商务宾馆,位于通达路与另一条路的交叉口,门面小得可以以忽略,进到里边,那长长的房间走道让人觉得里边似乎有数不尽的房间。仍是和禅师同住。洗了澡下来准备去和大伙儿一块吃饭,几位“带头大哥”却告知,这附近没有合适的饭店可以聚餐,大家自由组合,各自为战吧!没有太熟的朋友,也懒得走动,正好旅馆隔壁就是一家饺子店,就独自踱了进去,10元钱,弄了半斤莲藕肉馅的水饺吞了下去。一边吃就一边无聊的想,这户外游真的是很有意思的,明明是有人召集组织的,召集人活动中也都是那么竭尽心力的为大家服务,但大家却谁都不说自己是召集人,都约定俗成的把这一切称为“偶遇”。这样做大概是因为户外游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以此作为免责的方式吧。不是吗,当年一群好汉共同狙杀了乔峰他爸,乔峰不依不饶地寻找的不就是 “带头大哥”吗?所以这“大哥”也不是那么好当滴,关键时刻你得能扛事!这饺子店是家夫妻店,吃饭后和男主人攀谈了会,向他打听明天将要前往的苍山的道路。可巧的很,这店主就是苍山人,经常从这回家的,以前也经常从苍山到徐州去,对道路,里程熟得很。他告诉我们,到苍山有四十公里路,从苍山再到徐州是一百二十公里,看来明天我们的任务不轻啊。归转洗睡,朦胧中还听得禅师与其他几位在商议明天的行程呢。唉,这“领头大哥”是真不易啊!
生物钟已成定势,虽没订铃,还是在四点多点就醒来了,下楼去晨练。昨天就打听过了,说这儿的人晨练都是到火车站前的广场去的。出门右转,上通达路,过地下道再右转入陶然路。临沂,好孬也算个地级大市,竟然是个黑咕隆咚的城市,路灯都是没开的,只能借着一些建筑上不多的霓虹灯寻路前进,真是丢人啊。临沂,古称琅琊、沂州,因濒临山东省第一大河沂河而得名;临沂市,是历史上著名的革命老区(属于沂蒙老区或叫沂蒙山区范围)。临沂还是一代名相诸葛亮、书圣王羲之、书法家颜真卿、算圣刘洪,以及曾子、匡衡、王祥等的故乡,是东夷文明和凤凰文化的重要发祥地。1972年,因出土《孙子兵法》《孙膑兵法》闻名于世。说到这沂蒙山区,今年算是和我有缘的,上半年去沂山跑了个百公里山地越野,在沂山上留下了脚印,今天又在蒙山上留下了轮迹,这沂蒙山区我算是走遍了吧。不过查阅下资料才知道自己实在是太有点自以为是了。其实一直以来大多数人们对沂蒙山区都有一个错误的认识,认为它就是沂山和蒙山的合称,其实沂蒙山区是个人文概念,并不是地理概念,只是一个特定的称谓。沂蒙山区是指以沂河流域和蒙山山系所经地区的总称,它的范围很广,它包括山东省临沂市、日照市、江苏省连云港市、徐州市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即临沂市的六区九县,日照市的绝大部分,淄博市的沂源县,潍坊市的临朐县,济宁市的泗水县,枣庄市山亭区部分,江苏省连云港市的赣榆、东海以及徐州市的邳州、新沂等县市的一部分地区等。这样看来,我的这点印迹在大沂蒙的山水中真的是太微不足道了啊!
寻到火车站,竟然也是黑漆漆的。与别处火车站灯火辉煌的情景截然不同。站前广场说是个广场,也没多大,暗黑中有几个早起的人在散步,小跑。转了会,觉得没啥意思,就原路返回了。回到宾馆前,天也就开始放亮了,门前几个卖小吃的摊点正在出摊。转了转,吃的选择还是不少的,板面,馄饨,肉夹馍,油条,稀饭,豆腐脑……,好久没吃豆脑了,就要了一碗,盛到眼前,才发现,这儿的豆脑是不同于咱们徐州的的,这儿的豆脑其实得算是软豆腐,盛在碗里的就是灰扑扑的一碗碎豆腐,也不像我们那的那样洁白。他们用的调料也不同于咱们的榨菜一类的,而是韭菜花酱,辣椒酱,自制的萝卜豆等。放了调料,虽吃不惯那味,也不是很难吃的。又要了六根油条,只花了五元。
洗漱收拾取车等候,房费每人分摊了50元。七时左右出发。辗转地出了城,就又上了206国道了。有意思啊,这次出行,南半段206,北半程205,难得的一段旅程啊。在206上行了大概25公里吧,中间休息了一次,到了苍县在县城边缘的一个加油站又稍作了次休整。苍山县,今为兰陵县位于山东省南部,隶属临沂市,与江苏省邳州市相邻。兰陵文化积淀深厚。中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学大师荀子曾两度出任兰陵邑令。汉朝的大文学家萧望之、著名文学巨著《金瓶梅》的作者笑笑生等都是兰陵人。兰陵被誉为“天下第一酒都”,兰陵美酒可追溯到殷商时代,为中华民族酒文化的一个独立源头,至今仍蜚声中外。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曾醉卧兰陵,写下千古名篇《客中行》:“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兰陵境内的抱犊崮海拔580米,为沂蒙七十二崮之一,系鲁南第一峰,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山势陡峭雄险。此行因时间紧迫没能入县城游览,甚为遗憾。
出加油站再顺国206走不多久就转入省234前进了。苍山至台儿庄全程六十公里有余,大都在234上前进,只到兰陵镇时,下路去参观了荀子墓。穿过拥挤的市镇,来到一个村庄,在几个孩童的指点下来到庄边一处气派的仿古建筑群前。穿过一排排高大的彩绘雕纹的牌坊,祀庙,才见到了荀子墓的真面目,一座径50米左右,高三四米的大圆土丘。坟前立有两块清代的石碑,上面的字迹漶漫地难以辨识了。荀子,虽为孔孟后的儒学大家,却是被尊为诸子百家之一的法家的鼻祖的,后世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李斯等人都从其学术思想中汲取过营养。其人生平虽未腾达,只做过两任的兰陵令,不想却在这身后因其学术成就而倍享哀荣,看来精神的传扬久远是要远大于物质的权势地位的。
观览完毕,上车再入234而行,行不久,实地见识了几日前在网络上传扬的“黄金大道”。一条大道,两边晒满了路边田地里收获的金黄的玉米,挤得四车道的路,只剩下了中间一条车道路,让往来车辆只能错肩而行了。论说这省道的级别也不低了吧,怎么就没人问呢,那纳税人养活的那么多的路政人员都弄什么去了呢,都忙着去收罚款了吧?至中午时分行到台儿庄,打前站的保障车订下的饭店名字很是响亮,叫做食家庄。饭菜以家常味为主,没什么特色,但盘大量足,上了十几道菜,也记不住是些什么了。和现金油条几个年轻人坐一桌,一向以食量大为骄傲,可是看到现金吃饭的那动静,咱就没敢再班门弄斧了。
过台儿庄,行不久就进入了徐州境内了,沿燕汴线行十公里多入310国道,在燕汴线的后半段,领骑的禅师到后边去了会,前面的长路和新势点轮流领骑,速度一下子提高了不少,进入310时简直要进入飙车模式了,巡航速度得30多了吧,把后边的人又丢了不少。保障车追了上来,强令减速,而后停下休息。休息后继续沿310到大洞山茱萸寺处休息,再入徐贾快速通道,快速骑完,转206没多久就遭遇堵车,只得在一个路口解散了,大家相互道别,相约再见,而后各奔东西。与住在人才家园的丑石夫妇,家住管道的丁姓老者,结伴走完了最后的一程,没到家天就黑了,好在路灯亮了,没影响骑行速度。
三日之行,近500公里,在山东境内划了个不小的圆圈。首末两日骑行,感受了山路起伏的刺激,长途奔驰的煎熬,中间一日骑游,领略了蒙山的秀美自然景色和淳厚的民风。
三日骑游,也让我感受了这个群组的和谐欢乐,健康向上的氛围。参加此次骑游活动的共有二十八人,二十一辆自行车,两辆保障车。骑友中有年届古稀的丁姓,王姓老者,有二十左右的年轻小伙,有初尝骑行苦乐的新人,有车行万里的老驴,有夫妻偕行的,有兄弟同游的,彼此之间职业不同,经济条件不同,体质不同,生活习惯不同,心性脾气也不同,但对于户外骑行的热爱让大家的生活有了短暂的交集。在这短暂的集体生活里,大家都能克已为人,相互帮扶,共同享受户外生活的乐趣。最让人感动的当是活动的组织者和群组里的骑行骨干们。小厮,因素,艾哥,幕雪,马姐保障后勤,忙前忙后,任劳任怨,让大家吃的好,住的好,玩的高兴。禅师领骑破风,指挥进退,指导骑行,张弛有道。悟空巡边,观察路况,约束队伍,保障安全。油条,现金收队,补胎修车,陪伴力竭落后者,让他们不会因精神崩溃而放弃。他们对事尽心,待人谦和,各司其职,共同的辛苦劳动确保了此次骑行的安全顺利,做到了群组喊出的口号:不丢弃,不放弃一个人。
这是一个既有着严明纪律,又充满温情的群体,期待着合适的时间,合适的线路再与他们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