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轻武器全解密-从突火枪到燧发枪

今天我将以一个小短篇来为接下来的“世界轻武器系列”开个头。

因为有些关于起源的内容无法略过,所以本期的大致内容是从“突火枪”到“燧发枪”的一个发展过程,我将这个时间段的火器统称为“古代热武器”(之后就是击发性武器了)。在这个期间的“古代热武器”完成了从“亚洲到欧洲”的重心迁移。

6和5位置反了

因发展路线的不同,古华夏国从“木制突火枪”到“铜制火铳、铁制火铳”和后来发展出的“三眼和十眼火铳”等武器,其本质上还是和从前“一样的原理”。而欧洲则通过几次的“点火装置”改动和“粒状火药、准星照门、枪身扳机”的设计定型了“现代武器的雏形”。

这两种方式可以理解为“让刀更长更锋利”和“多拿几把刀”两者的区别。

亚/欧热武器起源

此处我们先来理解一下所有“热武器的开端和起源”,也就是“亚欧武器发展的两条路线之起点”。

据我个人查阅的资料显示。

木制(宋末/1256年)

最早“可称枪炮的火器来源”于南宋时期研制的“突火枪”武器。不过因为此时已经接近“南宋末期”,所以弱国的技术自然也被强国“予取予求”,如此一来“火器技术”也就被流转到了“蒙古人”手里,并且因为后来的“元朝”继承了“蒙古的兵马治国”总体战略,所以大力发展武器,将“突火枪”从“木制结构”推进到了“铜制结构”,并改称为火铳。

铜制(元末/1377年)

且随着蒙古帝国的多次“西征”,“铜火铳和突火枪”也从西征的“阿拉伯地区”通过“十字军东征”传播到了“西欧大陆”,形成了“欧洲热武器”发展的起源。而古华夏国则因为元灭后成立的“北元和多个蒙古汗国的阻隔”,与西方世界彻底“断开连接”形成壁垒,各走各的发展路线。

火铳、突火枪的设计概念

而这两种武器的设计采用的是“带点火孔的身管(人工点火)”+“子窠ke(杀伤源/实心弹)+火药(燃气助推)”+“手持握把(握把)”的组合;其整体我们可以简单的将其中的“身管”理解为一个“底部封闭的枪管”,枪管内部装载着“助推火药和弹药”(子窠和火药),然后通过另一只手手持的“火把”点燃“点火孔”(身管变的点火孔)的火药,让火药燃烧产生燃气,然后推动弹药(子窠)出膛发射。

两者的区别只在“材质”上,火铳就是“铜制的突火枪”,设计没有改变。但却拥有可以承载“更高膛压”和“更长寿命”结构。

明朝的发展路线

明朝”因为与“欧洲大陆”产生了“交流路径的阻隔”,所以在火器改进上走偏了一些,虽然成立了使用火器的“神机营”,但对“火器的运用”并没有比元朝高超到哪里去。其相对元朝火铳“最大的改善”是“铜材质到铁材质”的进阶,在“洪武十年”制造生产诞生了第一批的“铁制火铳”。

在此之后设计出的诸如“三眼、十眼此类的火铳”都可以理解为“将多个火铳捆绑在一起”的改进方式,实际上算不上新东西。直到明末时期缴获了几门“葡萄牙”的“子母式佛郎机炮”才算是走回了正途。

西欧的发展路线

而与之相反的则是“欧洲火器的发展”。欧洲火器经历了从“蒙古火铳”➝“阿拉伯马达发(Mardafa)”➝“欧洲火门枪”的一个传播过程,在经过这么一套“传播路径”后,欧洲人设计的“火门枪”继承了阿拉伯地区的“长握持、长枪管”的设计,以及古华夏的“火器火药技术”。

欧洲走向“正确的火器发展路线”也是因为这种“小小的变化”,因为如果是以明朝“横向发展”出的“三眼火铳(短小宽)”为基础的话,你绝对不会想着在它身上加入“瞄准系统”、改善“点火装置”和创造“供弹系统”这样的设计,所以“欧洲火器的基础型制”还倚仗“阿拉伯地区的助力”。

火门枪的发展和子母式的诞生

这种“火门枪”在欧洲刚开始使用的一段时间内并没的明显的改动,与阿拉伯地区的“马达发”一致,其整体就像一个“超长的棒球棒”。其通过的是“支架单人点火”或者“肩抗双人点火的方式”进行发射,与其称其为“火门枪”,倒不如说是“火箭发射器”更合适!(不是火门炮,火门枪也很重)

这样一来就难倒了欧洲人,因为这玩意确实是有“很好的杀伤效果”的,但是使用的“代价太大”了;所以没办法之下只能想对策“降低使用代价”,于是在欧洲的“百年之后”出现了带“准星照门”和“方形木制枪托”此类的“轻型火门枪”,自此有了“现代枪械的基本型”。

准星照门/方形枪托

这里带过一下“佛郎机炮”,因为这东西虽然属于“”,但它是“后装弹药枪械的鼻祖”,现代“击发式的进弹方式”就是继承于它的。并且这位还将“带明”抬回了“正轨”,要不是明朝缴获了几门佛郎机炮,可能几百年前就出现“多管加特林火铳”了!

其使用的结构是一个“子母式的后装弹式结构”,有“母铳和子铳”两个部分。“母铳”为广义的“炮身”,尾部有一个“巨腹结构”,用来装填“子铳”;而子铳则是“现行意义上的子弹”,为一个“金属结构”,内部装载着“弹丸和发射药”,形成一个整体;使用时往“巨腹”内连续装填“子铳”即可完成“连续射击”。

这种设计在本期后面的“燧发枪和火绳枪”上并没有使用,因为此时的轻武器还处于“前装药阶段”,所以此处就简单带过一下。

点火装置改进(火绳枪)

这里接续上述提到的“轻型化火门枪”。

任何东西都有“可进步的空间”的,问题多多的“轻型化火门枪”也自是如此。它最严重的一个问题就是“手持火把”的“点火发射方式”,这东西我们稍微想一想就知道非常的“麻烦”的,所以欧洲人的“第二代轻武器火绳枪”就是以“点火方式的改动”为根基设计的。

火绳枪”在继承了“轻型火门枪枪型”的基础上还进行了“一定的人机优化”,新的枪型更加符合人体工学。同时,“枪身尾部右侧处”设计了一个“引药池”、“枪管下方”设置了一个“火绳收纳”、“引药池的前方”设置了一个“火绳夹”,这几个结构组成了“新型的点火装置”,以此完成了“枪型的改进和点火装置的改进”(名词:一次点火改进)。

这种“点火装置的使用”需要将“药剂浸泡”的“干燥麻绳”从收纳中抽出,并固定在火绳夹上引燃形成“阴焰”缓慢燃烧;然后在枪侧面的“引药池中倒入火药”,并扣动扳机“释放火绳夹”来“接入引药池”引燃引药,引药产生的火焰通过则“引药池中的小孔”点燃“内部发射药”,以此来让“燃气推动弹药发射出膛完成射击”。

火绳枪点火动图

此型枪械在“15/16世纪”被广泛用于“欧洲战场上”上,后期由于“海上霸权的掌握”被大量倾售于晚清和日本等地区,并且随着“这些地区政权的衰亡”正式从军队中消失。

二次点火装置改进(簧轮擦火枪)

时间在推回到“15世纪”,各国在此时正“大肆的装备和使用”这种比“火门枪”还有优秀的多的“火绳枪”,但是在同时期还有许多“武器大师”对其结构存在质疑,因为其缺陷相对来说也是“依旧明显”的。

火绳枪”的使用相对“刀剑”来说还是十分“繁复”的(排队枪毙战术还没出世),且无法适应“复杂的环境”例如“雨天”和“雪天”中使用(火把雨天和火绳雨天都无法使用)。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把“使用方便”且“不受环境影响”的火器就从“纽伦堡”诞生了。1516年,德意志邦国“纽伦堡”的钟表师“约翰.基弗斯”将钟表中的“簧轮”和燧石(打火石)结合起来,形成了新式的“簧轮燧石擦火枪”。

簧轮燧石擦火枪”的内部结构极其“细密繁复”,其将“火绳枪右侧的引药槽”移入燧石击发的“前下部位置”;并将“燧石”固定在一个“类似现代手枪击锤”的“燧石夹”中(和火绳夹类似),有“朝人向、反向”两种设计类型,固定燧石后通过钟表匠人的传统手艺“上发条”完成“待击发形态”;燧石下方再添加一个钟表内部的“簧轮”,配合燧石完成“打火”(击发时会旋转)。

转动的簧轮摩擦燧石起火

使用时扣动扳机“燧石夹”就会“向下带着巨大的力”摩擦簧轮产生“火花”,引燃前方的引药产生火焰传爆“发射药”,随后以“燃气推动弹丸”完成发射。

不过这种模式结构虽然“设计合理”,但各国军方以“太过繁复、华丽”拒绝了它,仅被作为“贵族用枪”使用较多。

传世燧发(簧轮的继承者)

在此次过后不久的“四十年代”,点火方式就又发生一次变革。

法国人“马汉”以“簧轮燧石”为基础“简化”,设计出了“传世三百年”的“燧发枪”(和火绳那种卖垃圾换银子的复起不同),统治了“古典热武器”的最后一段荣光。

燧发枪也被叫做“燧石打火枪”,顾名思义“打火枪”和前者就是“接触面击发模式”的主要区别;燧石打火枪通过“敲击位于前方的斜铁片”产生火花,从而达到“引燃引药”的效果。

其整体设计就是“簧轮燧石的简化”,它将繁复的“燧石夹发条”换成了弹簧,将底部枪身内的“簧轮”换成了一块在枪身上的可移动斜铁片,并且还附带“保险装置”(铁片闭合时保护引药)。

燧石打火击发

如此一来,欧洲就在真正意义上的拥有了一款“我们认可范围内的枪械”了,除了装药同样复杂,已经达到了“扣动扳机即可发射”的程度。

本文完

本文大概写“全古典热武器”的全程了,在之后就是19世纪的“后击发模式变革”和“后装药模式的变革了。应该会具体到国家体,不太适合用欧洲大陆来指代了,所以本期在此结束。#军事##军事趣科普##武器装备#

(0)

相关推荐

  • 为了维护大清统治?清缅战役缅甸的燧发枪威力巨大,为何乾隆不用

    在清朝中前期历史中,清缅之战往往被清朝史官和清朝历史发烧友们忽视,这场发生在乾隆统治中期的战争,并未被乾隆这个"十全老人"记录到自己战功之中. 某种程度上说,清缅战争虽然以缅甸妥协 ...

  • 热兵器:火铳和战争梦想

    众所周知,中国是黑火药的发明国.中国也是最先使用火药作为武器的国家,然而在宋代,火药的使用和现在有所不同.宋代的早期爆裂物是直接装载竹筒中,点燃吓唬敌军用的.这种爆裂物仅仅用于制造巨响和烟雾,而不能发 ...

  • 明朝的火器很强大?看看明朝与同时期欧洲的火器对比就知道了

    一直以来,明朝给人留有一种很深刻的印象,那就是它拥有很强大的火器.于是有人就说了,在明朝的时候,我们国家的火器装备就是世界第一. 关于这种说法,到底有没有被夸大的地方呢?在我国明代时期,特别是明朝末年 ...

  • 大头人与罗刹鬼:朝鲜火枪手支援清军出征战黑龙江,与燧发枪的第一次东亚大传播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吴畋 字数:3631,阅读时间:约13分钟 编者按:当沙皇俄国的哥萨克侵入到黑龙江流域,满清王朝与其爆发一系列冲突与战斗时,清廷曾调拨朝鲜火绳枪手参战并发挥了重大作用.而朝鲜火枪手 ...

  • 戚家军射击命中率,比拿破仑时代欧洲军队还高?乾隆:火绳枪就是比燧发抢好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曲墨封 字数:1947,阅读时间:约8分钟 编者按:很多读者都对排队枪毙战术有所了解,这种战术是建立在线列战术时代枪支的命中率极低的基础上的.有意思的是,燧发枪时代的命中率甚至比起 ...

  • 英国燧发枪枪机发展史

    英国内战期间被广泛使用的火绳枪.燧发枪.1 骑兵用火绳枪,为了方便骑兵戴手套射击,该枪保留老式的杠杆击发扳机,并尽量缩短全枪长; 2 1640年制造的火绳枪,是英国内战中最广泛使用的单兵火器,由三十年 ...

  • 戚家军射击命中率比拿破仑时欧洲军队高?乾隆:火绳枪比燧发枪好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曲墨封 字数:1947,阅读时间:约8分钟 编者按:很多读者都对排队枪毙战术有所了解,这种战术是建立在线列战术时代枪支的命中率极低的基础上的.有意思的是,燧发枪时代的命中率甚至比起 ...

  • [枪械发展史]燧发枪年代那些走歪路的多管设计

    上一期中我谈到了在燧发枪年代,三种有前瞻性的改进影响了后世轻武器的发展.分别是膛线.后装.多膛室.虽然在早期这三只是一种试验性的尝试,等真正普及也得到19世纪中叶,但至少他们的路线摸对了.然后在那年代 ...

  • 燧发枪①米克莱火枪

    燧发枪①米克莱的火花 大家好( ゚∀ ゚),这篇开始我们进入燧发枪的篇章. 在火绳枪活跃的16.17世纪欧洲工匠们就已经根据客户的要求制作不受天气干扰可以马背上骑乘射击的火器了,簧轮枪可以说是能满足要 ...

  • 燧发枪2.0时代

    燧发枪2.0时代 连着火器上一期了解到燧发枪早期枪型的发展,现在接着燧发枪. 真正意义上的燧发枪应该是在17世纪末开始列装欧洲军队(之前使用米克莱枪机的准确来说叫"火石枪"或者&q ...

  • 燧发枪时代的骑兵为什么不携带弓箭做辅助?

    抽不起疯:燧发枪时代,骑兵一般配两三只短枪,也有部分配骑枪的,可是燧发枪射速那么低,在马上也不好装填,应该远不如弓箭好使,可是他们为什么不佩戴弓箭?难道他们主要靠长矛马刀吗? 刘梦龙:不是有旋转射击战 ...

  • 火绳枪发展到燧发枪大量列装需要些什么?

    ttll:引进燧发枪方面,清朝自造的都是宫里玩,军队少量列装,京郊劫道的强盗还喜欢用.德川幕府试图仿造,但是燧石不合格最后作罢.阿富汗的土造燧发枪燧发机构需要从英属印度进口. 火绳枪引进的时候,各个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