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轻武器全解密-从突火枪到燧发枪
序
今天我将以一个小短篇来为接下来的“世界轻武器系列”开个头。
因为有些关于起源的内容无法略过,所以本期的大致内容是从“突火枪”到“燧发枪”的一个发展过程,我将这个时间段的火器统称为“古代热武器”(之后就是击发性武器了)。在这个期间的“古代热武器”完成了从“亚洲到欧洲”的重心迁移。
6和5位置反了
因发展路线的不同,古华夏国从“木制突火枪”到“铜制火铳、铁制火铳”和后来发展出的“三眼和十眼火铳”等武器,其本质上还是和从前“一样的原理”。而欧洲则通过几次的“点火装置”改动和“粒状火药、准星照门、枪身扳机”的设计定型了“现代武器的雏形”。
这两种方式可以理解为“让刀更长更锋利”和“多拿几把刀”两者的区别。
亚/欧热武器起源
此处我们先来理解一下所有“热武器的开端和起源”,也就是“亚欧武器发展的两条路线之起点”。
据我个人查阅的资料显示。
木制(宋末/1256年)
最早“可称枪炮的火器来源”于南宋时期研制的“突火枪”武器。不过因为此时已经接近“南宋末期”,所以弱国的技术自然也被强国“予取予求”,如此一来“火器技术”也就被流转到了“蒙古人”手里,并且因为后来的“元朝”继承了“蒙古的兵马治国”总体战略,所以大力发展武器,将“突火枪”从“木制结构”推进到了“铜制结构”,并改称为火铳。
铜制(元末/1377年)
且随着蒙古帝国的多次“西征”,“铜火铳和突火枪”也从西征的“阿拉伯地区”通过“十字军东征”传播到了“西欧大陆”,形成了“欧洲热武器”发展的起源。而古华夏国则因为元灭后成立的“北元和多个蒙古汗国的阻隔”,与西方世界彻底“断开连接”形成壁垒,各走各的发展路线。
火铳、突火枪的设计概念
而这两种武器的设计采用的是“带点火孔的身管(人工点火)”+“子窠ke(杀伤源/实心弹)+火药(燃气助推)”+“手持握把(握把)”的组合;其整体我们可以简单的将其中的“身管”理解为一个“底部封闭的枪管”,枪管内部装载着“助推火药和弹药”(子窠和火药),然后通过另一只手手持的“火把”点燃“点火孔”(身管变的点火孔)的火药,让火药燃烧产生燃气,然后推动弹药(子窠)出膛发射。
两者的区别只在“材质”上,火铳就是“铜制的突火枪”,设计没有改变。但却拥有可以承载“更高膛压”和“更长寿命”结构。
明朝的发展路线
“明朝”因为与“欧洲大陆”产生了“交流路径的阻隔”,所以在火器改进上走偏了一些,虽然成立了使用火器的“神机营”,但对“火器的运用”并没有比元朝高超到哪里去。其相对元朝火铳“最大的改善”是“铜材质到铁材质”的进阶,在“洪武十年”制造生产诞生了第一批的“铁制火铳”。
在此之后设计出的诸如“三眼、十眼此类的火铳”都可以理解为“将多个火铳捆绑在一起”的改进方式,实际上算不上新东西。直到明末时期缴获了几门“葡萄牙”的“子母式佛郎机炮”才算是走回了正途。
西欧的发展路线
而与之相反的则是“欧洲火器的发展”。欧洲火器经历了从“蒙古火铳”➝“阿拉伯马达发(Mardafa)”➝“欧洲火门枪”的一个传播过程,在经过这么一套“传播路径”后,欧洲人设计的“火门枪”继承了阿拉伯地区的“长握持、长枪管”的设计,以及古华夏的“火器火药技术”。
欧洲走向“正确的火器发展路线”也是因为这种“小小的变化”,因为如果是以明朝“横向发展”出的“三眼火铳(短小宽)”为基础的话,你绝对不会想着在它身上加入“瞄准系统”、改善“点火装置”和创造“供弹系统”这样的设计,所以“欧洲火器的基础型制”还倚仗“阿拉伯地区的助力”。
火门枪的发展和子母式的诞生
这种“火门枪”在欧洲刚开始使用的一段时间内并没的明显的改动,与阿拉伯地区的“马达发”一致,其整体就像一个“超长的棒球棒”。其通过的是“支架单人点火”或者“肩抗双人点火的方式”进行发射,与其称其为“火门枪”,倒不如说是“火箭发射器”更合适!(不是火门炮,火门枪也很重)
这样一来就难倒了欧洲人,因为这玩意确实是有“很好的杀伤效果”的,但是使用的“代价太大”了;所以没办法之下只能想对策“降低使用代价”,于是在欧洲的“百年之后”出现了带“准星照门”和“方形木制枪托”此类的“轻型火门枪”,自此有了“现代枪械的基本型”。
准星照门/方形枪托
这里带过一下“佛郎机炮”,因为这东西虽然属于“炮”,但它是“后装弹药枪械的鼻祖”,现代“击发式的进弹方式”就是继承于它的。并且这位还将“带明”抬回了“正轨”,要不是明朝缴获了几门佛郎机炮,可能几百年前就出现“多管加特林火铳”了!
其使用的结构是一个“子母式的后装弹式结构”,有“母铳和子铳”两个部分。“母铳”为广义的“炮身”,尾部有一个“巨腹结构”,用来装填“子铳”;而子铳则是“现行意义上的子弹”,为一个“金属结构”,内部装载着“弹丸和发射药”,形成一个整体;使用时往“巨腹”内连续装填“子铳”即可完成“连续射击”。
这种设计在本期后面的“燧发枪和火绳枪”上并没有使用,因为此时的轻武器还处于“前装药阶段”,所以此处就简单带过一下。
点火装置改进(火绳枪)
这里接续上述提到的“轻型化火门枪”。
任何东西都有“可进步的空间”的,问题多多的“轻型化火门枪”也自是如此。它最严重的一个问题就是“手持火把”的“点火发射方式”,这东西我们稍微想一想就知道非常的“麻烦”的,所以欧洲人的“第二代轻武器火绳枪”就是以“点火方式的改动”为根基设计的。
“火绳枪”在继承了“轻型火门枪枪型”的基础上还进行了“一定的人机优化”,新的枪型更加符合人体工学。同时,“枪身尾部右侧处”设计了一个“引药池”、“枪管下方”设置了一个“火绳收纳”、“引药池的前方”设置了一个“火绳夹”,这几个结构组成了“新型的点火装置”,以此完成了“枪型的改进和点火装置的改进”(名词:一次点火改进)。
这种“点火装置的使用”需要将“药剂浸泡”的“干燥麻绳”从收纳中抽出,并固定在火绳夹上引燃形成“阴焰”缓慢燃烧;然后在枪侧面的“引药池中倒入火药”,并扣动扳机“释放火绳夹”来“接入引药池”引燃引药,引药产生的火焰通过则“引药池中的小孔”点燃“内部发射药”,以此来让“燃气推动弹药发射出膛完成射击”。
火绳枪点火动图
此型枪械在“15/16世纪”被广泛用于“欧洲战场上”上,后期由于“海上霸权的掌握”被大量倾售于晚清和日本等地区,并且随着“这些地区政权的衰亡”正式从军队中消失。
二次点火装置改进(簧轮擦火枪)
时间在推回到“15世纪”,各国在此时正“大肆的装备和使用”这种比“火门枪”还有优秀的多的“火绳枪”,但是在同时期还有许多“武器大师”对其结构存在质疑,因为其缺陷相对来说也是“依旧明显”的。
“火绳枪”的使用相对“刀剑”来说还是十分“繁复”的(排队枪毙战术还没出世),且无法适应“复杂的环境”例如“雨天”和“雪天”中使用(火把雨天和火绳雨天都无法使用)。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把“使用方便”且“不受环境影响”的火器就从“纽伦堡”诞生了。1516年,德意志邦国“纽伦堡”的钟表师“约翰.基弗斯”将钟表中的“簧轮”和燧石(打火石)结合起来,形成了新式的“簧轮燧石擦火枪”。
“簧轮燧石擦火枪”的内部结构极其“细密繁复”,其将“火绳枪右侧的引药槽”移入燧石击发的“前下部位置”;并将“燧石”固定在一个“类似现代手枪击锤”的“燧石夹”中(和火绳夹类似),有“朝人向、反向”两种设计类型,固定燧石后通过钟表匠人的传统手艺“上发条”完成“待击发形态”;燧石下方再添加一个钟表内部的“簧轮”,配合燧石完成“打火”(击发时会旋转)。
转动的簧轮摩擦燧石起火
使用时扣动扳机“燧石夹”就会“向下带着巨大的力”摩擦簧轮产生“火花”,引燃前方的引药产生火焰传爆“发射药”,随后以“燃气推动弹丸”完成发射。
不过这种模式结构虽然“设计合理”,但各国军方以“太过繁复、华丽”拒绝了它,仅被作为“贵族用枪”使用较多。
传世燧发(簧轮的继承者)
在此次过后不久的“四十年代”,点火方式就又发生一次变革。
法国人“马汉”以“簧轮燧石”为基础“简化”,设计出了“传世三百年”的“燧发枪”(和火绳那种卖垃圾换银子的复起不同),统治了“古典热武器”的最后一段荣光。
燧发枪也被叫做“燧石打火枪”,顾名思义“打火枪”和前者就是“接触面击发模式”的主要区别;燧石打火枪通过“敲击位于前方的斜铁片”产生火花,从而达到“引燃引药”的效果。
其整体设计就是“簧轮燧石的简化”,它将繁复的“燧石夹发条”换成了弹簧,将底部枪身内的“簧轮”换成了一块在枪身上的可移动斜铁片,并且还附带“保险装置”(铁片闭合时保护引药)。
燧石打火击发
如此一来,欧洲就在真正意义上的拥有了一款“我们认可范围内的枪械”了,除了装药同样复杂,已经达到了“扣动扳机即可发射”的程度。
本文完
本文大概写“全古典热武器”的全程了,在之后就是19世纪的“后击发模式变革”和“后装药模式的变革了。应该会具体到国家体,不太适合用欧洲大陆来指代了,所以本期在此结束。#军事##军事趣科普##武器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