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学生会主席是一种什么体验?
为新生筹备的“新老生交流会暨专业见面会”的时间一直很难定下来!开学前就让部长们早早地联系好了优秀学生代表,希望可以在新生军训结束趁热打铁,做好引导。但六个专业的老师们的时间很难统一,大一新生的各种入学教育在军训结束也紧密开展。
专业老师由大一辅导员联系,因此为了协调时间,在他们军训期间,我一有空课就去训练场,试图在作为学生会同学提供一些服务的同时可以和大一辅导员能说上话,以便工作顺利开展。
最初,顶着指导老师和部长们对时间安排的询问,我也是处于高度压力的状态。终于在和大一辅导员的多次碰面后,时间敲定了,活动得到了顺利开展。这种客观因素总是会影响预期计划,我真的太难了!
在成为一名学生会主席之前,我以为变化的只是工作量和责任的加大,但后来才发现,灵活的思考方式和处理事情的技巧才是最关键的。而在当初选择成为一名学生会主席,也是经历了艰难的抉择。
面对考研和就业的逼近,时间对于我们大三同学来说变得更宝贵,身边的很多朋友都选择退出学生会,做一些对自身更有意义的事。当然我也想过个人发展,但最终考虑到如果真的离开,我大概会不舍、不甘吧,毕竟用心走过的路总是希望将它绵延。于是在经历了学生会换届竞选答辩和各种考核后,我成为了一名学生会副主席。
我曾想象过将会面临的一些压力和挑战,后来的生活果真忙忙碌碌、五味杂陈。
转变角色之后就再也不是只需出席所主管部门的活动了,一次在跟进文艺部的活动时,看着其他伙伴有声有色的指导,而我因为和他们缺乏接触,总感觉互相之间有距离,做什么都有种格格不入,左右别扭的感觉,因此有想法也只选择保留。有时候这样的情况会让我感觉我只是以“学生会副主席”这一身份出席活动,而活动有没有我,我去不去都不影响什么,于是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和存在的意义。
有一次在宿舍熄灯舍友们都已入睡后,改完策划的我端着盆子蹑手蹑脚地去水房洗漱,但动静还是有点大,拖着困意准备入睡的前一秒收到了来自舍友的微信消息“能不能别发出声音了!!!!”连着四个感叹号顿时让我心里特别委屈,但还是敲上“好的”回给对方。
可能这就是学生工作吃力不讨好的地方吧,不能祈求理解,只能默默消化。在摸黑早起的昏黄黎明,睡眼惺忪但依旧整装出行,“早出晚归”被舍友误以为“昨晚没回”变成常有的事。
被老师骂也从不适应变得慢慢习惯起来,第一次被要求写检讨还觉得莫名其妙,只是某个部门的事务出现了问题,老师却要求我们主席团成员带头写反思。后来得出结论,错了就得背锅、出问题就得填坑。而不定期挨骂似乎成了主席团成员拉进关系的催化剂,可能因为同样无辜和悲惨,我们几个开始荣辱与共,团结一心“对付”老师。
在处理和部门部长以及干事的关系上可以说是矛盾纠结体了。抛开工作上的严格要求,想带给大家更多的温暖,但又怕热成一片失去威严;想要把工作上更多的主动权交给部门的负责人们,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更大的锻炼,但又害怕造成无人问津的错觉;不忍心让部长们熬夜,但又觉得这就是学生工作应该经历的考验;在每一次出现问题后想要严肃强调,又担心产生隔阂……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部长们邀请新干事进群的那天,她们特别激动反复纠结新群的名字该起个什么,那种认真好像在用力证明干事们是自己的“亲娃”。看到这一幕,心里很温暖,也很感动。之后的QQ群里新生很活跃,氛围欢愉和谐。
但一次部门聚会结束后,我发现群里好几天没人说话,感觉到有些不正常但察觉到大家看起来没有变化,突然意识到应该是他们拉了微信群把我“抛弃”了。害,那就留给他们一些自由空间不去干预吧。
被大家叫学姐,自然要起好带头作用,我也慢慢地开始注意自己的公众形象,言谈举止更加端庄了。很多次开会为了不给学弟学妹们留下无精打采的印象,会提前半小时进行简单梳妆,虽然平时很糙。这一份精致为忙碌的生活增添了几分色彩,也让我对待工作更加严谨。
回看来路就会认识到之前每一步的选择才促成了现在的样子,后来的一些小惊喜让我更加坚定留下来的意义。最初的不熟悉感因时间的相处变得不存在,学生会像是一个小team,一起经历过一些事后,凝聚力就会慢慢提升,氛围越来越亲切、和谐。在这个过程中,人脉圈子在不断扩大,交往到了更多的朋友。
同时老师的关注和肯定也给了我很大的动力,一些引导清晰了我的工作思路。在一次次活动中感受到了自身的获得感,以及学院的活力和特色。而最重要的,是一种大局观念的养成和统筹能力的提升。
对于学生会主席这一职位,有人说它是优秀学生的标配,但也有很多同学觉得当大学学生会主席只是历练一下自己的管理能力,除了占用学习时间,基本上没有用。
而我想说这个因人而异,既不能被它看似耀眼的光芒所吸引,也不能因为被黑被误解而失去信心。当学生会主席会让人更加懂得坚持,并提高统筹兼顾的能力,但它也面临着压力和耗时的问题,如果想要选择成为一名学生会主席,要做好全方位权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