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存在刷低了我的幸福感!
你的存在刷低了我的幸福感!
都说天蝎女记仇,有“得罪我,咬死你!”地狠。其实,遇到挫折要善于总结教训,遭受打击声音才更应反思,容得下小人才能走得更远。不应与小人计较,小人只不过是耍耍嘴皮子满足一下恶语伤人的快感,掩饰内心的欲望得不到满足的自卑与嫉妒。
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
总有的人是看不惯别人好。人总是对弱者抱有同情心,人很乐意向比自己弱的人伸出援助之手,而人喜欢与情况和自己差不多的,甚至有点觉得同病相怜的人做朋友。同时天下沦落人能成为很好的朋友,但如果同等地位的人变得更好就会产生嫉妒心。
我们绝不会与马云李嘉诚拼财富,但是会与邻居或者同桌拼优秀,这就是大内定律!
美国管理学提出的大内定律说的是我们最关心的事与我们同等地位的人对我们有什么看法,因为同等地位才能看出自己的与众不同,同等地位的人和我们有相似经历,有可比性。相反,距离远或者实力悬殊的人,对我们影响就小。
所以我们通常与身边人比较,如果身边人比你过得好,就会产生落差感。也就是别人的成就削弱了爱攀比自卑的你的优越感,当别人比你还时,你从最初的交好转换为看不惯。自卑感与嫉妒心发作,又不能让自己表现得太明显。
只能通过远离寻找自己有优越感的天地,又或者通过尖酸刻薄的话表达一下内心对现实的不满。不过小人善于利用言语挑拨他人关系,“我不好也见不得你好”的畸形自卑妒忌心。
我截图保持了小人刻意把我与朋友划分等级的话,不是因为记仇而是用来提醒鞭策自己要保持积极向上的进取心。“较真就上当了”,如果一个人的存在刷低了别人的幸福感,证明这个人幸福感很满。
记得自以为是好友的F同学不知何时含沙射影地说话酸我;说好一起探讨幸福一起幸福的K同学莫名其妙屏蔽我,她是怕我抄袭了她的幸福还是因为大内定律?最后只能感叹友情可遇不可求。
读书时很多人都相互对比。同学间甚至家长老师都相互比较,而我选择与满分作比较,与满分比较才知道自己的差距。假设你与实力相当同桌做对比,你比同桌多了一分就沾沾自喜,却不知同桌已退步了十分,山外有山,你的对手何止是身边的同学!你可以比,但是你必须选对参照物。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之路。因此没必要攀比,如果一定要攀比那就和自己过去比较,看看自己是否成长了。当你的存在刷低了别人的幸福感就该远离是非地还人一方净土。这就叫成长!
Anyway,你眼里吊儿郎当的我不是量地官,只是我没必要告知你我的事业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