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书坛引人关注的两位女书家孙晓云和方放写得怎样?谁写得好?

孙晓云的书法这些年在国内书坛一直是被关注的热点,很多书法爱好者对她的书法风格这些年发生了哪些细微的变化都了如指掌。她说过的那些与书法有关的言论,也都被人一字一句地放大了分析。

这种关注一方面是缘于她在国内书坛地位与影响力的不断提高与日益增长,另一方面她的书法确实也值得借鉴与学习。

孙晓云自幼学书,在有关她的介绍中说她三岁起便受到家学渊源的影响开始执笔习书,孙晓云对二王一路的书法钻研得很深入,几十年来临习不缀,在学习书法的道路上走得很正很稳。

孙晓云书法的成就主要在小字行草书上,她的小楷写得也很见功力。孙晓云的书法用一个“熟”字足以概括,她的行草书如行云流水,于流畅之中显现出魏晋神韵,很见功夫。说孙晓云写得“熟”是对她长期坚持对传统的学习的一种肯定,这种“熟”是建立在深厚的书法基础之上的。

孙晓云小字行草书潇洒自然,恬静淡雅,显示出深厚的传统积累,在当今国内书坛堪称是佼佼者。

当今书坛有一种现象,那就是一个书家一旦成名就非要显示出其全能的一面,小字也要写,大字也要展示,真草隶篆都要比量比量,还要有一套自已的书法理论,以显示其在书法上涉猎之广泛,其结果就是难免露怯,暴露出自己的弱点。在这一点上,孙晓云也未能例外,她在写大字书法时的弊病时时展露于人前,其线条的赢弱无力,其结构的固化呆板,远远失去了她在写小字行草书时的那份潇洒与自然。

孙晓云在写大字书法时的无力掌控,恐怕与她的执笔方式有直接关系,熟悉她的书法爱好者都知道她用的是三指执笔法,即像使硬笔那样使毛笔。其实关于执笔方法,自古就有“执笔无定法”的说法,说白了就是你觉得怎么舒服就怎么拿。孙晓云可能觉得三指执笔方法比较舒服,所以她就习惯了这种拿笔方式。但这种执笔方式对她写字还是有影响的,一个是使转不灵,容易侧锋,所以我们在看孙晓云写字时,她总是在不停地捻管调锋,笔在手中总是不停地转动。另一个是写大字时非常勉强,拉不开笔,所以孙晓云的大字书法总是有线条软弱无力的问题。

孙晓云这些年在书法理论上还多有著述,她试图在艺术实践与艺术理论方面都有所建树。但历朝历代的书家在书法理论上己经在方方面面论述得足够详尽了,近代以来在书法方面也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创新发展,在书法理论上再怎么强说新词也是难以摆脱古人的陈词老调。所以孙晓云的那些理论也未见有什么新意,反而还引来许多的质疑。

但,这些丝毫不影响人们对孙晓云的赞赏,看她潇洒流畅的书写行草书更是一种艺术享受,这种享受不是随便哪个书家都能带给你的。

方放不但书法写得养眼,人长得也精神,气质也佳。所以人们称她为“美女书家”。这一称谓可谓是名副其实。

方放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是典型的高标准高素质人才,她受过的良好教育使她在书法学习上游刃有余,她领悟力超强,这些年在书法上进步奇快。

方放的书法幼承家传,她的父亲是安徽省书法家协会的名誉主席方绍武先生,父亲在方放书法学习上的培养是下了一番功夫的,方放在父亲的要求下,由唐楷柳公权的《神策军碑》、颜真卿的《麻姑仙坛记》、赵子昂的《玄妙观重修三门记》等碑帖学起,每日都有固定的临帖时间,写得达到要求,父亲检查满意后才可以。经过父亲严格细心的培养,方放的书法进步很快,在十一岁时,其作品就被刊登在书法专业杂志上,十二岁时获得了由中国书协主办的少年儿童书法比赛的奖项。

方放在考取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后,仍坚持书法练习,她在大学期间十分活跃,曾担任学校书法社的社长。

方放擅长行草书,小楷写得也清新脱俗,方放的书法多姿而妩媚,于娇柔之中自有一种清爽的气息。方放的书法作品在中书协主办的兰亭奖与各种展赛中屡获奖项,获得了格外的青睐,引来了众多的关注。

方放的书法亦如其人,不急不躁,淡雅清新,笔墨之中流露出独特的女性温婉的特质,似当今书坛的一股清流,徐徐流淌在欣赏者的眼前。

对方放的书法也有人提出看法,认为她近些年受当代流行书风的影响较大,古意少了些,迎合展览的痕迹重了些,在笔墨上过多地迎合大众的欣赏口味,不免容易流于媚俗,应当警惕之。

但这只是个人看法,在喜欢方放书法的爱好者眼中,能给他们带来独特艺术享受的方放书法作品,也许才是他们更想看到和收藏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