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和镇:和谐化解了纷争

三和镇,隶属于淮南市田家庵区,目前由山南新区代管。在进入本文的正题之前,我们的头脑中需要建立起一个概念——地名是一张法治与文化的名片。

地名的取得,有许多种方法。其中之一是,依据一定的历史事件并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而成为地名。“三和”地名的取得,就属于此种类型。

我国地域辽阔,一个个鲜活的地名帮助我们徐徐展开了中华历史的风云画卷。下面,请随我一起走近“三和”,去了解一段陈年旧事。

这件事情发生的时代背景略微有点久远,大约在太平天国末期,也就是1864年左右。由于晚清社会政治腐败,1851年爆发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它斗争的锋芒直指清王朝,同时打击外国侵略者。太平军除了军事上的反抗,在发型等方面,也表现出巨大的逆反。

清朝推行满人的习俗,男人们头顶前端的头发必须剃光,后面的头发需要留长,然后结成一根长辫,拖在脑后。太平军就全部不剃发、不结辫,披头散发。清朝统治者便极力丑化太平军,对老百姓说,那些太平军全是“长毛鬼”。太平军被北方百姓心理抗拒了。

在皖北地区,几乎与太平天国同时期,出现了捻军势力。捻军鼎盛时期可以呼啸几十万人马,曾严重挫伤僧格林沁的骑兵。太平军和捻军所到之处,清朝地方政权完全瘫痪,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动荡不安。那个时候,个人安全和家庭利益的维护,多依靠种姓抱团。单个种姓又不具有公认的权威,所以常常会出现大规模的族斗。“三和”地名就是平息了一场族斗的产物。

在我国浩若烟海的成语世界里,有一个成语叫做卑梁之衅。说的是春秋战国时期,两个女孩子因为争夺桑叶而发生口角,然后两家大人大打出手,继而是两个村子发生械斗,最后演变成吴、楚两国之间的战争。那是因无谓小事而引起争端和杀戮的典型事例。

卑梁之衅事件,出现的只是矛盾双方。与“三和”地名有关的那次族斗,相互对抗的却是三方力量,他们分别是邻村而居的吴、邹、徐三大姓。你可以初步想象一下,抗衡场面的混乱,损伤结果的惨烈。这也是时间选择集体失忆那个事件的原因吧?

因此,当我探寻那次族斗的原因时,始终没有找到答案。估计是田边地头的毫厘之争,或者是房前屋后的相邻纠纷,也可能是恋爱、姻亲等状况吧,甚至于仅仅是一句挑衅的话语......总之,是鸡毛蒜皮的一场乌龙案。如果用现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修行言行的话,那次的群架就打不起来了。

当年的民间有一句顺口溜——益城寺的蜜花嘴,邹大郢孜出土匪。说的是,益城寺地区集市喧闹,住在集头上的人见多识广,个个能说会道。邹大郢孜民风剽悍。

由此可见,与邹姓发生械斗,需要有足够的人手。某一天,徐家洼作为械斗的参与方,派人去到位于金家岭北面的徐家圩搬救兵。于是,徐家圩的青壮年悉数飞奔到徐家洼。如此以来,徐家圩的圩寨便空了。邻于徐家圩的是下陈村,陈姓与徐家圩也发生过几次大规模的族斗。当陈姓觉察到徐家圩无人守寨的时候,马上集结人员准备偷袭。劫寨的事情又被徐家圩得知。

此时的徐家圩只有老弱和妇女,其中有一位正在坐月子的产妇,她的头脑比较冷静。一面派人火速跑到徐家洼通知消息,一方面叫人关紧寨门,全躲在屋子里不准出来。

她自己苗着腰登上寨墙,跑到这边晃晃旗杆,跑到那边动动苗枪。制造一番空城计的景象。来劫寨的下陈村人狐疑起来,担心有埋伏,不敢强攻,拎着家伙迅速撤去。不久,外援的徐家圩人赶了回来,还带来徐家洼的增援人手。因为下陈村人员已撤回,从而避免了一场流血。

太平天国运动的进步意义需要放在历史长河中看,如果就局部时段而言,那种翻天覆地的破坏力相当巨大,加之它以反腐败的面目出现,又以迅速腐败的结果呈现,所以,随着英王陈玉成等将领的牺牲,太平天国运动纵横十余年后,悄悄落下了帷幕。

捻军势力缺乏先进的理论做指导,领导人政治目光短浅,走的是军事流寇主义路线,缺乏稳定的根据地,在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它也黯然退出历史舞台。

这个时候,晚清的各个地方政府又开始运作起来。在中国,有两种心理因子是强大的,一是向师性,二是向官性。“向官性”就是在百姓的心理深处,有一种自然地受官府官员调整的因子。除非社会已暗无天日,到了草菅人命的程度,通常情况下,官府的权威绝对不容置疑。

吴、邹、徐三大姓之间的族斗还在变换形式进行着,这显然不利于睦邻友好。官府出面召集各姓族长,让他们各陈其情,寻根究底,解决问题。官府一面好言相劝,冤家宜解不宜结。一面暗示会以暴易暴,以前的翻篇,从即日起,谁先闹事,就赤谁族!就是灭他全姓的意思。

睦邻友好和安宁的生产生活,自然也是吴、邹、徐三大姓所希望的,于是各方偃旗息鼓,握手言和。为了纪念这次调停的结果,也为了珍惜来之不易的安宁,更是为了持久的和谐相处,基层官府住所地就被命名为“三和”。这个地点的原始位置在三和镇的三和村,过去是乡民走集,叫做“三和集”。

在解放前,三和集曾是国民政府的乡公所驻地。1949年后,人民政府的三和乡也驻地这里。1958年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大锅饭饿死了许多人。1959年,刘少奇提出“三自一包”“四大自由”,又救活了许多人。1962年,毛泽东明确反对包产到户,刘少奇的观点被否定。好像也就在这个时候,三和公社的驻地搬迁到了四十店。四十店因为距离寿州城40里而得名,与当年的益城寺、横塘集、史院集等地都是比较大的集市。

三和公社驻地于四十店时间不长,大约三年左右,又搬迁到了现在的五叉路。因为镇政府名曰“三和”,慢慢的,人们就把五叉路当做三和了。

五叉路,顾名思义,有五条道路在此处汇合。那道路是通衢大道吗?我站在益城寺的原址,询问路过的村民,他们摇摇头,说不大更不宽。然后指向旁边的田埂,跟这田埂差不多。

当年的五叉路是益城寺的“郊区”。还记得前文提过的“益城寺蜜花嘴”吗?益城寺首先是一座寺庙,建于清道光丙申年的菊月,也就是1836年的9月。横塘集的史俊题写的寺名。那个时候还没有爆发太平天国运动,更没有风起捻军势力。但是清朝的颓败迹象已腐迹严重。

俗话说,成由勤俭败由奢。据说道光皇帝就崇尚节俭,他身体力行,经常穿着打补丁的衣服上朝。大臣们纷纷效仿,把新衣服收起来,专门找旧衣服穿。实在找不到就到街面上去买,一时之间,京城的旧衣服价格飙升,比新衣服还贵。朝堂之上,君臣们都穿着破衣烂衫,被蒙蔽的道光皇帝与臣子们面面相觑,一派叔季之世的萧索景象。

形式主义让清王朝迅速日薄西山。在民间各处,宗法势力更加抬头,兴建祠堂就是具体体现,比如史院集的尹氏祠堂,就是那个时期的产物。百姓们太困苦了,美好的生活只能寄希望于来生,于是在一座座民房坍塌的同时,麻痹人思想的寺庙一座座兴起,比如,我现在所处的益城小学,当年原址矗立着益城寺。

我问,这个益城寺为什么这样取名呢?那位农民说,这谁知道呢,都是过去的事了,又没有记载。旁边的一位农民说,应该有记载,《寿州志》上有记载吧?那谁家就有一本,上次我要看,他还说,管我吃管我住,让我在他家里只管看,就是不给拿走。

我眼前的益城寺早已香消玉损,了无踪迹。据说,当年有南北两间大殿,东西两间副殿。四个大殿里有600多名学生。我说四大大殿不就是四间屋子吗?能装下600多名学生?!他说那大殿大呀!

如此构筑宏伟的寺庙,自然雕梁画栋,法事活动常年举行。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九,益城寺逢会,这吸引了四处边方的人们潮水般涌来,一时之间人头攒动。益城寺做的面圆子很有名,直到今天都为山南居民所津津乐道。成为除夕之夜三和镇居民餐桌上的美味。

慢慢地,这一大片区域都被人们称为益城寺。益城寺逐渐演变成了一个集市的名称。益城寺街,东西长约一华里。街两头设有栅栏门,白天开门,商户经营,夜晚关门,以防盗匪。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但是胜利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

袁世凯为稳固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抹煞辛亥革命所倡导的民主共和制度,开始疯狂捕杀革命党人。辛亥革命期间,领导寿州起义的淮上军总司令王龙亭幸免遇难。

袁世凯死后,安徽督军倪嗣冲失去靠山,他曾经残害淮上军,暗杀了王龙亭的亲密战友张汇韬。经过秘密的激烈交涉,王龙亭决定“护法讨倪”。寿州讨伐倪嗣冲的地方有五个,其中一处就在益城寺,由周云甫、张少山聚集数百人枪,发起暴动。

前文写到的四间大殿有600余名学生的事情,估计发生在东北易帜之后。民国时期,新式教育兴起,受条件制约,校舍多选择祠堂、寺庙。益城寺诵经的大殿变成了学生汲取新知的课堂。

泱泱中华,既流光溢彩,又多灾多难。抗日战争爆发后,全民皆兵。据说有日军在益城寺附近被乡民击毙。日军反扑,焚烧了这座存世100余年的益城寺。

今天,如果你乘坐23、24以及刚开通不久的702路公交车,在金山花园和三和镇镇政府之间会有一个站点——益城寺。你会在路边看到一块“益城寺”的石碑。那是益城寺硕果仅存的原物。是从寺庙的原址移到这里的。毕竟,益城寺已升华为一个地域的名称了,摆放在这里代表益城村也是合适的。

在这块石碑的旁边,立着一块文明创建的宣传牌,上面写着两行宣传语——美好淮南是我家,文明创建靠大家。沿着这块石碑向南走,就是三和镇政府驻地所在的街道。此时已是傍晚时分,晚立秋的暑气激荡在人们的每一个毛囊里。

在街道的路西,我看到一家商户的名称带有“三和”字样,在这家商户的旁边,搭设着一个大棚,里面摆放着一些金属框架的构件,有人在冒着炎热挥汗大干。这处场景不大,却热火朝天,是我对三和镇的有效采风,从中可以折射出三和人的生产生活——勤劳、能干。我要把这幅场景拍摄下来,用做插图,要好好宣传一下三和,于是我拿出手机。

在我的旁边,有人在辱骂,我没有在意,拍摄一张之后就收起了手机。这时,一个50多岁的男人窜到了我的面前。日妈滴,你拍什么拍!你拍什么拍!我到你家吃去。这横过来的污言令人惊诧不已。这就是传说中的“民风剽悍”?还是他不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不是当年那三姓族斗的起因?看来此处不宜久留。

我走到了街道的东面,那里正锣鼓喧天。在马路的边上空地里,围着一圈某个办学机构的小小学员。他们身上穿着火红色的T恤。坐在那里观看场地中间师生们的表演。教育是一个大的概念,家庭教育居于首位,依次是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眼前的兴趣爱好班显然是广义教育的组成部分。

教化必须从孩子抓起,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准去净化社会环境,必须依仗学校教育。因为大社会,高密集度的人口现状要求人们必须加强自身修养,必须用和谐化解纷争。必须遵守公序良俗。否则的话,“到你家吃去”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不仅是“到你家吃去”,还可能是“到你家抢去”。

西天,夕阳更加火了,忙碌了一天的三和,将在恬静的夜晚,用深情的笑意来吟唱一首万丈情歌。对于普通人而言,活的只是肉体年龄,那就让我们在有生之年,用和谐去淡化所有的失与得。时间是一条长河,它从亘古时期一路淌来,我相信,那在河水里闪烁不停的,就是镌刻着“和谐”的星星,一颗又一颗。

《三和镇:和谐化解了纷争》   2018.8.16

作者:崔小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