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错,就一定错?

凡事只要有可能出错,那就一定会出错。这就是“墨菲定律”,换一种说法:假如你把一面涂过黄油的面包掉在地毯上,哪一面着地的可能应该是各有50%,但往往就是有黄油的一面落在地毯上。就是说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就一定会变坏。

我们常常会觉得生活像被墨菲定律诅咒了似的,翻口袋找东西,总是在最后一个口袋里找到要找的东西;找一份文件也总是在最后的那个抽屉里找到,无论是从上往下还是从下往上翻;开会去早了,会议会被取消,准时去还是要等,偶尔迟到一次就真的迟到了,满屋人表情复杂的看着你;买到的股票会跌的一塌糊涂,最后忍痛割肉它却一路飘红。

凡此种种,逼得你想大喊:“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这并不奇怪,因为别人受伤时你不疼,所以印象不深而已。

其实墨菲定律并没错,我们只是把“不好的结果一定会发生”误读成了“事情一定会发生不好的结果”。

产生这种误读的原因是一件例外的或反常的事情会对我们的大脑产生较大的冲击,会让我们记忆深刻,也就是我们会更多记住那些不经常发生的意外,下意识的把这种意外放大成规律。

另外,概率的叠加也会被忽略。在复杂的环境中,一件事情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意外发生,如果把这些可能发生的意外叠加,那这就会是一个非常高的概率值。由此我们也会产生事情一定会变坏的感觉。

其实,对“墨菲定律”更精确的描述应该是这样:

一、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二、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

三、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

四、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

那么,既然错误、意外不可避免,正确的态度是从意外中看到新方向、新角度,从错误中总结经验教训,事实上我们大都是从错误中习得知识经验,而已经做对了的事,反倒是很难教会我们新东西。

丹麦物理学家雅各布·博尔有一次不小心打碎了一个花瓶,但他并没有一味地懊丧叹息,而是将这些碎片收集起来,然后按重量分类研究。他发现10--100克的最少,1--10克的稍多,1克和1克以下的最多,并且在重量之间存在倍数关系,大块的重量都是小块的16倍。之后博尔就是利用这个“碎花瓶理论”来恢复文物、陨石等不知原貌的物体,为考古学和天体学研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所以不要怕犯错,要冷静对待无处不在、不可避免的错误,记住这句话:成长需要犯错,错误会让我们成长的更快更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