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性”能“移”吗?

莎士比亚有句名言:如果你没有哪种美德,就假装你有。

刚知道这话的时候,以为沙老头又在讽刺谁,后来才慢慢的明白,这其实是一句挺深刻的话。

头些年有个很有争议的教育问题,拿两个苹果问孩子,要大的还是要小的。中国人都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拿小苹果是有礼貌懂谦让,这样孩子长大后会成为受人尊重的人,在社会中也比较容易与人协作。然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这是在教孩子撒谎,因为这并不是孩子的本意,诚实比礼貌更重要。

那么哪种做法更好,或是说更有实际意义呢?

有一个很有名的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家找来一些心理健康,无犯罪史的人,随机分成两个组,分别扮演狱警和囚犯。在模拟过程中,两组人渐渐进入角色。扮成狱警的一组人逐渐变得趾高气扬,对待“囚犯”的态度粗鲁傲慢,甚至认为辱骂和惩罚“囚犯”是很自然地事。而那些囚犯也自觉得表现的更加温顺,他们对那些“狱警”给予的不公正对待逆来顺受,甚至有些“囚犯”都不敢直视“狱警”的眼睛。

该实验一经披露,马上引来大量的声讨和质疑,认为其反人性的设定不可接受。但不容忽视的是,实验揭示出的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的微妙关系,既人的行为能够极大的影响内在思维和情感,包括语言、行动、意识和认知。

现在再来看莎士比亚的那句话,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如果你认为自己缺乏哪种美德,那么就强迫自己按照那种美德的标准去做,这样行为会引导我们转变思想,最终成为拥有这种美德的人。

其实在我们的儒家思想中,对此也有明确的答案。

《资治通鉴》中有魏国国君和孔斌的一段对话,大意是魏王认为孔斌非常推崇的鲁仲连表里不一,认为他表现出来的美好行为并非出于本性,只是强迫自己做出来的而已。孔斌的回答就是那句经典的做之不止,乃成君子。意思是把正确的行为一直做下去,即使不是出于本性,也要强迫自己去做,当行为影响了思想,习惯成了自然,这些美好的行为就会内化为本能反应,如此也就成为了真正的君子。

现在,回到大苹果小苹果的问题。既然知道了行为可以影响我们的思想、意识,甚至驯化我们的本性,那么教给孩子如何做那些不违背公序良俗的事才是最重要的。而所谓的虚伪,可能只是个不值得纠结的伪命题罢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