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为何要人先读《大学》?
因为《大学》奠定儒学的基本框架,建立了儒家的人生观与价值体系,可以说是儒学的基本纲领,没有这个纲领,很多儒家的事情以及儒家的经典就无法理解,就算学贯古今,但不成体系,也很容易乱。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大学》如何定义了儒家的纲领。
《大学》第一段开篇名义,就讲了做学问的终极目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所谓的明明德,就是把公认最好的品德让所有人都知道,让所有人都能享受到幸福。而这又离不开亲民,也就是不能脱离群众,不能离开广大人民群众而孤芳自赏。止于至善,也就是要合于天理,不能太过,始终要以天理为终极准则,不偏离,无限接近于天理,这就是止于至善。
第二部分,是治学的方法论,就是如何做学问。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知止而后有定,是告诉我们,要知道治学的目标,这里的“止”就是“止于至善”的“止”,就是指的“至善”。只要我们知道至善,或者说天理这个最终目标,才能在治学的过程中不偏离天理,定得住。
只要有定力、不偏离,我们就不会浮躁,就不会急功近利,这是定而后能静。只要不浮躁,平静地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自然心安,所以静而后能安。心安之后,我们就能考虑更高一级的问题,如果心都不能安,那我们考虑的事情,就是如何让自己安心了,所以安而后才能虑。人只要把脑筋开动起来了,总会有很多心得,使得我们一点一点的进步,这就是虑而后能得。
然后作者怕大家不懂,又强调了一遍:“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就是告诉大家,万事万物都有本有末,有始有终,有先后顺序的,饭要一口一口吃,做学问要一步一步来,不能贪心,追求所谓的一步到位,一口吃成大胖子,明白了这个道理,学问就能上道了。
第三部分,讲明明德于天下的具体措施。如果光说明明德于天下,是很空泛的,是一个很虚的概念,还得把空泛的概念落实,毕竟儒家是很讲究实用性的。如何落实?要明明德于天下,就必须先治其国,把国家治理好了,才能能明明德于天下;要治其国,就必须先齐其家,把家管好了,才有国,所谓有家才有国,如果家都管不好,那让你去治国又如何能治理好呢?要管好家,就必须要先修身,如果自己行为不检点,连自己家里的人也不会听你的,又何谈其他的?所以最基本的,就是修身。
所以,大家明白了吧,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才是根本,什么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空中的楼阁,看起来非常高大上,但是如果没有了修身这个根本,空中的楼阁是不稳固的,只有修身这个根本牢靠了,齐家治国平天下才能稳固。其本乱而末治者否也,也就是基本的修身没搞好,要想把国家治理好,那是不可能的。如果大家一门心思都在最终的治国平天下上,而忽视了修身这个根本,把原本应该重视的不重视,原本不应该重视的却非常重视,这样是不会有好结果的。修身就是智慧的根本,也是智慧的最高境界。
那对于个人来说,如何修身?欲修身者,先正其心,也就是心要正,不能动歪心思,不能追求所谓的捷径。正心的关键,在于诚意,只有从心底真心实意地想做一个正直而有良知的人,真心实意地拒绝歪门邪道,这样才能心正不怕影子斜。诚意的关键,在于致知,所谓的致知,就是要分得清好坏,明白善恶,找到自己内心最纯真的赤子之心,也就是找到我们的良知。要找到良知的关键,在于格物。格物不是叫大家到外物上去找良知,像年轻的王阳明一样,跑去格竹子,结果什么也没格出来。格物的关键是格自己心中之物,也就是你自己对外物的态度,比如看到一颗钻石,你会怎么想?想据为己有,还是想戴在手上炫耀,还是觉得这东西就是一堆碳原子而已,啥求用不管。如果想据为己有,那是因为你内心有贪欲;想炫耀,是因为你内心有名利之心。这些正是我们要格去的东西,只有去除这些多余的欲望,拨云见日,才能找到真正的良知,这就是格物。
《大学》所讲的东西,其实就是这些了,但千万不要小看这一点点内容,这是儒家最基本的框架,这里面有最高目标,有实现方法,还有具体的措施。可以说,有了这个框架,儒家学说就才更加具有实用性、可操作性,读了《大学》,大家就不会像书呆子一样为了学而学,也不会像无头苍蝇一样,乱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