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石石雕群落说明西周时期五行思想已经被人普遍接受

20世纪初叶的主流史学家如顾颉刚等疑古派认为中国历史文献中很多记载是不可靠的,其中对五行学说的起源也认为是战国未及汉代的神秘理论。然而,从发现的秦西畤——莲花石、张口石这些秦人的文化遗迹来看,疑古派的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实乃主观臆断,属于不明其源流之论。

传统认为《尚书·洪范》、《尚书·甘誓》是西周作品,甘谷县磐安镇南部山区发现的秦人文化遗产西畤遗存,是严格按照五行思想建立的祭祀五方天帝的场所(参见我的文章《秦人的西畤就在朱圉山深处》),这些遗存以大型石雕的形式,再一次以实物证实五行学说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流行,并为人们所普遍接受。

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基石,是中国哲学史上很古老的两个哲学范畴。而阴阳概念的提出,最早可溯源于《易经》,五行概念的提出最早可追溯到《尚书·洪范》。古人认为,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气的对抗运动中不断地滋生和发展着,阴阳既代表自然界两种对立的物质势力,同时,也代表着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并进而发展成为人们探讨和阐释事物运动变化规律的阴阳学说。同时,古人亦认为木、火、土、金、水乃是构成物质世界的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物质,而且这五者之间具有着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关系,并处于不停地运动变化之中,从而构成了物质世界。因此亦逐渐发展成为探索万物构成及其相互关系的五行学说。由于这两种学说其本身都是在探讨物质世界事物构成及其运动变化的根源和规律,因此作为认识论和方法论,在历史上对于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的各个门类的发展,其影响是很大的,无论是解释自然现象还是解释政治现象,五行思想都是一个基础。

周武王姬发(?―前1043年),姬姓,名发(西周时代青铜器铭文常称其为珷),周文王姬昌与太姒的嫡次子,岐周(今陕西岐山)人。其正妻为邑姜,西周王朝开国君主,在位15年。《尚书·洪范》记述的是周武王与箕子的对话,其中谈到:“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郑玄《洪范注》:“行者,顺天行气也。”《春秋繁露》解释说:“行者,行也。”五行的“行”首先是动词,然后转化成描述“动”的名词。五行,也就是五种基本走势。所以接着就用了五种运动方式来说明木火土金水。疑古派因为战国前著作中“五行”出现的很少,就认定战国前出现“五行”的作品必是后人伪作。如果真的是这样,在秦襄公时期所设立的西畤(公元前770年),就不可能出现按照五行思想布局石雕群落。作为西周初期的《尚书甘誓》中提到“五行,”《尚书 洪范》又细论五行,这些著作所阐述的五行思想,为二百多年后的秦襄公所接受,并体现在为秦国建国而建立的祭祀工程中,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同时也提供了《洪范》是西周时期作品的证据。

五行思想作为中国古代的一种物质观和历史观。是解释物质世界和历史现象的哲学思想,在朝代继承、气象天文、中医学和占卜等等方面都构成重要的方法论。五行认为大自然由五种要素所构成,随着这五个要素的盛衰,而使得大自然产生变化,不但影响到人的命运,同时也使宇宙万物循环不已。五行学说认为宇宙万物,都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行(运动)和变化所构成。它强调整体概念,描绘了事物的结构关系和运动形式。如果说阴阳是一种古代的对立统一学说,则五行可以说是一种原始的普通系统论。

石雕作品具有一定寓意、象征或象形的观赏物和纪念物,是造型艺术。石雕作品深受时代的宗教、哲学等社会意识形态的直接影响。在人类还处于旧石器时代时,就出现了原始石雕、骨雕等。秦西畤石雕作为秦人开国纪念和祭祀五方上帝的一种相对永久性的艺术,表现了秦人开阔的历史视野,取代周王朝做天下共主的雄心壮志和远大理想,是一种触摸秦人历史的静态的、可视的、可触的历史文物。

秦西畤也应证了五德终始说。五德终始是中国战国时期的阴阳家邹衍所主张的历史观念。“五德”是指五行木、火、土、金、水所代表的五种德性。“终始”指“五德”的周而复始的循环运转。邹衍常常以这个学说来为历史变迁、王朝兴衰作解释。后来,皇朝的最高统治者常常自称“奉天承运皇帝”,当中所谓“承运”就是五德终始说的“德”运。秦国本为周朝一诸侯国,独坐西方势大,西为金;且金得周朝土德所生,其势更旺,所以秦国五德应为金德。金主杀,主暴政,主兵戈,这与秦国政策亦不谋而合,几乎整个秦国无不处于不停地战争之中。奈何秦国却崇尚水德,水泄金势,如何能久,终被项羽楚国打得元气大伤。《史记·封禅书》曰:今秦变周,水德之时。昔秦文公出猎,获黑龙,此其水德之瑞。或许黑龙的出现已经埋下了秦国奔溃的伏笔。

秦西畤石雕群落以形象生动的方式展示了五方上帝在人间的统治秩序。《隋书·礼仪》:“五时迎气,皆是祭五行之人帝太皞之属,非祭天也。天称皇天,亦称上帝,亦直称帝。五行人帝亦得称上帝,但不得称天。”五方五帝在儒教和道教信仰中有不同的称呼。先天五帝又称五行天帝,为统治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之天神、天上之帝,分别为中央土德黄帝含枢纽、东方木德青帝灵威仰、南方火德赤帝赤熛弩、西方金德白帝白招拒、北方水德玄帝汁光纪。后天五帝即天下之帝,为华夏上古五位圣王贤君,即东方青帝伏羲、南方赤帝神农、西方白帝少昊、北方玄帝颛顼、中央黄帝轩辕。人们相信其死后亦成为神,辅佐昊天上帝和先天五帝统治五方。

(0)

相关推荐

  • 你 对 五 行 知 多 少

    原创:周庄狂鹤 "五行"之说,可谓妇孺皆知.学习中医与数术,说到木火土金水,背诵其对应关系如相声贯口,张嘴就来.由五行衍生的"五行生克理论",被中医.相术.命理 ...

  • 古书里的五方五色土五帝,到底代表什么?从文献梳理五行学说源头

    我们通过<黄帝伐赤帝>还可以注意到另外一个层面的问题,那就是五方五色的问题. 五方五色即东青.西白.南赤.北黑.中黄,后来被纳入到五行学说之中.但是在春秋时代,五行学说才刚刚产生萌芽,以金 ...

  • 阴阳家、纵横家、农家、名家、杂家在讲什么?其中一家见好就收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除了采取措施统一了文字.货币.车轨.度量衡, 他还下了一系列的命令: 1.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秦以夏历十月为岁首) 2.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服饰.旗帜.使臣符节都用黑色) 3 ...

  • 闲玩易经7:满城尽带黄金甲

    本篇是第485篇原创 01 关于中国的易哲学体系是先基于阴阳还是先基于五行,换句话说,古哲是先观察并总结出到阴阳体系还是五行体系的,自古无定论.记录五帝夏商时代的古书<尚书·洪范>中记载了 ...

  • 旧文重发:《甘谷县朱圉山莲花石石雕群落中的朱雀石》

    朱雀,亦称"朱鸟",古代神话中的南方之神.又可说是凤凰或玄鸟.朱为赤色,像火,南方属火,故名凤凰.它也有从火里生的特性,和西方的不死鸟一样,故又叫火凤凰.<淮南子>:& ...

  • 莲花石石雕群落之青龙鱼石

    甘谷县磐安镇南部山区岸峪梁上由张口石.龟石.莲花石.鱼石.凤凰石组成了一个祭祀场所,即秦襄公设立的西畤.鱼石处于石雕群落的东部,在五方上帝中象征伏羲,在五方上帝辅神中象征句芒,在五行中象征木,在星象中 ...

  • 莲花石石雕群落中象征北方之神和黑帝颛顼的龟石

          在莲花石少昊祭坛的北面约三千米左右,有一巨石,形如乌龟,当地人称之为龟石.龟石坐北向南,在一小山之上,面前是一条沟,沟底是当地人称之为黑水泉的一个水池.龟石是秦西畤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后来 ...

  • 莲花石石雕群落中的“鱼化龙”

    鱼化龙,最早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仰韶文化时期的图腾崇拜.其后在商代晚期的玉雕中出现,并在历代得到发展.甘谷县磐安镇南部山区岸峪梁莲花石石雕群落中的"鱼石",正面是一条鲤鱼形状,背 ...

  • 宋瑞凯:阴阳五行观与西周时期的天道音律思维

    李纯一先生在他的<〈管子·五行篇〉音律思想研究>中,通过对<五行篇>.<宙合篇>以及<国语·周语>.<周礼>.<经言·幼官篇>的 ...

  • 历史冷知识之——三千年前西周时期的制度、文化和社会生活

    周朝是我国历史上继夏朝和商朝之后的第三个奴隶制国家.据记载,周朝是于公元前十一世纪的时候周武王姬发灭掉商朝之后,建国号为周,定都于镐(今陕西西安附近),史称西周. 西周从公元前1046年立国到公元前7 ...

  • 张昌平:商、西周时期带铃青铜容器及其南传

    商.西周时期带铃青铜容器及其南传 张昌平 提要: 铃的使用是由独立的铜铃到附着于刀.剑.弓形器的铃首,并随即延伸使用于青铜容器.带铃青铜容器最先发达于北方地区的李家崖文化.目前在商时期带铃容器中,出土 ...

  • 与古为新 | 展览篇 | 西周时期书风(翟万益)

    翟万益 祖籍陕西三原,1955年出生于甘肃平凉,毕业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进修于北京大学考古系.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研究员.导师,西泠印社理事 ...

  • 中国民本思想的起源——西周时期的“敬天保民”

    永恒的争执:君与民孰贵? 若要讨论中国历史,肯定无法忽视一个贯穿整个历史的重要议题:在中国人的思想中,究竟是"君"地位高,还是"民"地位高?诚然,按照我们平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