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庙】镇江文庙:泮池变井,旁邻圾站
2020年10月25日,我前往镇江寻访,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寻找另一位古人,然其寻访之地却在导航上找不到,于是我按照大致位置,前往东门坡。这是一条很窄的路,且有向上的大坡,驱车行驶到路口,看到那条小巷根本无法停车,于是决定掉头回驶,准备找一停车场停车后步行来此探访。
垃圾中转站
东门坡
这个小巷内有一垃圾站,似乎只有这里可以掉头,我将车开到垃圾站门口,里面的工作人员正机装垃圾,几位工作人员看我径直驶入,均用奇怪的眼神看着。我只好摆摆手以示歉意,而后准备掉头,突然听到有人喊“这是单行道!”显然这是跟我说的,于是我摇下车窗感谢对方的提醒。刚才喊话之人乃是垃圾车司机,他的车正在垃圾,他走过来告诉我:“你过来时没看到单行道标牌?”我说只盯着导航,未留意标牌,他建议我把车停在巷口,并且告诉我说,要沿着小巷的右侧停车,这种停法不会被贴罚单,而后他指挥我把车倒到了墙边。如此体贴之人,真是难得,我谢过了他的美意,而后拎着相机向坡上走去。
古泮泉
前面有几条长凳
刚走出几步,发现左侧的房屋内凹进去一块,里面盖一半亭,半亭内有一古碑,上刻“古泮泉”。因为访文庙访出了毛病,看到泮字就会敏感,立即走上前端详,半亭的后墙上嵌着文保牌及介绍牌,果然此处与文庙有关。意外找到了另一个寻访目标,为之大喜。
两井并立
井口覆盖
这块空地约二十余平米,正中的位置有两个石质井圈,从磨泐程度看,是古物。向井内望去,里面用不锈钢做成篦子罩了起来,隐约可看到里面有水。井的周围已经用石板做了地面硬化,然井圈与石板之间还是长出了一些绿植物,凡有井水饮处即能绽放生命,见此足令人兴奋。
标牌
回来后查资料,得知古泮泉已经有了一千多年的历史,刘玉国、刘昆、徐铁城所著《镇江文物》一书中称:“古泮泉原在镇江府学内,北宋元祜年间润州郡守林希凿井挖土时.发现'泮泉’石刻,府学教官杨迈便于泮泉处建亭保护,用'泮泉’石刻为亭额。元代元贞年间教授徐硕改书为'育德’匾额。明代景泰年间,镇江府学迁至对面定波门西(今解放军359医院一带),古泮泉遂流于民间,供市民作生活用水。至万历26年(1598年),丹徒知县庞时雍重修缮古泉.书题'古泮泉’三字,并撰写建井碑记,勒石泉边,至今犹存。但建井碑记已识读不清。”
文保牌
可见这两口井原本处在镇江府学院内,无论该府学是左庙右学、右庙左学或前庙后学,都说明那时的文庙就处在此地。不清楚现在是否还有遗存,于是我决定在附近探看一番。
上行东门坡
另一条小街名称
沿着道路向上走,走出五十余米,来到了这条路的顶端,因为再往前走是下坡之路,而左右两边的小巷也是下坡的感觉,我判断这里原本是一座小山,而今山上盖满了房屋,已完全看不出山的模样。镇江市京口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所编的《京口区志》中所载印证了我的判断:
东门坡原为镇江城内小市口通往东门的一条通道,越过乌风岭山坡,故名。乌风岭为城内“五岭”之一。岭北有古泮泉,建于宋代,至今尚存,井水清澈。此地旧时有景干庵,称“完节堂”,专为收容孤苦孀妇场所。东门坡东,清代为高公书院和旧试院,1935年为省立实验小学(今实验小学)。三台栈巷,因旧时近府学考场,为招徕外地考生投宿,取“三台”为名,以祝考生高中(“三台”即汉代对尚书、御史、谒者之简称)。辖境内于80年代兴建住宅楼15幢。
沿街标语
活鸡店
看来东门坡上在清代时还有书院和考试院,这更说明了那时府学和文庙也处在这里。而今这里已经改建的完全看不出当年的格局,我在此处看到一宰杀活鸡的店铺,走进了解文庙和府学情况,里面的人无论老板娘还是几位顾客,都不知道我在说什么,只好遗憾离去,继续寻找我名单中所列之古人遗迹。
待宰
回来后查资料,方得知《镇江文物》中的所载乃是本自乾隆版《镇江府志》,相比较而言,光绪版的《丹徒县志》对府学情况记载得更为详细。关于府学的沿革,本文中简述说:“荀子曰:君师者,治之本也。汉始为庙,以祀孔子,历魏晋隋唐而祀遍天下。宋仁宗命郡邑皆得立学以祀孔子,而其事遂迄于今。丹徒学自咸丰三年粤寇据城毁于火,同治十一年府学告成,阅二年而修葺县学,殿庑祀位及各祠祀行见以次告成。旧有书院、义学、社学,亦古者,联以师儒之遗,又有试院以作士气,邑之人庶几喁喁向学知所本乎。”
地名牌
由此可知,千年以来,镇江府学几毁几建,但是这段话却没有说镇江府学创建于何时,《丹徒县志》中转载了旧志中的所言:“《康熙志》云:《祥符图经》县西二里,旧有夫子庙,宋宝元以前,县未有学,庆历中始议建学,奉圣像崇祀。学宫旧在县治西,儒林里淮海书院旁,崇宁以后倾圮,附于郡学东隅成德堂后。建炎中兵火与郡学俱焚。绍兴十七年,邑令赵学老复建,乾道七年,邑令韩元老重修。元延佑六年,教授朱天珍建议仍建学于儒林坊。(《康熙志》原注:今旧总兵府按即今右翼协领衙门,在斜桥西南)至正乙酉,监邑答察儿作明伦堂于圣殿后,旁立两斋,(东曰成德西曰育材)作杏坛亭、膳堂于堂后,前为仪门。”
沈括故居旧址
按照《祥符图经》中的所言,府学原本处在县衙西二里,原本这里有孔庙,但是宋宝元以前,丹徒县未设县学,到庆历中,方建起庙学。此处仅用“旧有”二字来说明当地孔庙历史之悠久,至少在北宋之前就已存在,后来在南宋初年,庙学俱毁于战火,而后又易地重建。但是杨启在《京口山水志》中说了这样一段话:“镇江有学,始于宋。太平兴国五年冬,柳开自常移润,八年秋,乃发旧创新,告迁夫子之庙。”
杨启明确地说镇江府学创办于宋太平兴国五年,同时他在按语中写道:“按:旧府学基在今小市南坡子上,学内泮泉尙存。日精山土名达家山,此山旧应与府学内之日精山相接,详见山水南当作西。”
右侧下坡巷
可见,我偶遇的这个古泮泉的确是当年府学的遗存。以上所引《丹徒县志》中的所言乃是元末前的状况,关于明初的情况,《丹徒县志》中写道:“明洪武初,以淮海书院入学地书院,(旧在北固山,元元贞元年改建儒林里)遂筑观德亭于射圃东,建学仓于仪门内。正统乙丑毁于火,圣殿独存。教谕邓宜等请于巡抚周忱重建,天顺壬午,郡守姚堂凿泮池,设门庑,东立儒林坊,训导徐安经理告竣。(徐有贞记)景泰甲戌,复加修葺。成化十二年丙申,巡抚牟奉撤报亲道院,以其地建尊经阁,构房二十间,宏治癸亥,郡守王存忠扩地立门,置坊牌二座,一曰德配天地,一曰道冠古今。正德戊辰,大成殿将倾,郡守邱经撤而新之。庚辰,知县李东建明伦堂、两斋,益培基址,此儒林坊旧学之沿革也。”
向前之路
关于府庙在嘉靖以后的情况,《县志》中简述说:“嘉靖元年壬午,提学御史萧鸣鳯念旧学湫隘庙祀弗称,因大学士杨靳二公议,特迁于朝阳门仁安坊寿邱山南麓,即龙华寺故址,堂斋门制如前,堂之东建先圣殿、两庑、棂星门,门外为石池,殿后为尊经阁,阁后为启圣祠,作廨舍于堂西,四年乙酉讫工。(朱实昌记)后复创敬一亭于堂北,庚寅,更设木主,瘗圣像于寿邱山。(按:是举从张璁议也。康熙十一年,教谕谈志避圣讳改寿邱山为圣像山,有辨二篇,今佚。)二十二年,知县赵河修葺。(曹仿记)巡按御史尚维持于棂星门外设门屏一座,(扁曰太和元气。按此扁后勒于棂星门之阴)分列东西为二坊。(一曰成德一曰育材)万历九年,知县钟庚扬将罚款新之。越二年,知县徐桓谓:自迁学以来,垂六十年,科第人文迥不逮昔,乃请于前后郡守及学使者,移圣庙于明伦堂之前,位置中央,庙向始正。(按殿内北壁旧有石刻唐吴道子画宣圣小影十弟子从像,同治朝重建,细为检寻,竟不可得)两庑、戟门、棂星门、太和元气坊屏,俱随庙改置,凿泮池于棂星门内,跨以石桥,迁启圣祠、尊经阁、敬一亭于庙之旧基,辟儒学门于左,而明伦堂、廨圃、斋房庖湢悉如旧制。(张位记)癸巳,迁学后浮屠于城东鼎石山,学制益整。崇祯五年壬申,知县张文光从训导冯梦龙等议,用堪舆家言,高大巽方,建龙门,迁尊经阁,移置敬一亭。九年丙子,缙绅佥谋自寿邱山,移宗公祠于庙左尊经阁后。十五年壬午,知县郑一岳同训导陈尔善等复修缮,有碑刻。(钱志驺记)十六年,教谕高应虚移学门于东首数武,此仁安坊,今学之沿革也。”
转入小巷
关于清朝的沿革,《丹徒县志》中写道“国朝顺治十三年丙申,提学佥事张能鳞允知县张晋请倡助修学,各官绅捐助外,得诸生复身免役银若干,殿庑堂祠去旧从新,又增筑石池外屏墙一座。(扁曰万仞宫墙)训导朱臣率耆民戴世荣、盛有道督工成之。(吏部郎张九征记)康熙八年己酉,教谕王天璧修尊经阁。十一年壬子,教谕谈志甃石筑垣,重加修葺。(以上俱见《康熙志》《嘉庆志》同,但两志俱分学庙为二,今合并之)二十一年壬戌,知府高龙光允、教谕余潜飞、训导张机请学前设朱木栅,学后山崖累石筑墙,以杜登践。(府志)甲申,京口防御张景仲捐修。(见嘉庆志名宦祠下)乾隆二十七年,知县徐名标重修,五十三年,知县张振纲重修。(嘉庆志)道光二年、阖邑绅士捐赀大修。二十二年壬寅,海疆不靖,六月十四日,郡城失守。二十三年癸卯,知县王德茂办理善后事宜,复加修葺。甲辰,教谕阮师龙以罚款重筑山后围墙,甃以砖石,益臻完固。咸丰三年癸丑阨于兵火。”
感觉是临时搭建之房
几经变革,几次迁移,使得镇江文庙已难寻得旧址,此后我在《京口区志》中查得:“境内正东路84号(镇江师专所在地),为南朝朱武帝刘裕故居。原有小山丘,即镇江城内'三山’之一的寿邱山,山下原有一寺庙,即南朝陈时建的普照寺,为镇江城内'八大寺’之一,久纪,清代在原址建文庙,后为县学。30年代为省民众教育馆。抗战胜利后,省立镇江师范学校在此复校,今为镇江师专所在地。旧文庙之石刻及古银杏树4棵尚存。”只是不知道这段记载中的所言讲的是镇江府庙,还是丹徒县庙,但读到这段话至少给我以提醒:下次再到镇江时,一定要前往此处去探访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