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只是技术不过关
forcode:很多公司,你们以为是商业策略不行所以衰落了,其实可能只是简单的技术不过关,在线语音要做到极低延时和稳定性,是很有技术难度的。
Skype我曾经用来在线上过课,效果远不如YY语音稳定可靠,根本上因为它是p2p传输数据的,不靠服务器中转语音数据。
如果只是三四个人语音会议,p2p还能应付,我的IP不过同时将语音数据包发给参与会议的两三个人,语音还能保持流畅。
如果有十几个人同时语音会议,我的IP需要同时将数据p2p传给十几个人,卡顿就非常明显,不可忍受了。这个时候,参与会议的人就会频繁掉线,而且,Skype没有会议室的概念,掉线的人不能自己重新加入会议,需要会议发起人重新邀请加入,如果同时三四个人陆续掉线,会议发起人就没法做别的事情了……
所以,被淘汰的公司,不是策略有问题,多数是基本功没练好或者基本技术架构有缺陷。Skype这种p2p语音通话,不适合多人会议。我当时用软件检测过数据流量,Skype需要p2p将语音数据发送给每一个会议参与者,用户消耗的流量与参与会议的人数呈正比例增长,而YY语音,不管有几人、几十人甚至几百人参与会议,我只需要将一份语音数据传送给服务器,由服务器负责分发给参与会议的几人、几十人或者几百人,用户端所需要的带宽极为有限,YY语音进入频道进行团队语音聊天的流量只需要3M /小时。
像微信,能够做到消息发出去,对方立刻就能收到,100%有这个信心,做到这种可靠性很不容易,很多软件是做不到的。但我用微信语音上课,稳定性还是不如YY语音,连续语音会议超过1小时,就偶尔会突然掉线,中间偶尔会声音变形或失真,微信语音的掉线率和语音清晰度还是明显不如YY语音,这么多年,在线上课还是用YY语音最靠谱!所以,YY语音前CTO赵涛搞的这个声网,是值得重视的。
================
forcode:zoom的创始人袁征,原来也是webex的员工,YY前cto赵斌(声网创始人)也是webex员工,所以,这几家互联网实时语音的公司,都是出自同门……
//2005年,李学凌要创业,雷军投了100万美元。
多玩网本来只是一个讨论魔兽世界的社区,后来慢慢就做成了一个综合游戏网站。
众所周知,打魔兽需要团队配合,打传奇需要喊兄弟来砍自己,它们都有工会系统,打字渐渐不能满足需求,语音就变成了必备品。
2008年, 实时语音软件YY上线。
后面的事大家就都知道了,YY 很快干掉其他同类软件一统游戏语音江湖,推动了一家纳斯达克上市公司,成就了一批互联网富翁。
但其实这里头有个事大家不太知道,YY之前已经有一批游戏语音软件,比如 TT、 iSpeak、Utalk (这个还是新浪UC官方做的),YY 最初只是很普通的一个,李学凌整天为卡顿延迟的问题发愁,日活怎么也撑不过40万,急需一个技术大牛来解决问题。
YY的投资人刘芹引荐了一个从硅谷回国创业的人,赵斌(请记住这个名字,他是本文后半段的男主)。
此人是 WebEx 的创始工程师之一,WebEx 又是个啥?世界上最屌的视频会议公司,没有之一,2007年被思科公司收购,价格是32亿美元。
赵斌到 YY 不到一年,就重构了 YY 的底层代码,实现“不卡不掉不延时”,用户量和服务承载能力成百上千倍地翻,很快甩开对手,据说李学凌还曾自掏腰包给他买了一辆奔驰。
这跟 GIPS 有什么关系呢?
赵斌是从 WebEx 出来的,根据公开资料, WebEx 一直用的也是 GIPS 的技术方案。
至此你会发现,世界上最流行的通讯软件,背后的技术一脉相承。
================
forcode:郁闷!洗澡去衣柜里拿衣服,结果被蜜蜂蛰了一下手指,剧痛,收衣服时没有抖一下,蜜蜂躲在衣服上。也没看到有刺,用肥皂水清洗了一下,不知道会肿多大,目前貌似还好……这是什么蜜蜂?毒性大吗?
update:网友帮我搜了一下,应该是黄胡蜂,毒性不大。吃了一粒依巴斯汀片,目前没有其他症状,手指有点痛,涂了炉甘石洗剂,正在用冰敷……
我一开始用肥皂水清洗伤口,是搞反了,蜜蜂的蜂毒是酸性,应该用肥皂水清洗;而马蜂、胡蜂的蜂毒是弱碱性,应该用醋清洗……
不过,应该没有留下蜂刺……
//“胡蜂的毒素里含有肽类,注入人体内,从而影响神经系统。”高有华曾认真观察过胡蜂,胡蜂蜇人的时候,通过螫针进入人的皮肤,将毒素注入其中。但由于量很少,每次注射完毕后,胡蜂还会扭动身体,继续注入毒素。这也是它们与蜜蜂的区别,胡蜂在蜇人后与蜜蜂的区别就在于其大多会将毒刺缩回,可再继续蜇人。蜜蜂的螫针是“一次性”的,一旦使用就会伤害内脏。因此,“一旦被蜂蜇,首先要拔出螫针。”
================
forcode:我现在冷敷就不痛,一旦停止冷敷几分钟,手指就开始剧痛了……查了下《默克家庭诊疗手册》,居然还真有蜜蜂蛰了怎么处理的内容。
这本书我上传了,进我订阅号“forcode奇想录”,发消息“健康”,将返回下载链接。
//- 蜜蜂、马蜂、大黄蜂和蚂蚁蜇伤
美国各地都常见蜜蜂、马蜂、大黄蜂和蚂蚁蜇伤。人均每磅体重可安全承受10次蜇伤。这意味着成人平均能忍受1000次以上的蜇伤。而儿童受500次蜇伤就可能致死。但对高敏反应的人,一次蜇伤就可能导致死亡(见第169节)。在美国每年因蜜蜂蜇伤死亡的人数比蛇咬伤死亡人数多3~4倍。很少数因多只蜜蜂蜇伤引起的死亡是由于心脏节律紊乱和循环衰竭引起。一种极富攻击性的蜜蜂,即所谓非洲杀人蜂,已从南美北上,到达南方各州。受这种蜂群攻击的受害者比其他蜂的受害者反应更严重。
在南方各州,特别是在海湾地区,火蚁蜇伤人的事件每年有几千起。居住在火蚁大批出没的城市居民中,每年多达40%的人受到蜇伤,至少有30例死亡原因归咎于这类昆虫。火蚁蜇伤常常立即产生疼痛,局部红肿,一般在45分钟内消失。然后形成一个疱,在30~70小时内破裂,伤口常常会感染。有时,蜇伤部位出现红肿、瘙痒、斑块,而不起疱。在火蚁蜇伤中,不到1%的人出现过敏反应(血压下降、呼吸道梗阻、威胁生命)。
治疗
蜜蜂、马蜂、大黄蜂或火蚁蜇人时,可能把蜇刺留在皮肤内,要轻轻地把毒刺刮除或挑出,而不要拔出或钳出,因为这样可能又将毒液射入体内。刺伤处放置冰块可减轻疼痛。常用抗组胺药、止痛药和皮质类固醇油膏外敷。对这类蜇伤高度过敏的人,应经常携带有抗组胺药和肾上腺素针剂、注射器。
对蜜蜂刺伤有过严重过敏的人,可能已经脱敏,有助于防止以后出现过敏反应。脱敏是用小剂量的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反复作用于机体,直到不再出现这种反应。
================
forcode update:昨晚睡前很痛,涂了无极膏,好像没啥用,今天醒来不怎么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