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舒服”,透露着你全部的修养
跟随内心的家人
Winter In My Heart Befour - Hand In Hand (The Winter Album )
《菜根谭》中有言:“醲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
真正的美味并不是辛辣、甘甜,而是清淡的;真正德行完美的人不是行为举止超群,而是行为举止和普通人一样的人。
所以说,一个人素质越高,越没有架子,与这样的人接触,会让人感觉到如沐春风般的舒服。
让人舒服,并非是刻意讨好,而是刻在骨子里的教养,是长在内心深处的善良,更是一个人最顶级的人格魅力。
01
越让人舒服的人,越懂得谦逊
孔子的弟子子夏评价孔子:“望之俨然,即之也温。”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让人舒服的人总是谦逊、温和、不露锋芒,心里装着别人,就像一块温润的美玉。
让人舒服的人,通常是见过世面的人,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故而他们从来不会以贬低别人的方式来显摆自己的优越,不管在何种情形下都能保持谦逊、有礼的作风。
台湾“词圣”庄奴词作丰富,邓丽君80%以上的词作品都是庄奴创作或填写的。
于是,有记者采访庄奴说:“没有您,就没有邓丽君。您是她最好也是最重要的老师。”
庄奴却回答:“邓丽君的成功,是她个人努力的结果。换做其他人为她写歌,她也会成名。没有她,就没有庄奴。我只是一个词人,不懂演唱,做不了她的老师。”
作为一代大师,庄奴先生从不把成绩当做自己骄傲的资本,这种谦逊的品质和修养,实在令人敬佩。
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真正聪颖灵慧的高人,必定是谦和低调的,看上去平平常常,毫不起眼,从不把自己当回事。
也正因为这种谦卑的作风,才会让人心生敬仰,让每个与之接触的人都能清晰地感受到一种如春风拂面般的舒适。
02
越优秀,越让人舒服
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在《情商》一书中写到:“你让人舒服的程度,决定着你所能抵达的高度。”
可以说,越是优秀的人,越懂得让人舒服。
这种舒服,并不是表面上的恭敬和迎合,而是以赤城之心待人,以平和之心接物,不卑不亢,不倨不傲。
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有严重的口吃。有次他在坐火车,看到对面和自己年龄相仿的人在看书,于是主动问:“你好,你也……是……是去苏州的吗?”
年轻人转过脸看顾颉刚,却没有说话,只是微笑着点点头。“出去……求……求学的?”顾颉刚继续问。
年轻人仍然微笑点头,两个人的谈话因为一个人的不配合而有些冷场。
此时,顾颉刚旁边的朋友看不下去了,生气地责问:“你这人怎么回事!他可是北大才子顾颉刚,没看到他和你说话吗!”
年轻人没有理他,只是一直礼貌地微笑,顾颉刚也示意朋友不要因此而与对方争执,大家的注意力也转移到别处。
后来他们快下车的时候,顾颉刚发现手边的果盘下压着一张字条,竟是那人留下的:
兄弟,我叫冯友兰。抱歉,我也有口吃的毛病,越急越说不出话来。之所以没和你说话,是因为不想你误解我在嘲笑你的口吃。
让人舒服的人一定是细腻而善良的。
他们为人讲道理、说话有分寸,也许只是一个眼神与举动,都可以让你感觉到这个世界的暖意,每一言,每一行都恰当好处,不逾越,不倨傲,时刻尊重对方。
03
让人舒服的起点,是懂得共情
一个具备共情心的人,才会时刻为别人着想,也正是如此他们才会习惯性从别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将一切事情都做到周全和体贴,不让别人产生一丝难堪与尴尬。
让人舒服的人,从来不将自己放在心中,而是懂得凡事以别人为中心,尽可以让别人可以感觉到这个世界的善意和温暖。
他们因为共情,所以选择放下自己,放下执念,拾起慈悲。
正如莎士比亚所言:“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是像甘露一样从天上降下尘世;它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样给幸福于施与的人。”
所以说,以共情心为出发点的慈悲,不管是对己,还是对他,都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幸福。
一个人内心越是悲悯,越温柔对待身边的所有人和物,处处让人感到舒服,如甘霖普将;他们因为心存菩萨肠,心中有爱,眼里才会有温柔。
04
著名作家温世仁说过:“ 世界上只有一种人,就是需要关心的人。”
当你真正明白这句话的时候,你便懂得,世界上都每一个人都是需要人关怀的,不管他们表现的如何坚强、冷酷,他们内心深处都期望有一个人能带给他们些许温暖与关爱。
你的浅浅一笑,温柔一语,或许微不足道,但这股力量是不可忽视的;或许它能让内心荒凉之人,心生希望和光明;或许它也能让内心阴暗之人,再次感受到世界的善意。
不管如此,尽力去做一个让人舒服的人吧,因为这不仅是一种极为高深的修养,也是一种助人助己的力量。
因为以谦逊的姿态行事,掩盖锋芒,可以无谤;以平等的姿态待人,不倨不傲,可以无伤;以慈悲心肠处世,为别人着想,可以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