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错是为了得到奖品吗? | 班级议事
前段时间,我在自己制作的教学微视频中加入了一些错误,孩子们在看微视频的时候需要把这些错误找出来,找到的有奖励,前五名的孩子还可以得到一份奖品。这就意味着早上谁最早见到我就可以得到奖品。
孩子们得知之后,为之疯狂,晚上看完视频,把错误记录下来,一大早就埋伏在门卫那里,等我一进校门,都一哄而上,我骑车到学校停车场,又有几个早已埋伏那里的孩子冒出来,都是喊着“丁老师,我找到了”,第一次出现这种情况,我还是比较受宠若惊的,工作这几年,还没有出现一大早热情相迎的情况,当然有外在的动力。
但是事情极速朝着另外一个方向发展,有的孩子为了更早见到我得到奖品,开始不认真吃早饭,早饭随便吃点,还存在着浪费粮食的现象。今天还因为早餐问题,两位同学还闹了矛盾。
我意识到,事情在恶化,奖品变成了一种可以付出其他代价的追逐,我原本的目的就是想调剂下,让孩子看视频更有兴趣,更积极,找到了视频中错误,还有回报。
但是,显然,这中间存在着引导不当的嫌疑。
班级也有更多孩子说,很多早早跑到校门口的同学都是为了奖品。
一时班级,流言四起,我再也不能坐以待毙,要来一个班级议事,以正视听,听听孩子们内心的想法。
碰到这样的事情,如果只是一味全班教育,是没有什么效果的。
思想的矛盾从孩子们产生,就要回到孩子们中去解决。
那议什么呢?我首先想了一个大标题“改错是为了得到奖品吗”,孩子们一看就清楚了,今天我们发言的主题是什么了,我也无需再把今天发生的事情在罗里吧嗦的再说一遍,简单的介绍就可以了。
一个议事主题下面,应该有一些阐述点,我规定一些阐述点,主要是想让那部分不怎么会讲的孩子有话要说,有话说的孩子有没有阐述点都是没有关系的,这些会将的孩子观点也基本会汇集到我所需要的内容上。
然而其实有了一定阐述点,孩子们对于今天的主题认识也会更加深入,因为这些阐述点是对于主题的具体化与深入化。甚至一个阐述点,思维发散出去,逻辑辩证起来,深度与广度也是不容小觑的。这个我等会具体会说。
这次议事我们有三个阐述点。
长期的儿童哲学与你说我听训练,基本是一出示主题,我们就可以直接开始,一般情况下,孩子们是轮流上台,每一个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我坐在下面拍照,是不是点评下面观看同学的表现,也对上面发言的同学做一些追问,这个环节强调是人人发言,而且是自由发言,老师是认真聆听,不打断,精彩之处,带头鼓掌。
今天没有请我们班级的速记员记录,一手的发言记录,没有,关于三个阐述点的发言,我只能凭记忆写出来了。
想得到奖品正常吗?(划横线都是孩子的发言)
大部分孩子觉得是无可厚非的,这是一种很正常的行为,想得到或许是刚好缺这样奖品,实际可以用的。每一个人都有追逐奖品的权利,比方我们去夏令营,希望得到奖品。奖品是我们努力的象征。是对于自己付出的一种坑定。人都是有欲望的,有很多想要的东西,想要奖品很正常啊。丁老师这个奖品平时太难得了,这次是一次得奖品的最佳机会啊。
我设置这样一个阐述点,是想让我们的孩子回到人的正常需求中来,不要总是用一些高尚的理由,来堵塞孩子合理的需要。我们对于这样的一种追逐,不做道德判断,要是正常的。
当然也有很多孩子讲到,我们是要去追逐,但是也要看看追逐过程中,我们有没有付出太多得不偿失的代价,比如为了得到奖品也早饭也可以不吃,用牺牲健康的代价去换取奖品。
得到奖品是最终的目的吗?
这个问题开始把孩子的思考引入深处,孩子们在这里可以展出出色的辩证思考。有的孩子开始说,对于部分同学这是最终目的,对于部分同学又是不是最终目的。当然更多孩子是开始思考,老师在视频中加入错误的用意以及老师增设奖品的用意,如潮般的思索席卷这两大用意,大家思考终于回到了事情的本质上了,加入错误就想让大家的学习更加深入与专注,增设奖品只是我们的一种娱乐,我们最终的目的,是通过视频来获取知识。
如果上面的这些观点,我来说,我说上一百遍,我每天晨会说,都是没有一点用处的。这些话一定要孩子们说,当我发现大部分孩子已经开始围绕这些观点阐述的时候,我知道大家的思想开始渐渐统一了。
我们应该有一种怎么样的心态?
经过上面这个阐述点的论述,孩子们的思考成熟多了,这个阐述点也就是一种自我的心理暗示,或是一种集体宣誓。
这也是对于我们今天发言的一次升华,当孩子说着我要以一种怎样的心态面对的时候,实际上孩子是用一种更广的角度在审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