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恩虎丨散文/晋商故里行
作家新干线
zuojiaxinganxian
作者简介
李恩虎:夏县中学历史高级教师,运城市作协理事,夏县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曾经在《山西日报》《运城日报》《黄河晨报》等报刊发表散文若干。
晋商故里行
李恩虎
5月19日为国家旅游日,这一天各地免费景点多多,我与两位发小临时决定去逛灵石的王家大院,次日再去游览常家庄园与孔祥熙宅院。
驱车上高速,一路疾驶,下午5点许才进入静升镇,抬眼望去,大街上人山人海川流不息,大批警力走上街头维持秩序,疏导交通,今儿只是免收55元门票,游客竟如此爆满,令人咋舌。在景区门口,还得耐心排队,两条长龙似的队伍,再有俩小时就要关门了, 只见游客仍潮水般涌来,络绎不绝。步入敦厚宅和凝瑞居,游客更是人满为患拥挤不堪,我们只能耐着性子随着“人墙”缓缓挪动,好在走出这两个主院,游客分流各奔东西,我们才长吁一口气。后来才听说,今儿一天王家大院共接待游客10万人次,比去年多2万人,人气爆棚,盛况空前。
十几年前,我曾到此一游,彼时只是走马观花瞧热闹,今天还真想刨根问底,深度探究一番,可是王家大院蕴含的文化内涵博大精深,奥妙无穷,且不说精美绝伦的“三雕”,随处可见的楹联匾额,就连那些建筑装饰,诸如穿廊上的斗拱、额枋、雀替、柱础石等都很有讲究,大有学问,一时半会还真看不出什么名堂来。不过,此番故地重游,我不放过每一个景点,走遍了每一个院落,不留空白,这才对王家大院有了粗浅的认识:
王家大院被誉为“天上取样人建造,雕艺精湛世上绝”,规模宏大,气势壮观,装饰精微,构思巧妙,现以中国“民居艺术馆”对外开放。它比乔家大院要大十倍,号称“五巷六堡一条街”,虽不及前者名气大,但论气势和规模却是乔家望尘莫及的。严格地说,王家不是一座大院,而是一座城池、城堡。站在堡墙上,俯瞰大院,城中房间层楼叠院,鳞次栉比,气势磅礴,蔚为壮观。现在开放的部分,尚不及整座大院的四分之一,都说“王家归来不看院”,此言不虚。我突然想起一篇关于它的游记题目来,“富过九代家族,堪比皇宫城堡”,据说北京地铁里一度全是王家大院的宣传广告。
走出大院,顺便去参观不远处的孝义祠和文庙。前者本是乾隆帝为旌表王梦鹏的孝行义举,而下旨为其修建孝义坊,嘉庆元年扩建为孝义祠。文庙虽然规模小,但建筑齐全,历史悠久,始建于元朝,历经了七百年风雨沧桑。最为抢眼的是庙门口的影壁,高大气派,叫双面镂空石雕,号称“天下第一壁”。
驱车再去平遥,黄昏时分从北门进入古城,举世闻名的平遥古城墙就在眼前了,在万家灯火的辉映下更显得气势恢宏,如同一个历尽沧桑的老人,正襟危坐,默默注视着纷扰尘世。我拍一拍古朴斑驳的青砖,啪啪啪,分明是历史隧道里传出来的悠长的回声。
平遥古城之繁华热闹,令我们大开眼界,叹为观止。脚下是宽阔的青石板大街,两侧是密密匝匝的店铺,灯红酒绿,琳琅满目,饭店、古玩、副食、风味小吃、乐器行,酒吧、咖啡馆等等,应有尽有,令人眼花缭乱。
街上人潮涌动,熙熙攘攘,不少金发碧眼的外国人也慕名而来,畅游古城夜市。据说平遥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古城之一,徜徉在古城老街上,眼前这些影视剧里才能看到的票号、镖局、当铺、道观、县衙署,瞬间让人产生错觉,恍若穿越到了数百年的清朝,小巷里民居也是青砖灰瓦,古色古香。我们在西大街看见了中国现代银行的鼻祖日升昌票号,诞生于1823年道光年间。南大街被誉为当年中国的华尔街,如今是古城最繁华的地方,我还见到了标志性建筑,历史教科书上出现过的古市楼,只可惜晚上这些代表性景点都关门歇业,更无法欣赏到摄人魂魄的情景剧《又见平遥》了。
次日一早,我们去榆次市东阳镇车辋村,游览常家庄园,路过名满天下的乔家大院,透过车窗,我向路边那座气势恢宏的牌楼行个注目礼,记得还是1990年去过乔家大院,时隔多年,印象模糊了。
跨过石拱桥,穿过堡门,眼前是一条十几米宽的青石板大街,街南是各种商铺,街北就是宅院建筑区了,临街一字排开,从常氏宗祠开始,我们逐一观赏九座深宅大院和石芸轩书院,与王家大院相比,常家显然更大气一些,宅院宽敞豁亮,楼阁高大气派,无怪乎称其为“庄园”———看那静园里假山池沼、亭台楼阁、奇花异草一应俱全,令人叫绝,堪比皇家园林了。而且这里文化气息更浓厚一些,常氏家族不仅是商业世家,出仕为官者也大有人在,常家是典型的儒商之家,将儒文化融入到商贾之中,为经商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也许这正是常氏家族历经数百年久盛不衰的秘诀吧,据考证,从八世到十六世,常氏考取从进士到秀才者多达146人,其中进士1人,举人10人。
常家庄园始建于明末,八世常威外出经商致富,为常家发展打下了基础,九世常万圮、常万达更是如日中天,跻身于巨商大贾之列,1768年,兄弟俩分家析产,哥哥由南向北建起一条“西街”,弟弟在村北购置土地建起一条“后街”,此后百余年,常家不停扩建,形成两大宅院建筑群,故有谚语曰:乔家一个院,常家两条街。常氏宅院的建设规模在当时的晋商大院中首屈一指。
1948年,晋中战役打响,常家庄园不可避免受到一定破坏,解放后,大部分宅院分给贫苦农民居住,有20多个院落划归省民政厅作为残废军人疗养院使用。从文革初“破四旧”到80年代初,常家许多宅院惨遭破坏,本世纪初,榆次市政府抢救性的予以修复,“修旧如旧”,目前所开放的仅为原庄园的半条街而已。
临行时,我问工作人员为何游客寥寥,他笑道:常家庄园宣传力度还不够大吧,他说乔家大院“秀气”,王家大院“霸气”,常家大院“大气”,还以不无自豪的口吻说:看过我们常家庄园,所有的晋商大院你就不用去了。不过在我看来,乔家是小家碧玉,王家是大家闺秀,常家可谓是金枝玉叶,各有千秋,各有其妙。
时间有限,马不停蹄赶往最后一站太谷,之所以选择孔祥熙宅院而舍弃了曹家大院(又名三多堂),自然是冲着民国风云人物孔祥熙的名气来的。
没想到孔祥熙老宅坐落在太谷县一个僻静小巷里,如果说王家是大院组成的城堡,而孔宅可真是一家人生活起居的大院了,相比之下面积小的多,而且略显得有些破旧,像个落魄文人一样,不像王家、常家精心修复过的,返老还童,精气神十足。
不到一个小时,我将孔宅转了一圈,感觉还值得一游,它本是太谷土绅孟广誉的老宅,始建于乾隆年间,1930年,被时任民国工商部长、实业部长的孔祥熙购得,是目前太谷县保存最大最完整的一座清代宅院,现存正院、厨房院、书房院、戏台院、西花园及部分残损的东花园,不过孔宅也颇有吸引人的看点:一有历代货币陈列室,均为实物,内容丰富。二有孔祥熙生平展,多是弥足珍贵的老照片,还有蒋介石客居展,这更博人眼球了,1934年蒋介石携宋美龄曾莅临于此客居数日。
这样一座集北方民居和南风园林为一体的豪宅大院,历经二百余年风风雨雨,留存至今,实属不易,1948年邓小平曾光临到此地并特别叮咛:这样的文物古迹一定要妥善保管。
西方学者曾把晋商同犹太人相媲美,晋中是晋商之故里,山西商人纵横商界600余年,曾经创造过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几乎所有的晋商在发迹后,都不惜千金大兴土木,一座座深宅大院拔地而起,成为清代民俗风情的一道靓丽的风景。时过境迁,如今晋商早已繁华落幕,风光不再,遗留下来的是近乎神话般的经商传奇和一些保存尚好的宅院,每一座大院,都见证了一个家族崛起与沉沦,诉说着一代晋商曾经的荣耀与辉煌,也是我们山西人曾经的荣光与自豪。
小说编审:张 辉 微信号:zhanghui750525 诗歌编审:姚 哲 微信号:8913480散文编审:杨志强 微信号:yzq13734283479图文编审:姚普俊 微信号: yqwyzfq
发刊制作:师郑娟 微信号:szj872668752小说投稿:3295584939@qq.com散文投稿:3118633192@qq.com诗歌投稿:347468290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