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次给孩子发出指令时请这么说 效果不一样

来吃饭了!…………

赶紧写作业!…………

快起床!…………

一遍又一遍重复,嗓门也不得不一次比一次大,可是你看到的孩子似乎是个聋子,根本没有执行你的指令,你好像是在对空气说话,这时你的心中不由自主就恼火了,可是除了提高音量外,你似乎只能增加暴力来让孩子执行你的指令,但此刻孩子因为你的暴力不得不从他的世界回到当下,ADHD不能迅速转换场景,就会造成情绪大爆发。此刻我们家长也在愤怒情绪中,“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


对于孩子来说,上一个场景他是正在看一个有趣的动画片,也许是正从睡梦中醒来无精打采,你的指令是写作业和穿衣服,孩子拖延执行这个指令不是注意力问题造成听觉失灵而是不能迅速进行情景转移,ADHD自私的一个表现就是享受自我感觉,他觉得此刻动画片好看,饿不饿,饭菜是否会凉,吃完饭还有作业要写,这些都不会去考虑,只享受他的此刻快乐,没有时间概念,没有计划也是ADHD的特征,我们希望通过发出一个简单的指令就让他们立刻行动在大多数时候都没效果。那么当我们在向孩子发出指令时该怎么做才更有效果呢?

入境,再带他出境。家长在发出指令前先进入他的情境,哪怕你再心急也要先让自己的情绪冷静下来,坐到他的身边和他一起看动画片,“这个卡通兔好可爱,叫什么呀?”一般这时孩子会回答你,恰巧出现的情节是兔子在吃东西,你就问孩子你现在是不是也饿了啊,妈妈今天给你做的菜比这个小兔子吃的要好吃多了,你要不要尝一尝?那我们也吃饭吧!这个简单的关联,让孩子从一个情境转换到现实,毕竟到了吃饭时间,生理上是需要的,你的引导引起他的好奇心,ADHD的好奇也是天生的,这个指令不再是强迫的,孩子的接受也就容易多了。

对待ADHD孩子,不要简单发出指令,家长们多动脑筋,想办法走进孩子的心境,他才能更听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