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歌曲之祖——《陶唐歌》赏析
这是一首4000多年前帝尧陶唐氏时代的民歌,故称《陶唐歌》。清·徐夔 《苦热》诗有曰:“安得白雨洒秋令,击壤一和陶唐歌。”
另据晋皇甫谧的《帝王世纪》记载:“帝尧之世,天下大和,百姓无事。有八九十老人,击壤而歌。”又称《击壤歌》。尧帝时代,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一位八九十岁的老人,一边悠闲地玩着“击壤”的游戏,一边唱出了这首歌: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击壤歌》
先秦佚名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帝力于我何有哉!
试翻译如下:
太阳升起就下地,太阳落山便休息。
挖一眼井有水喝,耕耘劳作有饭吃。
帝王权力谁羡慕?百姓日子无忧虑!
注释
1. 击壤,一种很古老的游戏。壤:宋李昉等编著的《太平广记》中魏邯郸淳《艺经》记载:“壤,以木为之,前广后锐,长尺四,阔三寸,其形如履。将戏,先侧一壤于地,遥于三、四十步,以手中壤敲之,中者为上……古老戏也。”
2. 帝力句:另有一说为“帝何德与我哉”。好日子非帝王恩赐,乃是百姓自食其力。
赏析
这首民谣描绘的是在上古帝尧陶唐氏时代的太平盛世,人们遵循天道,早出晚归,作息有序,自给自足、衣食无忧的生活。它反映了农耕文化的显著特点,歌颂了劳动人民自食其力的生活态度和对没有暴政﹑没有王税的理想社会的追求与向往。
无论“帝力于我何有哉!”还是“帝何德与我哉”,上古时代的民歌却能产生赞颂劳动,藐视“帝力”或“天命”的主题思想,令人惊叹!渊明显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桃花源”式理想社会,定是深受了它的启迪!
老子“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思想也应受到了它的影响。
《击壤歌》语言朴实,叙事简练,开头四句排比,层叠推进,语势充沛,浑然天成,难怪能够流传千古!结尾议论宏发,藐视王权或天命,生动表现出歌谣作者的傲骨精神!
《击壤歌》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中国歌曲之祖。清人沈德潜《古诗源》注释说:“帝尧以前,近于荒渺。虽有《皇娥》、《白帝》二歌,系王嘉伪撰,其事近诬。故以《击壤歌》为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