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热火VS爵士评述分析:练兵场次,发现惊喜
比赛过程
热火这边巴特勒和阿德巴约缺阵,他们在首节长达6分钟内只得到4分,戈贝尔统治篮下,他在前半节得到11分,帮助爵士迅速取得领先。奥利尼克、克劳德投进4记三分,前者单节贡献8分,帮助热火首节追至25-28。
第二节奥利尼克继续强势表现,他包办球队6分,所罗门-希尔命中远投,热火完成反超!戈贝尔空接扣篮,米切尔三分,克拉克森三罚全中、戈贝尔频繁轰炸篮筐,他在上半场得到17分。但纳恩、希罗帮助热火紧咬比分,德里克-琼斯打进压哨球,上半场热火追至47平。
第三节邓肯-罗宾逊上来就中三分,琼斯空接扣篮,热火领先5分。康利三分、抛投,他迅速得到11分。米切尔远投,助攻戈贝尔空接,爵士68-56领先12分。但最后3分钟又是奥利尼克救主,热火打出10-0收尾,三节战罢73-75落后。
第四节克劳德命中三分,奥利尼克2+1,热火79-77反超。关键时刻尼昂和克拉克森命中4记三分,前者包办3记远投。奥利尼克再次发威,希尔也投进三分,热火又一次反超。最后1分36秒,新秀米耶-奥尼投进关键三分,莱特-福尔曼上篮得手,爵士101-97领先。热火则连丢三分惜败。
技术统计
比赛集锦
复述
首节比赛开始后,热火在防守端无法限制戈贝尔,就此落后;而在进攻端,球队遭遇了对手极强的扩大防守,目的很简单:极限压缩热火投手群的出手空间(希罗几个月来的第一个三分进球更多的是依靠个人能力强行得分)。而他们敢这么做,也是有原因的:在没有巴特勒和阿德巴约的持球突破的情况下,热火很难攻入对手的腹地,从而形成内外联动(面对托尼布拉德利,我们的球员依然举步为限)。不客气地说,首节比赛就像是两个醉汉在烂泥堆里摔跤,没有流畅性可言,让人看的昏昏欲睡。
老将们在次节比赛开始后慢慢发力,比赛就此进入相持阶段。奥利尼克开始利用脚步与速度优势从戈贝尔身上取分,同时也在消耗法国巨人的体力;有了奥妞的开火,爵士不能再极限扩防,热火其他人的进球也接踵而至。当然,米切尔-戈贝尔的双人组依然在用挡拆进攻在为爵士创造一个又一个机会,然后热火果断改变防守策略:放弃夹击戈贝尔,更多地人盯人和局部联防。收到效果,热火在付出让戈贝尔予取予求的代价下拉开了自己的阵容空间,半场时将比分追平。
下半场开始后,热火队经历了本场比赛最重要的一次改变:利用戈贝尔“慢”的缺点,赌他很难无限补防,让本方球员开始多持球渗透,同时加大无球队员的空切比例,在爵士的罚球线以内区域拿分;防守时,伦纳德不再执着与戈贝尔正面对抗,而是及时卡位,绕前阻击法国人--在放弃补防对手可能的空切机会的情况下(爵士也确实没这么打),最大程度地堵上了内线防守漏洞。这一节的后半段,希罗表现非常抢眼。热火的手递手--空切策略非常有效,也有力地为外线投篮释放了空间,最大受益人毫无疑问是深谙此道的奥利尼克。
手感极烫的奥利尼克一发不可收拾,空切、持球突破、外拆投篮--进入节奏的他似乎不可阻挡。爵士队也做出了反击:利用热火防守端分工不明确的问题,接连在外线开火。热火继续执行本队的策略,双方进入了焦灼状态。
最后一攻的选择在很多人看来有问题:为什么放弃空篮不上,而选择回传赌三分?
我的理解是:这是斯波的决定。不打加时,在常规时间内解决比赛,避免球员劳损受伤。
红黑榜
红榜
奥利尼克:在经历了上一场比赛的磕磕绊绊后,奥妞找回了自己的比赛节奏。诚然,他在防守端依然只能“看天收”,但在进攻端的丝滑手感,就是个人能力的最好体现--没错,就是丝滑。我们都知道,加拿大人有一手漂亮的策应功夫。但是,在没有以个人得分为基础的情况下,“策”而不“攻”,终究太过鸡肋。而本战,奥利尼克成功地在策和攻之间把握好平衡,也就有了十分出色的表现。
希罗:同样从上一场低迷状态中强势反弹的球员。五中一的三分虽然效率偏低,但面对压迫时的接球三分,让我们无须过于担心他的外线手感。同时,因为爵士内线的转身和协防非常慢,给了小伙多次突破取分的机会--而他也做的很好。除了无法防守空中配合的天然缺陷,他的一对一防守还算合格。
克劳德:克劳德和奥利尼克早在绿军时期就搭档过,事实证明,他们确实相辅相成。除了一如既往的妙传外,本场比赛,在奥妞强势开局的带动下,克劳德的出手空间也更加充裕。
希尔:在全队开始不断穿插跑动的情况下,另一种节奏的希尔俨然一道风景,除了把握住一定量的投篮外,本场希尔展现了他打时间差的能力--这让人联想到在马刺效力时的“时空领主”凯尔安德森。
琼斯:在内切得分的节奏下,扣篮王游刃有余,积极地像把军刀,插入爵士腹地,而且明显打得开心,贡献了一次扣飞。他传球也很稳妥。总之,一个可以持球的琼斯,注定是对手的一大威胁。
黑榜
伦纳德:昨天发动态说要“拼尽全力保护队友”的大锤,今天在戈贝尔身上吃到大亏。正面对抗完全落下风,被对手的二次进攻羞辱;自己赖以生存的外线投篮,也因为爵士的外扩策略而失去准头。
爪机:不得不承认,34岁的德拉季奇确实有老态。过去,我虽然不喜欢他在篮下“兜兜转转”的打法(实际上他也不喜欢阵地战),但是一手时不时出现的内线小勾手会让对手很忌惮。现在,魔球打法下,他一旦被限制住投篮空间,就很难发挥出色,本场就是出手。不过,一次对抗后的出手投篮还能让他旱涝保收,传球也很见功力。
一哥:在上一场自由奔跑后,伊戈达拉也出现了疲态。虽然他在呼叫球队防守方面发挥了作用,但在“3D球员”这个考评标准下,投篮不准、失误不少的问题确实减分。
不红不黑榜
纳恩:回归首战,纳恩在18分钟的出场时间7投2中,并不合格;但是,考虑到他作为突击手,给球队带来的巨大推动作用,还是功过相抵的。
邓罗:被对手死死盯住,邓罗无法打出高效的个人进攻。好在他其他方面有帮助到球队:争抢篮板,策动了几次进攻,用自己的投篮能力迫使对手放他助攻。邓罗更加全能,对热火征战季后赛大有裨益。
文森特:没有太多亮点,个人特点很鲜明。最后时刻扑防下对手投篮,值得称赞;没有上篮而选择了回传,稍显遗憾。
席尔瓦、亚历山大:机会不多,不评价。
总评:
1.聊一聊纳恩的作用。比赛刚开始时,双方摆开阵型,我抓你的失误反击,你抓我的内线猛打。在球场空间极窄的情况下,这对热火非常不利。在这种情况下,纳恩开始持球冲击--虽然吃到了戈贝尔的大帽,但还是成功打破了爵士在三分线上的封锁。再说他对奥利尼克的影响:上一场中,奥利尼克背身策应,几个投手很难根据他的传导球得分,最后他也陷入被动;本场比赛,加拿大人照例背身拿球,然后纳恩从侧翼杀出,接传球上篮取分--问题迎刃而解。有了足量的突破手,奥利尼克攻和传切换自如。这就是纳恩回归带来的最大改变:让对手不得不考虑收缩防守。
2.这场比赛,热火的众多传球与空切是大胆且让人欣喜的。队员们的拿球能力确实有了不错的提升,而多一些这样的配合,则可以让对手在季后赛中全力围剿“双巴”时,防不胜防。
3.值得注意的是,因为缺少高质量掩护者,爵士并未进行太多挡拆配合,但是,在有限的次数里,爵士依然抓住了不少机会得分;退防时,队员对防守责任的认定还有待磨合,经常出现一名防守人没到位、其他人已经离开防守位置的情况。
个人观感:
对上移动性不佳的内线时,确实可以让奥利尼克砍分,但季后赛应该没这么轻松的事情;
季后赛轮换10个人差不多了,多了反而可能打乱节奏;
热火确实需要肉盾内线,虽然现在看来莱利还是准备打全攻全守牌,觉得肉盾不足以拉开空间。
本期评述到此结束,欢迎留言评论,点赞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