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奎巷里的百年老宅蝶变新生

近日,十五奎巷47号民居建筑修缮工程通过了验收,这座藏在吴山脚下的百年老宅焕然新生。一座老房子,一个不同寻常的杭州故事,为此杭州明珠新闻频道《明珠新闻》《阿六头说新闻》栏目以及杭州之家新媒体平台都作了专题报道。

《明珠新闻》报道视频▲
READING
【明珠新闻】采写报道:
十五奎巷47号,建于20世纪初。是一座二进式砖木结构建筑,坡屋顶,有老虎窗,这是它原来的样子。2005年7月,十五奎巷47号被列为杭州市第二批历史建筑,如今这处老房子,在加入了创意理念后,有了新面貌。

去年,房子的主人,找到了在做民宿生意的夫妻俩。经过装修和筹备,老建筑变了样,成了一处民宿。两层小楼各有一间客房,对外营业采用两间整租的方式。

十五奎巷47号民宿老板小新说:“外婆有个心愿,希望她以前的房子可以充满一些生机,不要一直当做一个仓库使用。我喜欢它比较自然,比较舒服,可以看到那边是吴山,这边推出窗是老的瓦片,我觉得很有意思。”

文勤 摄

维修前
维修后
一楼客厅
维修前
维修后
一楼卧室

小新的妻子美君说,房屋装修花了10多万,日系简约风格,房子本身雕刻着图案的牛腿,雕花的窗户和门,都原样没动。房间里的布置也花了很多心思,比如从吴山上捡的树枝,房间里一摆,就是一景。网上淘来的小物件,也有小故事。比如说这个钟,其实是船上使用的钟,还有这个凳子,是我从闲鱼上淘的,它是印尼进口的凳子,我觉得它的形状有个弧形很好看,我就把它收下了。

维修前
维修后
二楼客厅
维修前
维修后
二楼客厅
维修前
维修后
二楼卧室

不过,历史建筑的保护性修缮和活化利用,都要经过审批,修缮完工后还要再验收。今天,这处传统民居形式的历史建筑验收达标。

杭州市文物遗产与历史建筑保护中心科员任黎告诉记者:历史建筑的保护性修缮要求第一点是最大程度地修复和保存外立面的完整,第二点是内部的主体构架和主体布局不能动,第三点就是特色构件保留,与目前做使用的风格融为一体。

十五奎巷47号建筑
十五奎巷47号建筑是两层两进的格局,占地面积约13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数百平方米。房子上雕刻着图案的牛腿,还有实木制作的楼梯,这些都让十五奎巷47号建筑跟周围的民居相比更像一个“大家闺秀”,或者说是“家底殷实”。
院子里,整体建筑面向东南,背靠吴山,整体布局呈“工”字形。该建筑约建于1911年,虽历经近百年风雨,但建筑整体结构仍保存相对较好,一些细部的构件虽有部分损坏,三原貌还清晰可辨,例如木楼梯、旧门闩,布满青苔的石阶等。沿着光线黯淡的通道走在47号院内,再抬头看看从天井洒下的阳光照在发黄的木楼梯上,什么是岁月的痕迹,什么是时间的轨迹,这些原本抽象的名字顿时变得具体起来。
视频文稿鸣谢:明珠新闻
图片摄影鸣谢:文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