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於人”,今天的很多人都将其理解错了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再传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周游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於人。”
——《孟子·滕文公章句上》
孟子的这句话一度影响了后人的价值观,哪怕在今天,仍有不少家长将此语作为教育孩子的名言。
实际上,这句话是孟子用于区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地位的,绝不是针对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与之配套而生的,是模仿周制的一套森严的等级制度,也就是天子——诸侯——士大夫——庶民。
除此之外,孟子还主张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像父母与子女一样,希望统治者能够像父母一样体察臣民,而臣民应像子女一样尊敬并爱戴统治者。在孟子的认知中,这就是最和谐、最理想的政治环境,是为“仁政”。
倘若,统治者能够以这种态度治理国家,自然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爱戴和拥护;
倘若,统治者反其道而行,对自己的臣民实行暴政,那么臣民将会从子女变成独夫民贼,成为颠覆政权的隐患。
当然,仁政的概念是比较笼统的,若将其细化,那么,仁政包含的具体内容将十分宽泛,涵盖了政治、经济、教育等诸多方面。
孟子云:
“夫仁政,必自经界始。”
这里面的“经界”,说的就是并田制度。简单而言,就是让一家一户拥有百亩的固定田产,用以自耕自足。孟子认为“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只要老百姓拥有固定资产(恒产),他们就不会产生僭越法度的想法。
在人民的物质生活得到保障的基础上,统治者兴建学校,对子民进行教化,劝导老百姓向善。这就能在社会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使“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因此,孟子认为仁政才是统治者治国的根本,也是人心所向的基础所在。
所谓“仁者无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很多朋友将孟子主张的“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与墨家思想归为一谈,笔者认为这里存在一定谬误。“不忍人之心”的确是一种同情悲悯的心态,但这种同情心却并非墨家的“兼爱”,与“兼爱”有本质上的区别。“不忍人之心”是一种近乎血缘的感情,而不是博爱。所谓“仁政”,其实,就是统治者以“不忍人之心”对百姓进行教化的体现。
孟子的“仁”与其他大儒亦有不同。在孟子看来,“仁”其实就是人心。
那么,“仁”的标准又有哪些呢?
结合《孟子》来看,“仁”的标准总共有五点:
一是亲民。
孟子一生无数次提到君王要“与民同乐”或“与百姓同之”。只有亲民,才能体察到民间疾苦,才能制定符合民情的良政。
二是用贤。
正所谓“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只有任用贤良,才能让自己的政治主张正确地传达到地方,也能让仁的风气上行下效,播撒到国家的各个角落。
三是尊人。
孟子是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民本君轻”观念的思想家,孟子主张在一定范围中协调统治者与百姓之间的关系。简单来说,就是在保持原有阶级的基础上,统治者应给予底层人民更多的重视。
四是同情。
这一点前文中我们已经提到了,孟子主张统治者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方式来治理百姓。孟子认为只有向劳苦大众施恩,才能得到底层人民的拥护。让每个百姓都安居乐业,自然没人站出来反对王朝正统,进而“无敌于天下”。这里的无敌,并非战无不胜,而是不树敌。
五是杀无道成仁。
在孟子看来,杀无道成仁是最大的仁。这里的无道概念比较宽,上到贪官污吏,下至奸佞小人,一切残民的分子都可以被定性为“无道”。只有对这些残民之人进行制裁和谴责,才能让社会走上一条“保民而王”的康庄大道。
当然,任何时代的思想,都应符合社会情况。
孟子之仁政,在东周时期无疑是不适用的。众所周知,孔孟思想是建立在礼法的基础上的,在礼教废弛的东周时期,孟子的仁政思维没有立足之本,所以很难得到统治者的支持。而随着汉代以后,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孔孟的思想逐渐成为主流。
孟子不愧是有远见卓识的儒圣,他的一系列认证思想直接影响了未来千百年。几乎每个开国皇帝,都会用到孟子之仁政,以此来调和建国初期的阶级矛盾。
参考资料:

【《孟子·滕文公章句上》、《左传襄公九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