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小——《青的守望》散文推荐
小 小
我的童年是在农村度过的,其间只有过一次短暂的城市经历。而正是因为那段经历,我认识了小小。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父亲已经来济南工作,而我和母亲则还在河北老家。
那年春节后,当父亲的探亲假结束时,母亲和不满五岁的我也一道来济南,准备住上一段时间。记得当天一早,我们先乘汽车后又换乘火车,在午后时分到达父亲的居所,那是一处位于大明湖东岸的大院。与其说是大院,倒不如说是一个庞大的办公兼居住区。这里有好几座办公楼,分属于几个单位,还有很多座楼房和平房宿舍,有一条小河与院外的大明湖相通,而河边则是一片垂柳林。记忆里院中还有一座很高的长满蒿草的土山,那其实是一处防空洞,登上它便可以瞭望一墙之隔的大明湖全景。所有这些,将整个大院分割成约四、五个较小的院落。
应该是在第二天,我便认识了小小,一个约比我小半岁的男孩儿,他和奶奶就住在我们斜对面的平房里。
关于与小小第一次玩耍的记忆,是在我们所住宿舍的后面,那里有一条与大明湖相通的小河,河北侧有一个石灰池。那天,小小拉着我,跟随一群大孩子们围在石灰池边,向里面投掷石子儿玩。池中已经熟化的石灰膏表面很是洁白平整,被我们打出一个个小坑来,但看上去还像是很硬的样子,于是我便想下去看看。结果,身子趴在池沿上还没完全下去,一只脚已经陷进里面。几个孩子七手八脚把我拽上来,可棉鞋却留在石灰里了。小小陪着已经吓哭的我回家,一群孩子们跟在后面,拿根儿树枝挑着那只被捞上来,沾满了白色灰膏的鞋子。现在想来,那“支”举着一只鞋子,浩浩荡荡的队伍应该很“壮观”吧!
夜晚是孩子们“疯狂”的时节,我和小小当然也不例外。记忆里,每当吃完晚饭,夜幕刚刚降临之际,便会有成群的蝙蝠飞来院子上空。蝙蝠有追逐空中活动物体的习性,于是我们就抛掷小石子来引诱它们,大家玩得不亦乐乎。等天色完全黑下来的时候,小小就又成了我们所羡慕的对象,因为他有一只孩子手掌大小的玩具手电,这让伙伴们十分眼馋,大家都跟在后面希冀能一起“分享”一下。印象最深的,是小小的一个“不太好的”习惯——他时常会把那只手电发光的前端含进嘴里,每当这时候,他的两腮就俨然成了个红红的小灯笼。
慢慢地我知道,这里其实是小小奶奶的家,他的父母大概由于工作原因,只有星期天才能到这里来。而小小的爷爷也住在别处,隔段时间才能来一次,但每次来时都带来好吃好玩的东西,还骑车带小小出去玩。记得那是一位长着白胡茬的老人,总是笑呵呵的。小小无疑是整个家庭的中心人物,我常常羡慕他所得到的宠爱。
在平素更多的时间里,是我和小小两个一起玩儿。
小小是个热心而认真的孩子。那时候粮食缺乏,农村自然尤甚,我很小时就养成了一种执拗的性格,那就是绝不吃别人家的东西。一次去小小家玩,正赶上他的奶奶做了白面蒸包,我顺口说了一句自己也很喜欢吃,没想到小小便非要我一起吃不可。没办法,只得“逃”回家去,而小小竟托了两个蒸包随后追来,在外面不停地用脚踢房门,我则在里面使劲顶住,母亲还以为我们打架了呢!后来实在没办法,只好由母亲收下。
现在还能够清晰记得,每当午饭后,我们常常在一座高大的古式建筑的前廊上,轮流骑小小的儿童三轮车。那时天气转热,大人们已经开始午休。午后的院子里很寂静,而我们却玩耍得热火朝天,甚至还会有些争执。于是,那座房子里的一位老人,便每每出来要我们安静些,但他的告诫甚至是呵斥当然不会有什么效用,我们喧闹依旧。
许多个上午,当大人们都去上班了,稍大一点的孩子们也都去学校或者幼儿园之后,整个大院里静悄悄的,我和小小便去院里的各处“巡游”。我们爬上高高的土山,坐在暗红色的防空洞铁质通气孔上,看大明湖的波光水色和轻泛湖面的小舟;去行道旁高大的法桐下捡拾枯落的球果,或者去垂柳林里折些枝条来拧作柳哨。记得我们常常一前一后排成“纵队”行进,学着电影里的样子,小小在前面喊:“开路!”,我则在后面跟着喊:“八路!”。其实那时候我还弄不懂“开路”和“八路”的区别,以为都是前进的意思。这个院落真的是太大了,以至于在我关于童年的记忆里,它就是一个世界,一个家乡所没有的世界。我感觉这里与家乡之间,有着一种天上人间般的巨大差别。
小小和我也曾闹过别扭,究竟是什么原因早已忘记,但一次当我们吵得谁都不服气的时候,小小便说要拿石子“砍”我。这大概是当地方言,“砍”就是“打”或“砸”的意思,而我的回敬就只有嘲笑他说话的错误。仅此而已,这当然不会影响到我们的友谊。
小小虽然比我小,但他却有着许多我所没有的东西:他的童车,他的许多个手枪玩具,他的作为一个城市孩子所具有的各种新奇想法,还有这个诺大的院落。印象中,我们在一起玩耍的日子是那样地漫长,可后来父母告诉我,那其实只有短短三个月。
三个月之后,我该离开了,回到乡下去。
不记得我们分别的情景是如何了,可小小却深深留在我的记忆里。当我和家乡的小伙伴们一起玩耍的时候,便每每自豪地给他们讲起我的小小。
到现在,我还能够清晰记得,在回到乡下以后曾做过的一个梦。梦中我带着家乡的小伙伴们,小库、小号,还有强子,去找小小。我们到了村子最南端的一条胡同,梦里的我认为那条胡同的尽头就连通着小小的家。那似乎是一个初夏的上午,一切都静悄悄的,阳光淡淡的,和煦宜人。我们在一处有着矮墙的院落外停下,轻轻推开那扇柴门……可是,梦醒了。
因为那个梦,幼小的我感受到了一种莫名的失落。
第二年,我上学了,便用歪歪扭扭的字体给小小写了一封信,夹在母亲给父亲的信中一并寄出,从此便盼望小小的回音。但是父亲来信了,却并没有提起小小。直到春节父亲回家来,当我问起的时候,父亲便对我,又像是对母亲感慨地说:小小虽然只比我小半岁,但毕竟还是小,他已经不记得我了。
小小已经把我忘记了。也许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因为在我眼里,他的那个世界比我乡下的世界要精彩得多。那时我虽然对于世事还不懂,但也觉得这应该顺理成章,更何况他还比我小呢!但他仍然是我的小小,他就那样一直在我的记忆里,伴着我长大。
虽然家乡与济南之间的几百里路并不算远,虽然后来我们全家也都搬来城里居住,但我与小小的再次会面,却是在十几年之后。那时我正在上大学,因为一个偶然的原因去了小小的家。于是我看到了一个全然陌生的小小:他很清瘦,戴着眼镜,很有礼貌,已经是个高中生了,听说学习也很优秀。小小的奶奶也健在,她已经很老了,但还能清楚地记得我,倒是老人家不断嗟叹这十几年简直就像瞬间一般。后来小小送我出来,我就又提起当年的事情,期冀他能有所记忆。但,他当真什么也不记得了。
那个曾经真实的小小,那个我曾在梦里万般找寻的小小,那个一直在记忆中伴我长大的小小,就在那一刻,失落了。
2007.5.8-9 夜
2018年11月,作者诗文集《青的守望》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本书为作者自选诗歌、散文集,分为《寂寞思索》 《青春回看》 《尝试成熟》 《且吟且忆》四部分。共收录原创诗歌319首,散文及短篇小说64篇,为自1990-2017年间,作者创作作品的精选。
《青的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