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欢迎指导,期待赐稿,体裁不限。诉说灵魂情感,传播社会万象,品论人生得失,关注百姓喜乐,倡导原创,感谢转发分享。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赐稿邮箱:jstjtx@163.com。
“你妈和我同时落水先救谁?”“过年回谁家?”据说这是两大“世纪难题”?这不,都2020年了还是无解。再有10天,就是春节了。对于很多家庭来说,又要面临着在哪过年的问题。这虽然是一个老问题,但每一年都得去面临、去处理。每年到了这个时候,“过年回谁家”的话题,总会在舆论场泛起,撩动无数人的神经。有许多家庭为此不开心,还有年轻夫妻仅仅为了回谁家过年的事情闪婚闪离,更有甚者为此闹得不可开交出了人命,这无论如何都让人有些唏嘘不已。“过年回谁家”之所以成为问题,离不开三个背景:一是多年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条件下,造成了大量独生子女;二是社会大流动背景下,子女大多选择在外就业,流离一年的情感,到了春节迸发出来;三是社会进步带来的女性权益意识增强,女性不甘心“嫁鸡随鸡”,渴望能够在春节这几天尽尽孝心。三重因素叠加之下,给年轻人造成了困扰。不少年轻夫妻双方势均力敌,互不相让,进而引发“内战”,甚至酿成悲剧。不管怎样,“过年回谁家”背后,起支撑作用的仍是陈旧的思想观念。“回妻娘家过年会被笑话”——不难看出浓浓的“大男子主义”。男女双方应该是平等的,可在婚姻关系中男女又常常是不平等的——在和谐家庭中,往往是男性适当迁就女性。可男性一旦表现出大男子主义,不尊重女性及其家庭,那就基本意味着不会有协商,也很难协商得好。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团圆是过年过节最重要的事。现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为了发展选择在大城市工作,父母平时见不到孩子,希望能和孩子一起过年。心情可以理解,但“手心手背都是肉”,两边都是家。真正爱孩子,就要理解孩子,主动提醒孩子尊重对方父母。如果双方家庭都有“一家亲”的想法,那就很容易协商解决。可有些父母总想占据主导地位,而“过年回谁家”就是谁更有面子,当“过年回谁家”掺杂了太多外部因素,只能是不堪其累。新时代当有新思想,风俗也好,习惯也罢,都是可以改变的。“过年回谁家”不该是问题,只要夫妻双方能够平等协商、理性对待,相互理解与尊重,完全可以平衡好各方面关系。比如,如果条件允许,同时双方父母也同意,完全可以把双方父母接到小夫妻的家庭一起过年,或者是一方父母随夫妻到另外一方的父母家里过年,这样三家变一家,热闹又团圆,完全是两全其美;即便第一种方法操作起来有各种条件的限制,不便实现,那么就约定今年回女方家,明年回男方家,这样最公平公正,谁都无话可说。更重要的是,孝敬父母,不能只在过年时才表现,子女们应“常回家看看”,多关心父母的生活,多与父母交流,平时的孝道做到位了,就不在乎过年这几天,双方的父母也更能够理解,欢欢喜喜的春节才不失团圆的意义。
图片除署名外,其它均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出处“温馨微语二刊”
转发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