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相成就
本文导读:
真正人才的高明之处,在于能看到事业平台的多样性,懂得用自身的韧性灵活度屈从之、顺应之。
大清咸丰初年,秀才孙茂才生活窘迫,靠每天在山西贡院门口卖花生米勉强度日。虽然参加恩科考试没能考中,他却得以邂逅山西富商之子乔致庸,并与之成为朋友。后来,他得知好友因为长兄病亡临危受命接掌了家族生意,索性骑着毛驴主动投奔,为好友出力。
面对乔家深陷“高粱霸盘”困境、倾家荡产朝夕可至的危局,孙茂才机智过人才思敏捷的特质得以发挥到极致。他大胆献策,编造出朝廷即将对西北用兵,高粱随之身价倍增的假消息,使乔致庸稳住了阵脚,利用堆积如山的高粱做足文章回笼资金,打赢了商战。
随后,孙茂才又施展浑身解数,想出种种妙招,帮助东家化解难题打开局面。他既能帮助东家降服当地横行的匪帮,也能协助东家经营做大包头店铺的生意,既能想出打通茶叶商路的好办法,也能先人一步帮助东家料理各种商业琐事,打通各路人际关系。在他十余年来不遗余力的贡献下,乔家生意越做越大,他也被乔致庸看作军师,不可或缺的大功臣。
电视剧《乔家大院》剧照 来自网络
但是,在乔致庸大胆提出“汇通天下”想法,决心进入当时风险极大的票号业之际,两人的嫌隙也随之出现。孙茂才拼命劝阻东家,不要轻易去和官府做票号生意,更不要去触碰朝廷独霸金融权力的禁脔,但心高气傲的东家不听。孙茂才一气之下主动要求去照管乔家名下的茶山,不再替东家出谋划策。
在距离东家千里之遥的茶山上,当起大掌柜却郁郁不得志的孙茂才不知不觉发生着嬗变。在商业对手别有用心的游说下,他开始克扣茶农的工钱,不请示东家就私自出售茶叶给对手,甚至开始违背家规行规眠花宿柳寻欢作乐,他决心为自己谋福利,撇开东家为自己单飞。
终于,孙茂才等到了机会。乔致庸因为大胆开发票号业市场,为江南五省官府汇兑千万两级别的官银引起了朝廷的注意,不久就被冠以私通太平军的罪名投入大牢。孙茂才虽然赶到北京为营救东家多方奔走,但同时也在酝酿自己的计划。
电视剧《乔家大院》剧照 来自网络
待花费几百万两白银营救出东家之后,孙茂才突然发难,公开要求东家立即让贤,由自己这个多年的大功臣、头号军师来接掌家族生意。为了逼迫乔致庸妥协,他还事先说服乔家辈分最高的大嫂,一起向乔致庸施压。
但心思缜密的乔致庸识破了昔日好友智囊的花招,当众揭穿了他花言巧语诱骗大嫂上当、企图谋夺乔家家产的诡计。被扫地出门重归落魄的孙茂才绝望中走进竞争对手的大门,扬言可以凭才干替对方战胜乔家。不料,对手的一席话惊醒梦中人,让利令智昏者恼羞成怒的孙茂才彻底清醒。“你不过就是个卖花生米的穷秀才,是乔家的生意成就了你,而不是你成就了乔家!”
后来的孙茂才可谓尊严道德一路下滑,言行举止没了底线,通过走门路谋了一官半职,使出各种招数针对陷害乔致庸,可最终还是人算不如天算,自得其果客死他乡。
电视剧《乔家大院》剧照 来自网络
由此,电视剧《乔家大院》中军师孙茂才的人生际遇,算得上大起大落令人嗟叹。如果我们提炼下他与东家乔致庸相处中的心路历程,可以概括为:将遇良才开创辉煌——产生嫌隙心生异念——公然决裂打算单干——计划破产人财两空。须知这样的心路并非剧中孙茂才所独有,而是许多人才在事业发展中的普遍症候。有此症候,轻则错失机遇堕入下坡路,重则满盘皆输。
之所以会产生如此谬误,在我看来,就在于人会在花团锦簇中过分看重自己的才干,忽视关键的四个字:互相成就。展开来说,成就事业的根本原因,不是个人才高八斗卓尔不凡,而是遇到了契合的事业平台,实现了人与平台的相得益彰。人与事业平台之间,在于互相成就的,而不是孰轻孰重彼此拆台。
孙茂才固然聪明多智,但如果孙茂才没有遇到乔致庸,他的聪明才智就不会在商战上展示,只能被埋没;如果乔致庸不信任孙茂才,他的才智同样无法施展;再如果乔致庸身边的人不尊重孙茂才,处处加以刁难限制,他的才智也无法施展。有了这些假设,我们就不难看出事实,是乔致庸打造的事业平台为孙茂才奠定了基础,帮助他一展宏图,而不是孙茂才靠才智自救和救人。同样的事实是,经历磨难的乔致庸最终成长为晋商传奇,而孙茂才却半途而废。
个人理当自信自强,坚持信念一往无前,但个人的价值必须放诸社会环境中才能得以体现,必须在特定的事业平台上才能展示。这由人的社会性决定,也符合个体与整体之间的辩证法则。事业平台因特定使命而生,所以绝不会因人而定,屈从于某一个人的特质,总会具备复杂的多样性。真正人才的高明之处,在于能看到事业平台的多样性,懂得用自身的韧性灵活度屈从之、顺应之。这其中的精髓,就是我们熟知的,认清形势、顺势而为。
自以为有才的人,往往心高气傲过度自信,表现在实际生活中就是不合群、与现实格格不入、怀才不遇、心怀愤懑,一遇到打击就改弦更张,一遇到责任就转嫁给别人。这种风格做派,遑论如今的互联网时代,就连孙茂才身处的大清年间也照样徒生波折,自找麻烦。
与孙茂才截然相反,懂得事业平台可贵,熟练驾驭事业平台创业的人,当属晚清名臣曾国藩。曾国藩年过半百,以二品京官、经学大师的身份回湖南老家创办团练对抗太平军。在这个文人带兵的全新平台上,他接二连三遭遇同僚疏远、不通兵事、接连战败的打击,几次三番上书“泣血哭告”,希望皇帝将他免职还乡,省得受这份苦楚。
但曾国藩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懂得顺势而为,懂得改变自己。既然同僚对自己不配合,那就换一副面孔和同僚打成一片,竭力争取多数人的支持响应;既然自己不通兵事老打败仗,那就洗心革面总结教训,演练出“结硬寨、打呆仗”的土办法笨办法和对手死命周旋。有了这番痛苦的自省,表现在《曾国藩家书》中的他,才永远给人一种宽容练达的姿态;人生后半段的他,才总是尽心尽力息事宁人、宽宏大量提携后辈。
所以我们都知道史书中称赞曾国藩为“中兴名臣”,但须知他在文人带兵、底定东南这个事业平台上实现“中兴”的前提,是首先进行了自我革新,首先“中兴”了自己,然后才和这个平台心意相通,最终如鱼得水。曾国藩一直强调自己“笨拙”,可这份笨拙也包含着大智慧:认清形势,理智客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事业平台不是为某个人特制的玩具,自然可遇不可求。个人与其眼高手低动辄嫌弃不满,不如自省自悟,客观审视平台的特性,锻造自己的韧性去适应它,做到顺势而为,然后,才会真正驾轻就熟,再然后,与事业平台携手前行,互相成就。
END
小编其人
小皮流流(另一网名:皮皮中尉):现为某主流媒体主任编辑,“天涯文学”签约作家,“360个人图书馆”原创达人;在本职中品味业务骨干的充实,在读书写作中聆听先哲的教诲,在陪伴妻子女儿的过程中体会最纯真的快乐。
历史推荐
每周一至周五晚20:00,咱们在“铭语铭言”不见不散。
关注公众号
鼓励支持小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