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种问题面面观(10.2)

菌种出问题的管理因素复杂,但技术所导致的问题往往更严重。
管理问题是多意外的,即因为管理程序的疏漏导致某些工作不到位,但技术问题提倡是自始至终潜在的,爆发起来就非常可怕,很可能是毁灭性的。
我们知道,北方一些地方(黄河流域)过春节后制棒,容易出问题,这里面的关键,就是包含了菌种因素。
凡是以窝口模式制作菌种的,无论硬件条件多好,其潜在问题都是比较多的,我们以发生在山西某地的香菇菌棒生产事例来说明一下。
这是一个老关系,老菌种贩卖者,老菌棒厂的基本面下的全军覆没故事,损失价值120万。最后诊断问题,来自菌种潜在污染,而这种潜在污染的爆发,首先就是萌发期间的温度、其次是潜在污染的比例。因为冬季生产用的菌种,杂菌常常可以因为低温生长速度不如香菇菌丝而被掩盖,窝口的孔洞里面就容易进入杂菌,随着气温回暖,杂菌生长速度快速上升,香菇菌丝优势尽失。
所以我们一再强调,常压灭菌和窝口模式制作菌种,是不良的技术模式。过去使用常压灭菌的办法是局限于条件,现在如果还继续使用这种办法,就是技术问题了,常压很难做到杀灭细菌特别是耐热细菌和嗜热细菌,不过嗜热细菌不会构成菌种质量问题。
但更为严重的事情是菌种生产的配方导致的问题,这是个看不见的隐患,由于使用高比例速效营养制作菌种,菌丝看起来洁白,但易老化,因此造成普遍的菌丝孱弱,这个问题在东北的黑木耳生产上比较严重,甚至有很大的普遍性。
菌种生产的附加技术是种源管理,今年河南就有一家较大的菌种厂家,因为菌种种源管理技术不过硬,造成跨数省的大规模菌棒受到热伤害。这种热伤害不同于烧棒,是因为菌种品性劣化,耐热性不够,导致伤损处被杂菌二度侵染。事情发生后,厂家也没有痛定思痛寻求技术支持,反而到处灭火否认,最后导致各地的受害农户群起索赔而被拒绝。虽然事情由于某些地方官员为了“稳定”而压制住了,但我估计下一个产季,它的销售就困难了。
无论什么东西,只要不是独家生产,必定在工艺上有所区别,但不论怎么区别,都必须符合基本的原理。可怜的是,食用菌菌种制作的基本原理很不完备,而一些显然属于无稽之谈的东西反倒非常之流行。所以,我们实际上深入一线了解一下现状,真正能够保证按照原理去实现生产的菌种企业并不多。
能不能按照正确的原理做有多重要,无法用数据表达,但由于理论薄弱导致谬种流传,是不争的事实。我们了解到这个事情和投资额度大小没有关系,和技术管理者的水平则有极大关系,但技术管理人的真实水平,与学历有关而不紧密,与社会地位头衔等也是有关而不紧密。
所以菌种企业的技术性问题的来由,与技术掌控者才是最有关系的。一个菌种企业技术掌控人,最大的问题往往不是学历经历,而是自我否认的勇气和胸怀。有人了解到别人的做法后的态度,就是一概否认,也并不管人家做法有没有优势。另一方面确实存在一些农民经验型做法,他无法给出解释,但很有用。这种东西,应该去挖掘,去寻求解释和科学证明,而不是靠否认就表示自己高人一等。事实上,凡是能够经常性否认自我的人,都往往技术(不含泛理论水平)水平不低,而那些固执己见的,自以为是的,独断专行的,不论学历多高,地位如何显赫,实际水平还真的很难恭维。
菌种问题还有一个特殊来源,就是把实验室做法带入生产。这个问题真的哭笑不得,因为实验室技术本身不是错误的,你很难说服人家做出改变。但到了生产领域,它就不实用了。原因非常简单,因为大规模生产的条件和细致程度,无论如何都做不到实验室那样掌控,这样就会极大增加生产过程中的变数。
存在这种问题的菌种企业,基本上在黄河流域及以北,这不是什么地域歧视,而是这一带的技术发展,是建立在原本基础不够好的基本面上,总体来说中国食用菌行业的原点在上海,早期三大所“上海、华中、三明”都在南方,南方技术底蕴深厚。北方现在被“南菇北移”口号冲昏了头脑,所以菌业技术北方的声音很大,但其实还是有点瓦釜雷鸣的味道。
菌种行业忌讳财大气粗,而近些年官方干预陡增,菌种企业也冒出来许多黑马,不过都是瘸马。凡是依靠“财大气粗”搞起来的菌种企业,我都不看好。这种企业,如果真的实行事故补偿制度,实行行业准出机制,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消失。
四川有个做羊肚菌菌种的企业,老板是个东北人,前年突然财大气粗了一把,结果是几乎倾家荡产,财散人伤。
有没有人注意到这个前车之鉴?

(待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