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六经病传经基础与规律
第4条: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第5条: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伤寒论》的这两条原文以经废弃了《内经》的逐日传经说,伤寒一日,太阳病发,脉证如一、无所改变的为不传经,如果出现颇欲吐的少阳证,或燥烦、脉数急的阳明证,则证明发生了传变。
若伤寒发生了两三天,但没出现新的阳明和少阳证,则为不传。
可以看出伤寒第一天有发生传变的,伤寒两三也有不传变的,所以只能观其脉证观察期传变与否,不能拘泥于日数。
那么,《伤寒论》中发生传变的原因和传变规律是什么?历代医家都做过很多的总结,其中近代中医学家时振声教授所做的总结最为合理,摘录其著作《时门医述》如下:
中医学家时振声
“由太阳转属阳明:有因汗吐下利小便,亡津液而热结在里所致(168、181、250条),有因汗出烦渴所致(26、110、220条),或是由太阳病直接发展而成(170、244条)。
由太阳转属少阳:多是太阳病逐渐发展,出现胸满胁痛而成(37、96、104、149、266条)。
由太阳转属太阴:有的是下后形成(163、279条),有的是太阳病汗后脾虚胀满(66条)。
由太阳转属少阴:或因汗多亡阳而恶寒(20、68、283条),或因下后脉微而恶寒(22条),或因汗后心阳不足(64条)、兼有水气上逆(65条),或汗后肾阳不足水气上逆(82条)。
由太阳转属厥阴:太阳病经过传变而为厥阴病,可以是寒厥(343条),也可有热厥(341条)。
由阳明转属少阳:热入血室有胸胁下满,《伤寒论》用小柴胡汤或刺期门,可以认为是邪在少阳,阳明病出现热入血室,亦可认为是阳明转属少阳(216条)。
由阳明转属太阳:阳明中风,胃气有权,能驱阳明之水与热,与汗共并而出。奄然发狂,汗出而解,似可看作阳明之湿热从太阳表解之例(192条)。也可以看作是太阳阳明并病。
由阳明转属太阴:见于胃中冷(191、194、226条),病人可有不能食或哕,或食谷欲呕(243条),实则阳明,虚则太阴,胃中虚寒,当属向太阴转化的过渡类型。
由阳明转属少阴:阳明病者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的猪苓汤证,是热在下焦,为转属少阴阴虚兼水热互结(223条),阳明病发汗多,若重发汗,亡其阳,则属阳明转属少阴阳虚之证(211条)。
由阳明转属厥阴:如热厥用白虎汤即是(350条)。
由少阳转属阳明:如少阳病发汗而谵语,此属胃(265条)即是。
由少阳转属太阴: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痛、手足温而渴,是少阳病小柴胡汤证(99条),如有身黄、小便难,仍是少阳,用小柴胡汤并无错误(98条),只是以后转属太阴,食谷者哕,故柴胡不中与也。
由少阳转属少阴、厥阴:《伤寒论》中无明确的条文。曹颖甫认为:“少阳之传,不入少阴,即入厥阴。所以入少阴者,则由手少阳三焦传入,三焦主水道,外散为汗,下泄为溺,皆恃相火之力排泄,相火日消,则有水藏不温,由是水藏固有之元阳,遏于寒水而不能外达,故有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之吴茱萸汤证。所以入厥阴者,则由足少阳胆经传入……胆火虚则其血不温,肝脾俱寒而生阳垂绝,故有脉微、手足厥冷而烦躁,灸厥阴而脉不还之死证。盖此二证,阳回则生,阳绝则死……本节无大热而躁烦,实为少阴、厥阴两证之渐,仲师以为阳去入阴,盖其始则为无大热,其继即有逆冷,厥冷之变……”曹氏根据少阳篇269条无大热及躁烦,指有传入少阴、厥阴之趋势,因为少阴阳虚,虚阳外越可以躁烦;厥阴寒厥,则更可真阳涣散而躁烦。
由太阴转属阳明:原太阴病,可因大便硬(187、384条)或大实痛(279条)转属阳明。
由太阴转属少阴:霍乱吐利原属太阴,吐利而亡阳脱液,用四逆加人参汤即是(385条)。
由太阴转属厥阴:如霍乱吐利后发生的寒厥(388、390条),即是转入少阴阳虚寒化的进一步发展而来。
由少阴转属阳明:可以从少阴三急下证来理解,因少阴阴虚热化,邪结则更进一步伤津,故用大承气汤急下之(320、321、322条)。实际上是阳明三急下的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成为少阴三急下证。
由少阴转属厥阴:少阴阳虚寒化进一步发展成寒厥(370、377条)。
由厥阴转属少阳:可以从“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379条)来理解。
由厥阴转属阳明:可以从热厥的热深厥深,厥应下之来理解(335条)。”
可以看出,六经之间的传变是多种多样的,其发生传变的原因时振声教授也做了非常合理的总结,摘录其著作《时门医述》如下:
“一是病人的体质不同,即使是患同一种急性热病,或者热化,或者寒化,其转归可能不完全相同。
二是病人原有的宿疾不同,虽然患同一种急性热病,其传变也可能不同。
三是病人如果同时合并其他疾病,与没有合并其他疾病的传变,可能又有所不同。
四是由于误治后发生的变证,与没有误治者,其转归显然有所差别。
五是由于自然界气候的变异所影响,虽然患同一种急性热病,临床表现及其发展也可能并不完全一样。
由于影响因素较多,所以造成的传变情况极为复杂,古人以“循经传”“越经传”“表里传”,还有所谓“直中”“合病”“并病”等来解释,说明在临床实践中并不是刻板地按六经顺序来传变,当然更不是如《素问·热论》日传一经了。”
综上所述,六经的传变有发生的基础、有发生规律,是动态的基础、动态的规律,不可拘泥于内经的逐日传经说。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