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谢无量的签名特征管窥其书风变化
本文从谢无量书法签名入手,从而研究探讨其个年龄阶段书法风格,视角新鲜独特,值得一读~
谈到20世纪的书家,不能不提谢无量。谢无量早年潜心于诗文和学问,引发孙中山的关注和赏识,之后,追随其革命,担任其机要秘书。抗战时期,辗转各地,终于在1940年寓居成都,靠鬻文卖字为生。技艺的成熟,加上学养的积累,令谢无量的书法意蕴高华,迥出时流。革命不成,却因生计而挥洒笔墨,无意间高踞书坛,在20世纪有两个典型的成功案例:一个是康有为,再有一个就是谢无量。成功的艺术,必然具备独特的风格。所谓风格,无非是技法和形态的表现特征。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的书法风格,应是任何书家的常态。只要署具年款的作品充足,便可分类归纳,并以此为参照,寻找到时间点相同或相近的无年款作品,从而形成变化又连贯的风格链条。大家熟知的文徵明、董其昌,以及弘一的书法作品,年款顺序较为完整,排列时序相对容易;沈周的书法,年款虽有断档,但依据前后变化的关联信息,多数的断档都可填充;相对而言,排列王蒙的作品时序较难,因为其存世作品仅24件,署有年款的才5件,但根据这些作品相互交叉的信息,判断无年款作品的前后时间,也并非难事。时序完整的各项风格链条,是检验其它新发现作品的最有效的样品系统。同样或相近的时间,若是单项的技法、形态差异太大,则值得存疑;若是多项不符,则可完全否定,只要方法科学、合理,即便否定名作,乃至推断无年款真迹的相关年份,也不足为奇。技法和形态,可涵盖整个作品,但关键处应在签名。正是根据不同的签名特征,上个世纪,王方宇先生完成了朱耷的作品分期,而李闻慧先生更是详实地归类出董其昌签名的变化轨迹。
纵观谢无量的书法特征,前后变化较大,稍加归纳分类,发现不同时期的作品,虽然年份衔接不是很完整,但主线基本清晰。当然,与其他名家一样,其签名的形态结构,在不同时期都会有微妙的变化。目前所知,谢无量书法最早的年款,署于42岁,仅书“无量”二字。“量”字由上“日”下“童”组合,虽然偶有连笔,但笔画交代完整。“无”字一撇起笔在上横居中,末笔竖弯钩,钩向朝内,底下最后一横拉长。另有一件写于42岁的扇面作品,也是“无量”款,或因是扇面小字,“无”字末笔打勾(图1)。
图1根据目前的资料,花甲之前,缺少署年作品的时间段有几个:43—47岁,49—51岁,53—54岁。而署年48岁的作品,至今仅知一件,签署“谢无量”,基本是在42岁基础上的微调。其“量”字基本不变,只是最后一横收短;“无”字的撇画起笔在第一笔橫画的右端,两者交叉在45度左右。尾笔的竖弯钩部微微往上斜,朝外出锋。与48岁相近的三字款,52岁、58岁和62岁也各发现一件(图2)。从布局看,48岁的字距基本均等。52岁之后,“谢”与“无量”拉开间距。从书写习惯看,“无”的末笔 ,在52岁写成斜挑钩,几件无署年的作品也是如此,不同于48岁、58岁和62岁的竖弯钩。“量”字的处理,48岁延续42岁的写法,“田”部完整交代, 52岁之后,则简化为两点。从图2“无量”的变化,大致可知:首先,从42岁至48岁,时间虽长,但因技法形态一脉相承,所以,介于两者之间的,都应属于这个阶段。其次,52岁之前三字款,即“无”的竖弯钩,“量”的中“田”字的写法,如果间距均匀,其时间应是靠前,而姓名间距拉开的则靠后。
图2最后,52岁时,“量”字保持原来的模样,“无”的末笔,从竖弯钩改为斜挑钩,但到了58岁,又回归竖弯钩,“量”的中间却变为两点(图2),三字款和二字款都是如此,问题是,时间跨度实在太长,这变化的时间点是否还能往前呢?笔者找到了谢无量的一件55岁的二字款,“无量”与上述58岁的书写习惯基本一致。这说明,这个样式至少在55岁便已出现。而55岁的二字款样式,延续至58岁。但若时间靠后,“量”字中间一横的倾斜度便会偏大,两点的距离也更宽(图3)。
图3笔者注意到,谢无量在58岁时,签名比较多样化,三字款和二字款同时存在。“无”字末笔,既有打勾,也有竖弯钩。“量”的“日”部,不再是一笔一划的楷法,多数以草法圈绕成“口”字形,或将“日”部末笔点在“口”底。同时简略“立”字上部,成为上下连缀的斜点(图4)。
图4、58岁签名多样化至此,谢无量签名形态的基本要素已经具备。“无”的末笔,竖弯钩还是挑钩,“量”字中间,写成“田”或是两点,“立”部是常规书写,或是简化为点,上部是“日”还是口,在其不同阶段的签名中,所有的变化,无非就是在这几个关键部件来回调整。谢无量在辛巳(1941年,58岁)年秋的签名样式(图4-3),从60岁开始相对稳定地沿用:“量”字的“立”部,简略成上下连缀的斜点,“田”则以左低右高的两点替代。“无”的末笔写成斜挑钩(图5),但这种变化按前后时间还略有不同:60-63岁期间,“无”字底部大多向外拓展,挑钩的角度不太稳定,大多大于90度,甚至带有竖弯钩的笔意;64岁之后,钩端稍微拉长,挑钩大致相当或略小于90度,钩划的最低处,基本与“量”字“日”部的右上角在一条垂直线上(图6)。从整体看,这个签名样式的“无”字都偏大,“量”字紧凑而瘦长,一直到73岁都还是如此。
图5
图6但从70岁开始,这个样式开始掺杂其它写法。如:癸巳(1953年,70岁)初冬的《“三峡二年”联》,“无”字写法仍是竖弯钩,而甲午(1954年,71岁)元旦完成的大中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署“谢无量”,“无”字虽然打勾,却又类似倾斜的竖弯钩。这两件作品的“量”基本没变。而乙未(1955年,72岁)正月的楷书《背临洛神赋十三行》,“量”字恢复至原来上“日”下“童”的写法,“无”的末笔写成竖弯钩(图7)。
图7通过进一步比对,我们发现70岁偶尔出现的“无”字竖弯钩写法,在73岁之后已然成为常态。但“量”字出现三种写法:1、延续之前“立”部的一点一横,“田”简化为两点的常态写法(图8)。2、“立”部笔画完整,“田”简化成两点,回到57岁的结构(图9)。但之前的两点较低。3、上“日”下“童”,完整交代笔画(图10)。
图8
图9
图10而更多73岁的作品,再次出现三字款,“无量”的结构保持上述58岁签名(图4-2)的特征。同是三字款,将62岁之前与73岁之后相比较,两者的大小和用笔都有所变化。前者要么相互紧凑,要么讲究疏密关系,但不管如何,行笔爽快。而后者字距疏朗,行笔迟涩,“谢”字较大,“无”字最小,“量”字拉长。从细节比对,前者“射”部下面两笔,多数平齐或右侧下垂,末笔上挑;后者则右侧略短,“寸”部钩向斜下方出锋(图11)。与此签名相似的作品,大多不署年款(图12)。
图11
图12从目前的资料看,73至75岁期间,既有二字款,也有三字款。这之后的三字款,直至78岁,“谢无”两字与73岁的样貌基本一致,但是“量”字的“田”又重回两点写法,“无”字末笔,有斜挑钩,也有竖弯钩(图13)。78岁之后,不曾见到有年款的作品。但从技法特征分析,那些行笔迟涩,呈现天真烂漫状态的作品,都是谢无量人生最后几年的作品(图14)。
图13
图14通过分析谢无量不同年份的签名特征,三个重要的时间转折点已然清晰,分别为:57岁,73岁,78岁。其时间点正好与谢无量的书风变化节点相吻合,而且,这竟然与他的人生际遇密切相关。基础期从谢无量的生活经历看,1937年抗战爆发后,谢无量开始逃亡,先往汉口,次年到香港,1940年先回重庆,再迁成都。期间颠沛流离,自然难以静心研习书法。所以,定居成都之前,其作品总是流露出一股躁动不安的情绪,缺少沉静之气,大多结构形态也不太合理,乃至涣散,签名同样存在这个现象(图15)。因此,庚辰(1940年,57岁)之前的作品,都应归入第一阶段的基础期。
图15
图16成熟期谢无量定居成都后,没有了原来报刊编辑或大学任教时的固定收入,不得不靠撰写联文、卖字为生。正是这种不间断的重复书写,解决了谢无量书法的技法问题。比对1940年(57岁)前后的作品,可知其中的差异的确明显(图16)。因此,58岁之后的签名,在势态上显得成熟,目前书界认可的谢无量书风(包括签名),基本上是从这个时期开始的,其58岁签名的多样化,便是书风逐步成熟的尝试。之后,谢无量进一步回归传统,在1946年(63岁)前后,以小字为主,仅在诗笺册页抄写自作诗词便达到十几本(图17)。至此,谢无量的技法愈发精微,字形也愈发自如,逐渐天真平淡,因此,在58岁之后的相当长时间,其签名样式相对稳定。
图17应该说,甲申年间的这批册页,对于谢无量晚年书法质感的提升,无疑是巨大的。因此,大约在古稀年,谢无量的书风完全成熟,技法、形态丰富多彩,签名样式也不拘一格,甚至出现“啬庵”的署款(图18)。
图181956年对于谢无量而言,意义重大。1月他赴京参加第二届全国政协会议,8月即应邀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晚年迁居北上,应是人生的大转折,殊不知,其书风随之变化,在9月份致刘孟伉的诗笺中,谢无量一改以往的率意,线条节奏缓慢,呈现迟涩、古拙和苍厚的美感(图19)。因此,73岁往前推至58岁的书法,可归为成熟期,是谢无量书法历程的第二阶段。
图19融合期出现《致刘孟伉诗笺》这类特殊的书风,并非孤例。目前所知,与此相近的作品留存不少,且大多带有年款。不管内容还是签名,字形偏小,线条较细,但质感却迟涩而拙厚,说明这一变化并非偶然,而是年龄、积累以及见识等多种因素综合产生。但是,谢无量并没有死守这条审美脉络,在73—78岁这一时段,谢无量线条质感在率真劲健与迟涩拙厚之间来回变换,并逐渐融合,形态脱去有意经营的痕迹,常现意外之趣(图20)。
图20书画家最忌讳的是风格成熟定型之后便一成不变,大家之所以成为大家,最重要的特质便是突破自我,衰年变法,不断地融合各种矛盾关系。需要提及的是,谢无量的作品大多不钤印鉴,至于原因,有多种解释,却都不能得到证实。但在72至76岁期间,挂轴作品大多钤印,这种现象,如果不是出现数量不菲的作品作为实证,的确未曾料到(图21)。
图21、谢无量印鉴原石绚烂期经过不断探索和融合,78岁之后的谢无量书法不计工拙,意趣天成,进入无意于佳乃佳的无我境界,所谓人书俱老,当指这个阶段(图22)。但这个时期的作品,原先一直深藏在北京故居,不曾出版,很多谢无量的研究学者和书法爱好者也未曾见到。
图22根据上述署年作品的前后脉络和风格分期,检验其它无年款的作品,很快便找到各自的时间点。令人意外的是,竟有多件作品误写了年款。《悲鸿写像题跋》立轴,款识“申甲”,从书风和签名看,应是甲申年的风格,只是顺序写反(图23)。
图23为六中先生所书《淮海集诗》横幅,题识“甲戌(1934)夏日”。按此年谢无量51岁,但这个年岁前后的签名,尚未出现此作的写法,并且,技法也远没有如此精熟。寻找与“甲戌”相关的年份,分别有甲申(1944年)、丙戌(1946年)和戊戌(1958年)。从局部的签名特征和整体的书法风貌,此作的时间都指向丙戌年,此时谢无量63岁(图24)。图24近期出现的文物公司旧藏扇面,正背两面的书风完全一致,且印色和包浆也显示为同时期的钤印,但是,年款却分别题识“己亥(1959年)”和“辛亥(1911年)”,如此精熟的作品,显然与辛亥年无关,那么,剩下的只能是己亥,这个判断,与该年的书风和签名特征完全符合(图25)。
图25或许很多人会质疑,谢无量是大学问家,怎么可能会写错年款。其实,写错年款或写错字的现象古人就经常有。明代中期,沈周、仇英有过,明末的董其昌更是屡屡出错。因此,我们没有必要将前贤完美化,越是大家,越有可能不拘小节。原载《中华书画家》2018/04END/////////袖懷雅物書藝公社嚴選、超高性價比//////////////////////////////////////////////////////////////////添加书艺公社小艺微信,拉您入群,获取更多资讯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