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组优秀文章荐读】张若男:让课堂从“已知”走向“未知”
让课堂从“已知”走向“未知”
中山市五桂山学校/张若男
学习是一件很有意思的活动,在常规化的思维界定之下,学习的目的就在于获得知识,即让人从“未知”走向“已知”,这是我们收获的过程。当概念翻转,从“已知”走向“未知”,我想这是对于课堂提出的更高的挑战。从“未知”到“已知”是一种正面传授的过程,我们将学生那些原本不懂的问题清晰化,并让他们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认知,最后达到一种“已知”的境界。这一过程是常态化的教学过程,在我们看来是理所应当的必然。那么,什么是“已知”到“未知”呢?依托道德与法治学科,我们设想一个教学场景:在讲授关于“共筑生命家园”一课的时候,当你提问我们应该如何做的时候,同学们纷纷从教材中找到了“标准答案”,在你的提问中大声作答。这时候的学生已经处于“已知”的状态,作为老师的你这时候应该如何打破“困境”呢?我想你一定很想让学生变得“未知”,因为只有当他未知的时候,课堂的活力才能够被调动起来。所以,从“已知”到“未知”才是对教学更高的挑战。“已知”课堂可能面临的情境有哪些呢?在思考中我们一一发现和解决。
其一,对于问题答案的“已知”。如上述情境展示的那样,学生已经在课本中寻找到了老师所提出问题的答案,在这样的情境中,老师的问题在学生的自我认知中已经成为“已知”答案的问题,那么其所产生的效能几乎是无效的。如何以此为过渡点,将“已知”转化为“未知”呢?只能在问题创设上进一步的改进和深挖。还以刚才的情境为例,学生已知应该如何“共筑生命家园”,那么问题扩展,让学生以本地实际为例,举例说明所在地区是如何实施这些措施的?这些措施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面临的困境?那么,学生脑海中的问号便会重新闪现,引发学生的持续思考,也避免了课堂的停滞状态,更深入的提升了学生的知识广度与深度。
其二,对于学科知识的“已知”。仍然以本学科为例,创设情境如下:今天,你准备为学生讲授关于“承担责任”的内容,在课堂之初,你以沈腾的小品“扶不扶”引入,让学生思考碰到老师摔倒要不要扶?在你的课堂预设中,同学们都是乐于助人的,然而在提问中同学们普遍回应“不敢扶”,因为在当前社会层出不穷的新闻影响之下,学生对于“责任感”已经有了明哲保身的“已知”认识。面对这样的情况,你应该怎么办呢?这也是我们在教学中经常碰到的问题,学生已经在头脑中形成了对于所学知识的“已知”态度,这些与教材内容相违背的意识是根深蒂固的,如果不能打破认识那么课堂教学将无法继续进行,即使勉强讲授学生也无法实现深度改变。这时候,将“已知”变为“未知”尤为重要。“已知”帮了人可能会被诬陷不敢帮助人,那么未知如何产生呢?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探讨的方式,分析当我们都选择了“不扶”,社会会是什么样?另外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在“扶”的过程中保护自己?通过探索新的思路,学生能够在掌握保护自身的基础上改变自己的错误概念,能够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第三,对于单一学科的“已知”。在我们老师的认知中,每一个学科知识讲授过程的结束即意味着学习的完成,而学生自己也认为自身已经实现了“已知”。然而,学科知识的广泛性和深刻性更提醒着我们要让学生进入更为扩展的学习空间之中。比如我们在学习“改革开放”这一节课内容的时候,我们可以为学生打开“未知”的大门,让学生不仅能够从道德与法治学科中习得改革的重要性和挑战,意识到改革开放的成就,也可以关联其他学科的知识,比如历史学科,了解关于改革开放的前因后果,更深入的可以探索中国历史上的其他变革,作为并列知识展开学习等等。在这样对于“未知”的引入中,让学生的综合性思维能力不断提升,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发散了他们的思维,让他们能够在宏观视野中探索。
所以,“未知”到“已知”像是学习的开始和结果,指向终点,而从“已知”到“未知”更渗透于教学的各个过程,让我们感受到教学的无限可能,也是教学过程更有意思的部分,期待所有的同学能够在“已知”之下不断探寻自己的“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