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管理常见的“棚架现象”及处理对策
在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常常遇到“棚架现象”,造成工作无成效或成效差。什么是“棚架现象”?教育教学管理中的“棚架现象”有什么具体表现?如何解决这一现象呢?
什么是“棚架现象”?
棚架者,乃用竹、木搭成有棚的架子,上面覆盖着用席或布做成的遮风挡雨的东西,类似于简陋小屋。
所谓“棚架”现象,主要是指对已经达成的决策、制度等的执行力度只停留在表面,没有真正执行到位、落实到位,或者是在落实中走了样,变了调,如同正在建设的房子只有一个棚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的“棚架现象”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1、用会议落实会议,只做表面文章
学校领导通过会议来落实上级的文件精神,部门领导再通过会议布置下来,班主任老师再通过会议安排给学生。
层层会议,层层喊着抓落实,实际上除了写一些计划、总结、反思,“浪费”了一些A4纸外,工作没有深入,只是做了表面文章,没有任何实效。
2、只停留在会议上,不安排落实
学校给班主任开会安排工作,而班主任老师在安排工作时“丢三拉四”,或者只是把学校安排的内容停留在笔记本上,从不安排落实。
3、只布置、不检查,或重布置,轻反馈
教育教学管理无小事,但是现实工作中,很多工作各位领导布置给老师,老师布置给学生,至于结果如何,不管不问。或对布置工作很重视,却轻视检查和反馈。
例如:学校布置卫生打扫,但是布置之后,没有总结反馈,或者反馈时有“老好人”思想,“大哥二哥麻子哥”反正都是哥,工作好像都不错,反馈力度不够,效果很差。
老师布置家庭作业,如果只布置不检查,或者检查后不反馈,以后学生们谁还积极完成?
如何解决教育教学管理中的“棚架现象”?
杜绝“棚架”现象,就要把责任追究贯彻于工作落实的全过程。
任何教育教学工作的安排都要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反馈”,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实行量化考核,使考核有目标、评价有标准、奖惩有依据。哪个人的工作没落实,就追究哪个人的责任,要把责任落实到具体人,任务完成优秀者要奖励,落后者要受到处罚,形成“你追我赶”的有益竞争局面。
有了责任追究,常谋落实之策,常抓落实之事,常求落实之效,使制度落地、工作落地、任务落地,工作不见实效不撒手。唯有这样,决策才会变为现实,承诺才会兑现,工作才不会“棚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