谗言者崇侯虎:他把姬昌盯死了|史记次元周世代009

如果从后来的结果来看,姬昌存在对于商王朝来说,确实是一个威胁。但这仅仅是从后来的结果反推,这也导致了一个问题,在姬昌对于商王朝的实质威胁发生之前,这件事应该怎么判断?

有两个人敏锐地感觉到,情况不对,他们提出,应该将这种威胁的可能性尽早地抹杀掉。尽管此时的周文王姬昌的表现近乎一个完美的好人。在《史记》次元的历史观里,这被视作小人的谗言,或者腹黑者的忠诚。

009

按照古公亶父的计划,季历死后,位子传给了他从小就看好的姬昌。他没有看错,到了姬昌这一代,姬家的势力和影响力快速壮大。在商王朝,他成为权力核心的三公之一。另外,由于他广布恩德,礼贤下士,获得了诸侯的认同和支持。同时,在军事势力上,他还完全拥有征伐其他诸侯国的权力和能力。当然,之所以能够有这样的结果,古公亶父和姬昌的父亲季历功不可没。

在《史记》次元里,季历的功绩被一带而过。即便如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姬家在商王朝站稳脚跟,并且最终走进商王朝的权力核心,他应该功不可没。

“公季脩古公遗道,笃於行义,诸侯顺之。”

周文王姬昌是个幸运儿,他从小就没家族看好,几代人为他铺平了道路,做好准备。当然,他自己的作为也是可圈可点。

“公季卒,子昌立,是为西伯。西伯曰文王,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笃仁,敬老,慈少。礼下贤者,日中不暇食以待士,士以此多归之。伯夷、叔齐在孤竹,闻西伯善养老,盍往归之。太颠、闳夭、散宜生、鬻子、辛甲大夫之徒皆往归之。”

到了他这一代,他们的影响力和势力真正凸显出来,这也意味着他开始面对另外一种新的威胁和挑战。

作为商王朝的统治者纣王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呢?他会把这看成一种威胁呢?还是根本就毫无知觉呢?也许对他来说,姬昌一直都没有做什么出格的事情,甚至可以理解为,在姬昌那一代,不管他们的实力和影响力有多大,他们对于商王朝表现的都足够忠诚。或许事实真的就是如此。

不过,有人敏锐地感觉到,情况可能有些不对。他们持有的莫须有的逻辑推出了一种可能性。在姬昌和商王朝处在关系最融洽的时候,姬昌对商王的做法应该是有一些微词的,但是并没有显示出他是商王朝的反对派,或者有什么实质性的举动。不过,他还是被举报了。

崇侯虎,他似乎盯准了姬昌,但实质上一直拿不到姬昌的把柄。他看着姬昌的影响力不断壮大,在他内心,应该有一种坚定的信念,姬昌的作为和影响力本身就是一种潜在的危害,甚至不管商王朝的纣王怎么想,他都在寻找一切可能性,构建对姬昌问罪的机会。

他在《史记》次元里的出现是一个举报者的身份出现的。历史中没有记述他希望以及最终在纣王那里得到过什么好处。 就在九侯和鄂侯被杀之后,崇侯虎似乎终于抓住了这样一个好机会,对姬昌的一声叹息进行了一次致命的举报。

“九侯女不喜淫,纣怒,杀之,而醢九侯。鄂侯争之彊,辨之疾,并脯鄂侯。西伯昌闻之,窃叹。崇侯虎知之,以告纣,纣囚西伯羑里。”

处事总是艰难的。也许仅仅一声叹息,就会被给以特别的解读。崇侯虎似乎能够从这一声叹息里感知到不一样的信息。他是如何听到姬昌私下里的叹息呢?也许他一直都和姬昌关系不错,至少表面上还可能维持着很不错的朋友关系,或者他一直都安排了人留意着姬昌的一举一动。

这次举报是成功的,几乎要了姬昌的命。在《周本纪》的记录里,关于举报姬昌的事被记录得更为详细一些,而且,崇侯虎并没有从这一声叹息上做文章。他的说辞无疑是站在一个更高的维度上。

崇侯虎谮西伯於殷纣曰:“西伯积善累德,诸侯皆向之,将不利於帝。”

不知道这是一次还是两次。不管怎样,崇侯虎应该一直都在紧盯着姬昌的,就连做好事也变成了包藏祸心。最终他的总结是:“将不利於帝”。不仅把一件未曾发生的事实坐实为正在发生而且必然的发生的事情,还把矛头直接指向纣王:这是对你不利啊。

这无疑是一种高明的栽赃术。直接质疑了姬昌无法自证的动机。他成功地得到了认同。

姬昌因此被囚禁起来,百口莫辩,因此也经历了他人生中最为重大的一次危机。他的脱险我们会在后面再次讲到。我们一直认为,周文王能够平安脱险,带着某种幸运的成分。这件事似乎在告诫我们,小人是得罪不起的。

不过,在《史记》次元里,这是唯一一个提醒纣王提防姬昌的人吗?并不是。

在《殷本纪》的另外一段记录,提到过另外一件事。是发生在周文王姬昌脱离了囚徒生涯之后:

西伯归,乃阴修德行善,诸侯多叛纣而往归西伯。西伯滋大,纣由是稍失权重。王子比干谏,弗听。商容贤者,百姓爱之,纣废之。及西伯伐饥国,灭之,纣之臣祖伊闻之而咎周,恐,奔告纣曰:“天既讫我殷命,假人元龟,无敢知吉,非先王不相我後人,维王淫虐用自绝,故天弃我,不有安食,不虞知天性,不迪率典。今我民罔不欲丧,曰'天曷不降威,大命胡不至’?今王其柰何?”

我们看看这段话。且不说比干以死劝谏的内容是不是和姬昌的不断壮大,商王朝的权重稍失有关系。当时的大臣祖伊也是一个嗅觉敏锐的人。他应该是一个对商王朝忠诚的人,不会和姬昌站在同一阵线上。姬昌迅速壮大,在他剿灭饥国之后,形势的发展让祖伊有些害怕。也许他是更公允的,在他劝谏里,直指纣王的要害,告诉他你再这么下去,商王朝就要在你手里玩完了。这种直接指着鼻子的评判,纣王那么傲慢的人怎么会接受的了。一句“我生不有命在天乎!”就怼了回去。这不是他对天命的相信,而是被一个直男癌怼到了面红耳赤。

可以看作祖伊这是一种直男癌的忠诚。祖伊的结局呢?这也算是针对姬昌的一次举报,但是并不成功。相比较而言,祖伊当然还算得上是一个君子。一个君子的热忱最终可能换来的是心灰意冷。他很难像崇侯虎那样,在当时的局面里如鱼得水。只是在回去之后,同样留下一声叹息。

祖伊反,曰:“纣不可谏矣。”

这是否和当初姬昌的叹息有着同样含义呢?还好,这句话应该没有被崇侯虎那样的人听到。

至于那个腹黑的谗言者崇侯虎呢?《史记》次元在《周本纪》的记录,姬昌重新得到了纣王的信任,纣王告诉姬昌说:

“谮西伯者,崇侯虎也。”

这都是因为崇侯虎打了你的小报告啊。于是崇侯虎就活该成了背锅侠。

之后的五年,在伐犬戎、密须、耆国、邘之后,一直表现的人畜无害的周文王姬昌开始了他对崇侯虎的行动,露出了他狰狞的牙齿,一举灭掉了崇侯虎。这个时候,商王朝似乎什么都没有说。

历史总在细节间,在独立的史记次元里,推理历史可能存在的秘密。

在不同的平行次元里,真相不止一个。

喜欢点赞、转发、探讨。

上节回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