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印钞机:80张棚一年豪赚近600万!这个模式,只有中国有!

小棚养虾升级空间还很大,而且不断升级的小棚模式一再颠覆我们对养虾的传统认知,这也是行业的进步

  • 文/ 水产前沿 李钒

“今年全部开门红,100%成功,平均棚产达到3000斤。”你可能不相信,但确实有人做到了。在大丰养虾的王老板共有80张小棚,38米长,9.8米宽,已连续4造虾都成功,去年两茬虾净赚近600万。

“我的目标就是奔着棚产3000斤去的,奔着养大虾去的。这几年我都在调整思路,小棚虾学无止境。”王老板的高兴地说到。

小棚虾,为什么这么火?这个模式到底有什么优势?今年,是小棚虾在中国遍地开花的一年,有成功也有失败,就像如东的小棚发展历程一样,其实小棚虾养殖模式一直在动态升级中,而且不断升级的小棚模式一再颠覆我们对养虾的传统认知,这更多是来自民间的智慧,推动着行业的进步。近日,水产前沿在如东进行了一系列的走访,发现如东的小棚虾养殖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出现变化,说明大家的投资热情依旧不减。

(下图为广西沿海一带新开的小棚,有失败,但并没有影响养殖户的投资热情)

一、棚越改越小了

今年刘老板20张棚都赚了大钱,但他还是决定投入20多万,将20张60米的长棚改成40张30米的短棚,同时把小棚池的深度加深到1米左右。他计划每个短棚放苗4-4.5万尾左右,目标产量在1500斤左右,比原来的长棚增产30%。

如东的标准小棚是40米左右,很多养殖户开始将长棚改成短棚,甚至出现17米的棚产量达到1200斤。在刘老板看来,短棚的水质更容易管理,容易出高产,更机动灵活,投料更集中。他坚信短棚是未来的趋势!

长棚改短棚

二、上电锅炉,延长养殖时间

在如东的环农,养锅炉苗的养殖户达到5成以上,未来这个数字还会继续增长,原因是随着越来越多小棚的开发,如东正常季节的小棚虾养殖已经没有太大的价格优势,而且随着产量的稳步提升以及进口虾的冲击,如东的活虾市场行情将逐年走低,加上棚租升高,小棚的实际盈利能力正在下降。而解决这一问题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上电锅炉养殖反季节:春茬虾投苗提前到春节前后,秋茬虾养殖延长到元旦以后甚至更久,以获得更高的市场价格。未来,小棚虾养殖也会进入装备竞赛的时代,加温、增氧、投料等统统都要升级。

三、上纯氧

养殖户的产量目标越定越高,使得原来一个棚1千瓦的增氧功率配套已经不足以支撑安全、快速的养殖。有一些思维先进的养殖户开始在用纯氧武装小棚,在养殖后期特别是蜕壳期打开纯氧,他们认为维持高产的秘诀,往往也正是在溶氧。业者笑称,高产的养殖户,设备都武装到了牙齿上了。

四、高产量和大规格

从产量800斤到到产量2000斤,养殖户的投苗密度越来越高,秋茬虾的投苗密度达到8-9万尾/标准棚,他们的目的主要有一个——产量。除此以外,规格和品质也是他们追求的目标,“现在40头的虾不值钱了,只有养到30头以里,品质好,可以拉长途的虾才值钱。”一位养殖户说到,现在他们都倾向于使用快大苗,高端苗,更高、更快、更大是他们所有努力的方向。

20头的大规格小棚虾

五、一年养三批虾

以前如东的养殖户很少养中茬虾,主要原因是中茬虾太难养了。现在他们不得不养,春秋两茬虾分别提前和后延,使得空出来的两个多月时间足以支撑起一茬虾的养殖,“密度放低一点,提前标粗,用原池水养殖,一年是可以养3茬虾的,养得好可以抵消部分成本。”一位养殖户说到,养殖成本不断飙升使得他不得不养风险更高的中茬虾,提高小棚的利用率。

为了给小棚降温,有一些养殖户给小棚盖上了遮阳网

六、铺地膜

养小棚最重要的就是底质,有一些养殖户想到了一个解决方案:在小棚部分底上铺上地膜,增氧盘在地膜上,周围是干净的,以减少底质对虾的影响。在养殖户看来,保留一部分底泥,有利于水质稳定,比全铺膜的效果要好。

部分铺上地膜的小棚池

7月5日,水产前沿将在如东举办“中国养虾高手如东论坛暨第六届江浙虾友会”,聚集小棚养殖最新动态,一网打尽新模式、新技术、新产品,业者朋友们千万不要错过,我们在如东等着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