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人航天的今天和明天 2024-08-02 17:58:04 载人航天是人从地球往返太空,进行探测、研究、开采生产等活动。从宏观来看,要把地球看做地球村,人类文明怎么从悬浮在太空中的地球村走出去,再建设一个又一个村子,最终发展成为星际文明,实现科幻电影里那些想象出来的,在月球、火星、木星、土星等各个天体之间来回穿梭的场景。 火星春晚 关注我们的官方视频号 预约直播! 现在载人航天还只是起步阶段,我们在逐渐了解外面的宇宙,送人去太空只能待在近地轨道,而且半年就要换班。遥望其他星球,上面是很恐怖的环境,都不如地球上的温暖舒服,它们要么特别冷,要么太阳一晒特别热,月球表面能到100多度,还有太阳照射下四五百度的水星,可能做烧烤比较方便,但人上去受不了;木星、土星都是气态的表面,没办法下脚。这些只是一部分不利条件,此外还有辐射的影响,没有可以呼吸的空气,最低等的细菌、地衣都没办法生存。但是我们想办法要去,去月球,去火星,这些都是比较近的目标,月球去过了,以后长期住在那儿行不行,火星上人还没有去过,那20年以后上去行不行?载人航天就是研究这些问题的,在外太空维持人的生存,路上怎么办,到月球、火星了怎么办,怎么返回来,各种解决办法,火箭技术、轨道计算、信号传输、生命维持、物质循环、科学探索,以及做项目的成本核算、项目管理,有很多科学家在不断做研究,才能让载人航天成为现实。火箭技术,就是把人和物资送出地球的能力,火箭要足够强大才行。你自己跳一跳试试,就能体会到,地球的引力太厉害了。飞机当然是可以离开地面的,但飞机要利用空气才能做到,燃料燃烧需要空气,飞机的机翼产生升力也需要空气,而火箭要飞得很高,飞到没有空气的地方去,离开地面超过100千米,不但要带燃料,还要带氧气,压缩之后,在低温条件下就是液氧,所以火箭干个活很累,自带干粮,要飞出去,得分成好几级,甚至还有助推器,第一级烧完以后就分离,第二级再烧,第二级烧完又分离,第三级再点火。现在的SpaceX公司有了很好的设计,第一级飞出去还能回收,而且尽可能用民用级的零件,这样少浪费,又便宜,通过回收,飞好几次之后,一平均就把每一次的成本降下来了。在SpaceX有了成功先例之后,后面新的火箭设计都要考虑到回收的问题,这是一次很大的变革。在发射场的建设上,如果发射大型的任务,好几百吨的航天器,发射好多次,那么需要在地球上建设一排发射工位。因为每次发射完以后,发射工位要检修,所以有了足够的发射工位,一天内或者几天内就可以发射多枚火箭,在太空中交会对接。这些都需要大量的工程师来维护,所以需要航天这个行业不断发展,吸引更多的人来从事专业性的工作。第二点是轨道计算,肯定是数学特别厉害才能搞清楚,现在有了计算机的帮助,有了公式,有了变量,就可以求结果。除了轨道计算,火箭、飞船的设计,也离不开计算机,而且计算机越来越智能化,甚至能自学成才,AI,就是这样的,能够打败最厉害的象棋、围棋选手,还有各种战略游戏,都可以战胜冠军选手,在以后的城市控制、路线规划、自动驾驶,甚至以后整个世界的生产、物流环节,有很多基础的工作都会由计算机完成,我怀疑我们人类还能干什么?所以你现在就赶快开始想吧。信号传输,越远的话,信号变得衰弱,所以需要很大的天线来传输信号,近地轨道是第一关,四五百千米高,还比较简单,月球38万千米,嫦娥任务,中国也实现了,再下一步往远处走,中国也发射了火星任务,这个测控能力就厉害了,用很大的天线来观测、来联系。中国在新疆建设了深空天线组阵系统,还有在南美洲建设了观测基地。每次发射,还有远望号测量船,去太平洋不同海域完成火箭的海上测控任务。生命维持。人上天之后,当然有吃喝拉撒睡,除了维持生命,还要生活有质量,条件需要更好一点,风险再降一点。机器上天的话,出事了就是机器没了,人上天就是人命的问题。在航天史上,是发生过很多事故的,阿波罗1号在地面训练的时候出事,当时里面灌的都是纯氧气,结果发生了火灾;在火箭研制、发射的过程中,有时候发生爆炸,很多火箭专家因此就牺牲了,在苏联时期,由于赶进度的原因,风险把控做不好,有一次一堆人围着火箭的时候发生了爆炸,造成损失太大了。继续说生命维持,需要水、空气、温度、食物,现在我们还需要有电。手机能充电,有信号,有人说了,带上手机我在月球上呆100年都行。在外太空,所有的物资都是送上去的,吃的、穿的、用的,住的空间站,执行太空行走时候穿的航天服等等。在空间站,可以由货运飞船送上去,载人的飞船也能装一些,不过装得少,成本高,所以也需要专用的货运飞船,每年4次、5次,跟送快递一样方便了。物资储备、试验器材送上去,然后返回时,带回来科研的样本,研究之后发表几篇论文,科学家就很开心。在外太空有很多风险,在近地轨道,由于人类的发射活动,太空垃圾已经越来越多了,绕地球的速度都在每秒7.9千米以上,相对速度还可能更高,一旦撞击会导致恶劣的事故。此外,长时间微重力环境,导致人体机能受损,视力、脑力、肌肉、骨骼等都会衰退,在地球上,有地球的吸引力,随时感觉到下坠的感觉,你胃里的食物会往下走,空气往上走,你可以打嗝,把胃里空气排出来,可是太空中你飘着,悬浮状态,就别想打嗝了,空气和食物完全混在一起。同样的道理,太空中悬浮的燃料箱也有这样的现象,液体和气体没办法很好的分开,这就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太空中,有些致病的微生物也变得更厉害了,对人、对仪器设备的损害加大。所以载人航天的实现需要很多科技支持,从材料学、生物学、物理学、天文学各方面做科研,很多人密切协作才能做到。离开地球靠火箭,而在地球或火星上降落,由于有大气层的原因,所以在着陆时候都要做很周全的隔热防护,别把舱里的东西烤熟了。着陆的返回舱烧得黑乎乎的,里面却很安全。神舟号返回舱有个凸起,这样返回的过程中就固定了它进入空气的角度,像小鱼的尾巴的作用,而在另一面预计要承受高温,肯定就要做好耐高温的各种设计和防护。在近地轨道,去月球等任务,时间持续时间短,还好控制,但要去火星的话,长时间面对宇宙辐射、太阳粒子等辐射,对人体的伤害是很大的。此外在长时间一起工作的团队,还会遇到心理问题、团队冲突等,于是为了积累相关经验,在地球上进行过很多长时间的模拟,有时候是与外界空气隔绝,也验证了生命维持系统的运转,有的是没有空气隔绝,就是验证团队合作,比如在俄罗斯进行的“火星500”实验,就把6个人一直关了520天。有些模拟训练还要模拟太空的微重力环境,进行实际操作,可以坐抛物线飞行的飞机,维持20几秒的失重状态,或者在水下漂浮着训练,还有的需要吊起来训练,体验当然都不如真的去太空了。有的模拟是对航天员的训练,有的模拟是对人体反应的验证,如果一直躺着,模拟太空的失重躺几个月,对骨骼和肌肉的影响肯定是负面的。我们怎么去克服这种损害?可以通过训练,或是用一些药物减缓钙质流失。物质循环其实也和生命维持相关,人的生活产生了一些废气、废物,还有生活垃圾。能回收循环的,最好就地解决,这样可以减少一些物资补给,通过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转化,废水中提取出纯水来减少消耗。还有在月球、火星上就地取材,用土来造房子,从冻土中提取出水,利用当地的太阳能发电,发电以后做物质循环、提取水的工作,制造火箭燃料等,渐渐在外太空实现工业,这就是新世界的诞生。总体来说,实现移民是很长远的计划,短期来看,航天任务的主要目的还是搞科研,就是搞清楚月球是怎么回事,火星是怎么回事,因为之前不了解,所以发射很多探测器过去,拍照片、用仪器分析,甚至从月球采样回来,从小行星采样回来,研究月壤,研究火星土壤,怎么加以利用,人过去以后会不会安全。月壤是人直接接触过的,感觉就很细小、很尖利,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风,尘土之间没有互相摩擦的作用,所以月壤的尘土有棱有角,就对人健康有危害,呼吸到肺里可不行。从火星的研究来看,火星表面含有一些高氯酸盐等有害物质,也不建议人直接接触,所以在去登陆之前要把这些事情先搞明白,这就是科研的作用。最近中国的嫦娥五号,从月球采样1731克,也验证了很多航天技术,从月球表面起飞,环月球自动对接的技术,将来载人的任务,仍然是这样的技术。所以一步步稳扎稳打,不要出纰漏。这就是中国的航天事业,用很少的钱,做了很多的事情。科学家做科研,用的不是自己的钱,用的是国家项目,或者是企业资金,所以在花钱之前,都要写出详细的预算和计划,我用多少钱把这个事情做成,做出什么效果,经过审批之后,才能拿到做科研的钱。钱的总数是一定的,用在这个项目,就不能用在那个项目,所以很多人在争取,就有竞争的关系,看谁的预算写得好,能把事情说明白。中国的基础科研也在不断加强,就是一些做完了研究,产生不了任何经济效益的项目,但长远来看,这些项目对人类的发展是有好处的,这是社会进步以后,必然要做的事情。吃饱穿暖了,怎么去追求人生的意义。争取了资金之后,怎么做项目,怎么管理人才,带10个人怎么干,带100个人、1000个人怎么干,都需要实践和经验积累。人多了,管理起来就很复杂,提高效率,发挥每个人的长处。有的部门总抓项目,然后下面每个人负责一个方面,临时换人也不会对总的进度有严重影响。项目里面师傅带徒弟一样,你要干得好了,有了经验,以后可以承担更大的项目,也可以做师傅了。这也是人才培养的办法。航天事业不断发展的过程,就像小孩一点点长大,在不断变化。其中每个人都是一个小细胞,有年轻的,有年老的,新老更替,分工也不同,但一起合作去完成一项项重大的任务。每个人都努力去做一个有想法的细胞,学习、成长,成为掌握最高科技,有影响力的细胞,我们的航天事业才会蓬勃发展,载人航天也有更光明的未来。 赞 (0) 相关推荐 长征9号 阿波罗造假 3月26日,国家航天局发布两幅由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拍摄的南.北半球火星侧身影像.图像中,火星呈"月牙"状,表面纹理清晰. "天问一 ... “美国钢铁侠”炸了自家火箭,只为救下这两条人命 将「雷科技Lite」收藏为我的小程序,不再错过精彩内容 硅谷钢铁侠马斯克(Elon Musk)在过去的2019年可谓是风生水起,先是带着特斯拉走出了Model 3产能地狱,紧接着发布也将在上海工厂生产 ... 中国航天网:天舟二号因技术原因延迟发射 2021-05-20 11:31:58 来源: 扬尘逆世网易号 5月18日,据中国航天官网显示,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现已完成推进剂加注,天舟二号货运飞船计划将在5月20日凌晨1点左右进行发射. 不过于 ... 世界六大航天强国,我们正在脱离地球的“束缚”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类已无法满足于大气层下的"低空飞行",开始向更加遥远神秘的宇宙探索.宇宙中到底有没有更高等的文明?宇宙中到底有没有另一个适宜人类生存的"地球" ... 飞亚达见证中国载人航天十年 时尚北京. 2013,(07) 郭嘉 摘要:<正>2013年6月11号17时38分,神舟十号在亿万人民的祝福声中成功顺利登上太空,飞亚达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合作伙伴,十年间不仅始终提供精准计 ... 载人航天60年:回顾与展望 第A03版:博阅·揭秘 20210505期 济南日报 载人航天60年:回顾与展望 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中).刘伯明(右).景海鹏(左)在返回舱训练. (秦宪安摄)中国空间站构想图 天宫一号.神舟八号交会对接示意图(来源: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 天舟一号货 ... 载人航天30年:国际空间站不能进入,那就自己打造空间站! 2021年4月29日11时23分,我国"长征5号"B型运载火箭搭载"天宫"空间站的"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大型空间站建设迈出了关键 ... 29年!中国载人航天从立项到空间站“首射”成功,我们要骄傲一把 只做优质军事内容,让你获得军事知识,充实军迷每一天,一万期的长征路. 今天上午11时22分30秒,在万众瞩目之下,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将我国空间站的首个舱段--"天和"核心舱 ... 【你知道吗】宇航科学与载人航天的区别 宇航科学是指在宇航活动参与下,通过对地球.太阳系乃至更远空间的探索和发现而发展形成的相关科学. 字航科学从早期经典力学和天体运行理论起步,印证了天文学.生物学.数学.化学等主要自然学科理论的正确性,验 ... 数据说:世界载人航天60周年 北京呼风唤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数据说:世界载人航天60周年 文 | 刘进军 航天,全人类的伟大事业!航天,需要梦想.勇气.智慧.科技和想象力.每一个梦想都会诞生一个金点子.无论金点子多么渺小,长大了就 ... 日本宣布载人航天项目 欲2030年前登上月球 [环球科技综合报道]据英国<每日邮报>6月29日报道,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近日表示,力争到2030年左右,与美国联手,实现日本宇航员的探月之行. JAXA向外媒透露,这是J ... 200秒超燃回顾中国载人航天发展历程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 1999年11月,神舟一号试验飞船成功发射与回收,中国载人航天技术获得重大突破. 2003年10月,神舟五号载人飞行任务,我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安全返回. 2005年10 ... 《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特5-2003小本票 国家邮政局2003年10月16日特别发行<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邮票,1套2枚. 图序图名面值发行量(2-1) T英姿80分1020万枚(2-2) T凯旋2元1020万枚全套面值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