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文学·散文·拜都莲】打瓜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220

打瓜

原创/拜都莲

在我儿时的记忆里,种打瓜,就好像是农村人在自己家的田地里辟出那么一小块地,栽几苗茄子,种几棵白菜,再弄几株西红柿一样,不为卖,只为了自家吃而已。因此,很少有人像种西瓜那样大片大片地种打瓜。除非是那些上了年纪又酷爱打瓜的老人们,偶尔还会在黄沙坡间开辟的地上种上那么一二分打瓜。如今,种打瓜的人越来越少,就像田里捎带种几棵菜的人越来越少一样,打瓜,也渐渐地退出了我的生活。

我们小的时候,母亲常常在田里畦与畦之间的岭子上种几窝南瓜,不经意间也会撒几窝脆瓜,几苗打瓜。于是我们兄妹便天天巴望这些瓜快些长大成熟,从它还是枣子大小,盼到鸡蛋大小,再到拳头大,每次去田间,我们总想要去摸一摸那浑身披满了绒毛的瓜蛋蛋,可母亲告诉我们说,千万不能摸,一摸,那瓜蛋蛋就不长了,一直那么大。我想,那时的我们,把瓜蛋当成是很有灵性的东西,于是很听母亲的话的,即使再渴望,却也总是竭力地克制着自己,很谨慎很小心地等着瓜蛋的长大。可是,我们却总是会发现,瓜蛋上总是会有那么一块一块的,被磨去了绒毛的地方。好容易脆瓜成熟了,我们去摘时,却发现被人家偷走了。我们的失望,愤怒可想而知。后来,母亲便不再往田地里撒脆瓜这些招惹小孩子的玩意儿,因为,除了自己家的孩子,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盯着那瓜秧,瓜蛋蛋呢。

农家小孩儿,摘别人田地里的新鲜玩意儿,说实话,从偷东西者本人的内心说,从不认为那是偷,也没有什么羞耻感,只是好奇,喜欢,惦记。当被偷者生气地抱怨时,周围的人也总是宽慰道,肯定是小毛孩儿,吃嘴的东西,可不就是为人吃的么。或许你会觉得这就是所谓的民风淳朴,我却不完全赞同。相反地,我倒觉得,因为大人们那种无所谓的态度,很多孩子,稍大一些时,并没有太明确的是非观念呢。

母亲因为田里的几苗瓜招惹了孩子们,带累了庄稼也被踩到,惹人生气,所以后来母亲连脆瓜也不种了。于是我们就趁着给猪牛割草的机会里,畅游田野,基本上谁家田里有什么特产,我们都心知肚明。只是,我们却是用了一种简单却也很自欺欺人的逻辑,去理所当然地惦记那些瓜蛋蛋们。我们的逻辑是,这明明是一大片麦田,怎么就生出一株瓜蔓子呢?很显然,这瓜是野生的,大概是人吃了瓜,拉出了瓜籽儿,瓜子随粪土入田,萌芽开花又结果了,所以才有了这瓜秧瓜蛋蛋。这算什么?这当然算野生的,无主的了!然而即便我们认定了那瓜是无主的,却也总还是很小心地,背着田地的主人,常常去看那瓜蛋蛋,摸那瓜蛋蛋。

虽然如此,在我童年的记忆里,确也没有过偷打瓜的经历。也许是因为种打瓜的人实在是太少了,也许因为打瓜成熟的季节是我们已经被关进笼子(学校)的秋季。我只记得,七月十五,一年一度的村集市上,才会有打瓜。

那瓜主用架子车拉了一大摊瓜堆放在集市一角,瓜堆的周围围了很多很多的人,都是蹲着的,他们从瓜摊子上挑拣一个,然后抱起往地上一磕,瓜就被摔成了不等的两半,就像是两个碗被放置在地上。于是那人就用手去抓其中的瓜瓤子。五个手指掏了一把或粉白或米黄或微红的瓜瓤,爽爽地送进嘴里,黑而大的瓜子从嘴角滑落,啪嗒啪嗒落在地上。也有力气大的,无需在地上磕碰,只用一只手捉了那瓜,另一只手攥成拳头,向着瓜猛捶两下,那瓜自然破出一条缝隙来,于是那人就将手指塞在缝隙里,用力一掰,瓜就裂成了两瓣。在这个瓜摊上,你无论如何是看不到用刀将瓜切成块吃的镜头的。我想,这也是打瓜之所以为打瓜的原因吧。瓜吃完了,客人一抹嘴走了,主人将剩余的瓜皮扔到身后一个集中的地方,瓜子往身边拢一拢。很快,瓜主人的摊子前,铺成一圈的蛇皮袋子上,便积了厚厚的一层润湿黑亮的打瓜子。在我们这里,吃打瓜是只有古会才有的。人们管其称作“腾瓜子”。意思是,种了打瓜的人家,因为没有那么多人手去将这瓜子从瓜中掏出来,于是就到集会上,借众人之力,相互帮助。众人吃了瓜,瓜主得了籽。发展到后来,集市上有了一些收地摊费的,于是,瓜主人也象征性地收一些钱,比如吃一个打瓜二分钱,一毛钱就可以吃五个,大小由你自己挑。再到后来,就成了一毛,两毛。我吃的最贵的一次,是六七年前,同样是腾瓜子,一个瓜一块钱。我记得,当时有一个穿着很讲究的年轻人,来到瓜摊前,说是要拿三个瓜,给家里的老奶奶吃。但因为老奶奶不能前来,所以他就决定三块钱拿三个回去,并承诺吃完后将瓜子送还回来。瓜主人不答应,年轻人最后不耐烦地说,算了,我三块钱两个,把你的瓜买了去。瓜主人还是不答应。最后以两元一个成交了。那青年的孝心没有打动瓜主,显然很愤愤。青年走后,瓜主说,带瓜走的,都说回来送瓜子,可没一个回来送的,也不知道该信谁。

我不知道在其他地方有没有这吃打瓜,腾瓜子的风俗,但在我的家乡,一年一度的古会上,确曾有过如此神奇可爱的一幕。只可惜,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已经很少种植这些非经济作物,我也再没有见过吃打瓜腾瓜子的那一幕。然而每每想起,心里总还是觉得温馨无比。

那年,老公调去一个比较偏远的地方,九月开学后,我骑车去老公单位,路过一大片贫瘠的沙田,看见田里歪歪扭扭,零零落落地摆着一些青西红柿一样的东西,可是,西红柿是长在植株上,而它们是附着于地面的,我于是停车细看,却原来是早已干枯的歪歪扭扭的打瓜茎蔓,我于是知道了,这一地零落的疙瘩,不是青西红柿,而是小打瓜蛋蛋们。

我欣喜不已,随手摘了一两个,打开,里边的瓤竟然是黄色或者粉色的。在我童年的记忆里,瓜瓤有颜色的打瓜既是成熟的标志,也是甜蜜程度的标志。白色的瓜瓤往往一般,黄色和微红的瓤子是最甜蜜的。我于是尝了尝,虽然瓜只有拳头大小,但竟然也有甜味。

当然了,打瓜的甜和西瓜的甜,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也不是同一概念。西瓜的甜偏于甘纯,打瓜的甜偏于醇厚;西瓜的味儿就像是纯盐的那种咸,而打瓜的味儿就像是芹菜中的那点咸;酱油中的那点咸;西瓜的甜像极了纯真少女的热情,打瓜的甜则像中年妇人的贤德。真的是没法比。

那一天,当我再次见到久违的打瓜,当我品尝到那醇厚微甜的味道,我觉得自己内心很满足,很宁静,很快活。

我想,我一定是有着一个打瓜梦,所以才总是觉得日子应该是以淳朴为上。有一年,二哥的农场里种了不多的一些打瓜,可是不等收获,据说那些工人师傅们就吃光了。在我很失落时,同事送我几个打瓜,虽然不大,但总算是圆了我的打瓜梦。再后来,似乎是为了补偿我,二哥买了一个很大的打瓜送我,据他说,不是本地的打瓜,瓜皮很厚,但是瓤子甜而不腻,就像是与一位贤德的人交流,,犹如春风化雨,感觉特舒服感觉。据二哥说,这种瓜是一块钱一斤,如此算来,这一个打瓜,可得十多块钱呢,比西瓜的价钱差不多。

早年听母亲说过,立了秋就不能再吃西瓜了,否则,会坏肚子的。然而打瓜不同,打瓜是秋季才成熟的,秋季吃了也不会坏肚子,而且还能能养胃呢。最重要的是,打瓜很好保存。据说,那时,常有有心人,将秋季的打瓜埋在麦屯(囤)里,等到大雪漫天的冬季,人焦渴不已,拿出来家人亲友共分享,听起来就觉得特美妙特幸福呢。

我若有一片田,我必择出一块来,种几窝打瓜,养养心——醇美,厚实,淡淡的甜味儿,却又让人觉得回味无穷。我想,做女人,做到如此境界,就是最高的了。

人生若是一片瓜田,你是愿做西瓜潇洒得意一生,还是做打瓜稳实厚道一生?

我有一个打瓜梦。

往期回顾:
【大荔文学·散文·拜都莲】望岳楼的月
【大荔文学·评论·拜都莲】老子出关
【大荔文学·散文·拜都莲】父亲节 ——为了纪念的纪念
【大荔文学·散文·拜都莲】茂林农场
【大荔文学·散文·拜都莲】烈日灼心
【大荔文学·随笔·拜都莲】思念
【大荔文学·散文·拜都莲】春天遐思
【大荔文学·散文·拜都莲】母亲美食之孜卷记忆
【大荔文学·散文·拜都莲】母亲的美食之煎饼记忆
【大荔文学·散文·拜都莲】春天来了
【大荔文学·散文·拜都莲】小姑姑
【大荔文学·散文·拜都莲】跨年夜小聚
【大荔文学·散文·拜都莲】《三耕斋》雅士
【大荔文学·散文·拜都莲】一碗凉鱼鱼儿
【大荔文学·散文·拜都莲】开花的开花,结果的结果
【散文·拜都莲】乡间古会

作者简介

拜都莲,女,1974年生。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爱好剪纸,摄影,文字。文字从自言自语开始。文学从热爱生命开始。一只被绘画和蒙古族忽悠了半辈子的寒号鸟。希望后半辈子过一种全新的生活。

总编:夏春晓

副总编:邢根民

顾问:马行健  张仕德

主编:李跃峰

编辑:张爱玲  高华丽

主办单位:大荔县作家协会

投稿邮箱:879101005@qq.com

备注:长按下面二维码关注

杨坚故里,美丽大荔。

原创高地,温馨舒适。

(0)

相关推荐

  • 西瓜的变种,吃前用拳头打开,却只吃种子不要果肉,俗称“打瓜”

    不一样的西瓜:打瓜 西瓜的品种太多了,有大的有小的,有长的也有圆的,近年还培育出来了无籽西瓜.那你可曾听说过"打瓜"呢? 如果你没有听说过,但也应该吃过,因为它就是市面上常见到的& ...

  • 这个免费大瓜你吃过没有?

    白城市下辖的通榆县,与内蒙古东部接壤.这里盛产一种瓜,外表很像西瓜,名叫打瓜. 七八十年代,物质匮乏,农作物产量低,填饱肚皮就不错了,乡村娃哪有什么零食?他们春天掏鸟窝,夏天烤蚂蚱腿,秋天吃打瓜,冬天 ...

  • 管佑||打瓜

    打瓜 文/管佑 在晋西北农村,老百姓的农作物充其量就三类:经济作物,杂粮和瓜菜.属于典型的自然经济,大而全小而全,基本上可以自给自足.经济作物卖些钱,用来购买自己不会加工的铁器,农具,煤油,洋火等日用 ...

  • 【大荔文苑】王成:沙苑的打瓜

    沙苑的打瓜 文/王成 在每年渭南市大荔县沙苑红枣未上市.黄花菜刚结束.茄子正疯狂便宜卖的季节,打瓜就夺目而出.这几年,兰州打瓜一上市起先是一元一斤,价格合适的沙苑打瓜应运而生,接住了没有自然同州西瓜的 ...

  • 生物相册:作一名合格吃瓜群众,7种野生西瓜都什么样

    之前很多篇幅都在介绍各种动物家族的近亲.动物界中鸟.鱼.虫.兽的每一个物种都人丁兴旺,不拘一格.其实,同一类植物也一样会有很多"表姊妹".比如西瓜. 西瓜是比较常见的水果,难道它们 ...

  • 【大荔文学·散文·拜都莲】开花的开花,结果的结果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013 开花的开花,结果的结果 原创/拜都莲 一直以为,开花.结果不仅是个过程,更是一种程序,一种不容变更的程序,可是今天,我才知道,生活也有例外.  一 ...

  • 【大荔文学·散文·拜都莲】一碗凉鱼鱼儿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016                 一碗凉鱼鱼儿 原创/拜都莲 那天去宝粒子家挖竹子,恰巧她妈妈在漏鱼鱼儿.干完活,宝粒子妈妈强留吃饭,盛情难却,吃了 ...

  • 【大荔文学·散文·拜都莲】《三耕斋》雅士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025                 <三耕斋>雅士 原创/拜都莲 <三耕斋>是我一同事记写自己书斋的文字,因为同事擅长篆刻,喜 ...

  • 【大荔文学·散文·拜都莲】跨年夜小聚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029 跨年夜小聚 原创/拜都莲 2019年的跨年夜,我们小聚了一下,三家人两瓶酒一桌子菜.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在元旦的前夜聚餐,说来有些惭愧,我生性木讷 ...

  • 【大荔文学·散文·拜都莲】小姑姑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029 小姑姑 原创/拜都莲 一只羊,两只羊,三只羊-- 生活压力过大时,人就会焦虑,焦虑之下,失眠随之而来.失眠时,羊就发挥了无可替代的辅助治疗作用. ...

  • 【大荔文学·散文·拜都莲】春天来了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078 春天来了 原创/拜都莲 今年春节开始,禁足与放风成为生活的两大主题.日常是禁足,理想是放风. 虽然发出禁足令的是政府,但我心里很清楚,迫使我们禁足 ...

  • 【大荔文学·散文·拜都莲】母亲的美食之煎饼记忆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084 母亲的美食之煎饼记忆 原创/拜都莲 我小时候随父亲在外上学,当求学路走到尽头,便踏上了工作岗位,总觉得此生与母亲相处时间太短,交集太少.等母亲离开 ...

  • 【大荔文学·散文·拜都莲】母亲美食之孜卷记忆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086 母亲的美食之孜卷记忆 原创/拜都莲 孜卷,在我的家乡又叫茼茼,我实在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字来表示它.仿佛每一个同音字都无法诠释出它的内涵与美味.孜卷其 ...

  • 【大荔文学·散文·拜都莲】春天遐思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116 春天遐思 原创/拜都莲 1 春天来了,有的是机会 周末本说好小聚一下,中途朋友身体小痒,发信息说抱歉,我爽爽地回复,春天来了,有的是机会! 信息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