侄儿参军的那天晚上

侄儿要参军了,今天回家看看。
这消息,不亚于侄儿当年被大学录取。
侄儿是前年被高校录取的。认识侄儿的人简直不敢相信。以前成绩并不理想的他,竟能考上二本院校。但事实就是事实,不容置疑。从此,所有的亲戚朋友,对侄儿都刮目相看,觉得这娃子肯努力,有股子后劲。
兄弟和弟媳作为父母,自然更是喜上心头。只不过当别人夸侄儿时,他们总是说“他那水平,还不是瞎猫逮住死老鼠,冒碰上哩”。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想:辛辛苦苦供他上学,值!娃子不赖,让爹妈在人前露脸啦!
侄儿学的是最时兴的现代专业。父母多么希望他能成为新型技术人才,成为祖国建设的栋梁。只盼着,他能早日踏进科研单位,实现梦想。只盼着,他能锦衣还乡,迎接乡亲赞许的目光。
而今,他竟“投笔从戎”,报名参军,成了一名大学生士兵。爹妈劝都劝不住,真不知道这孩子咋想的。咱又不是没钱供你上学,你咋一定要参军呢?这娃子!
想归想,说归说。事实是,两天后,侄儿就要入伍穿上军装。趁着还有两天时间,侄儿从学校回到家,告别家人,告别爹妈。
在侄儿回到家的那天晚上,姑来啦,姨来啦,舅来啦,叔伯大爷都来啦。人,挤满了一屋。大家都想着来看看娃子,给娃子交待几句话。
姑说:“你爸本来想着,叫你学上出来参加工作。可你一心想当兵,只好依着你。按说干啥都中,只是不管到哪里,都得好好干,打拼出一片天地。行行出状元嘛。可不能让你爸妈失望,要给咱家争光啊”。
姨说:“听说当兵回来,还照样能上学。可是,恐怕几年以后,你学过的那些东西,差不多都忘净啦。不如,你到部队考个军校,再多学点知识,以后也许用得上”。
舅说:“你既然想当兵,就得准备吃苦。军队不比一般,要求可严格啦。这是你自己选的,再苦,也要坚持,再受症,也得忍住,到啥时候都要顶住。吃得苦中苦,方能人上人”。
大爷说:“你考上大学那阵子,已经给咱村里争光啦。这回又在大学报名参军,当大学生兵,更加光荣啦。到部队带把劲,干出点名堂,给咱村再添点光”。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这个拍拍侄儿的肩,那个拉拉侄儿的手,交代不完的话语,表达不尽的祝福。
弟弟,侄儿的爸,慌忙泡茶水,削苹果,砸核桃,剥花生,取香蕉,放桔子,忙得不亦乐乎。嘴里说着:“坐,你们都坐”。“你们吃,说着吃着”。
弟媳在灶房给花生仁过油。还炒了几盘拿手菜,又取出两瓶酒,为款待各位亲戚朋友准备着、忙碌着。
一会儿,大家一起坐下来,让侄儿坐在中间。一伙人,边吃瓜子边聊起来。问侄儿怎么报的名,问体检有啥问题没有。问学院怎么安排的,问什么时候换军装。问在哪里集训,分配到哪里啦,什么兵种。众星捧月一般,围着侄儿,仔细询问。千叮咛,万嘱咐,都希望侄儿在部队勤学苦练,成为一名坚强的军人。
大家在说话的时候, 作为母亲,弟媳在儿子的卧室里,正整理着儿子从学院带回家的衣服鞋袜。这是儿子过罢年上学时,母亲给洗得干干净净的衣裳。现在用不着穿啦,马上就要换上军装。看着眼前这些衣服,想着从小到大为儿子操的心。儿子好不容易长大了,却要鸟儿出窝,离家出走了。心里很不是滋味,几年里,也许再也见不到亲手养大的儿子。也不知他在部队里受了受不了。有个头疼脑热,有人照看没有。想着想着,就像谁抢走了她的心头肉,不由得掉下了眼泪。平常总是羡慕军人威武雄壮,怎么轮到自己的儿子,竟舍不得啦呢?
侄儿的小姑,想帮嫂子收拾收拾。进屋一看,嫂子正在抹眼泪呢。“哎呀,嫂子,你怎么哭啦”?她这一喊,大厅里的人都听到了。大家慌忙赶过来解劝:娃子参军是好事呀。凭着娃子是大学生,到部队一定会有所作为。有什么舍不得的。快别哭啦,该高兴才是。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劝。弟媳慌忙擦干眼泪,揉揉还红着的眼,脸上强装出笑容。说声“你看我,也不知道想到哪儿啦”。便随大家又来到客厅。
听说母亲哭了,做儿子的,忙拉着爸来到妈跟前。爸说:“你这人,真是的,没出息。哭啥哩,叫大家扫兴”!侄儿忙说:“妈,我又不是小孩子,我能照顾好自己。有啥事,战友们也能相互帮忙。你放心,我到部队一定好好干。不信,你等着看,再过两年,一个雄纠纠、气昂昂,戴着军功章的儿子,就会站在你眼前”!说着,还俏皮地打了一个立正,敬了一个军礼。於是,大家笑了,妈妈也笑了。客厅里充满了欢乐的气氛。
半天没有说话的姑夫,一开口,便掷地有声:“如今军队中,武器都是现代化。文化深的大学生,才能很快掌握先进武器。大学生兵,才能更好保卫国家。娃子走这条路,好!我支持!一定会有出息的。不是说“你不扛抢他不扛抢,谁来保卫国,谁来保卫家”吗!
姑父的话,受到大家一片称赞。
夜深了,人们陆续散去。不知道儿子又和父母亲说了点啥。
第二天,侄儿挥着手,踏上了新征程。看不见侄儿坐的车啦,才发现弟媳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晶莹的泪珠儿,在太阳的照耀下,闪闪发光。
金玉国作品集锦
后 妈
赏菊
三瞻古塔
寇准神迁
宜阳拉煤
一方墓誌
家乡的名片
送米的故事
米面从哪里来
戏说洛宁方言
县令免税民感恩
戏说洛宁方言(二)
运河明珠拱宸桥
皇城小镇清河坊
观今忆古赞孤山
游游大唐不夜城
来自杭州的报告
人才济济话底张
美哉,伶伦大桥
路边那棵皂荚树
东南佛国话佛寺
渠通水流话清淤
辛丑春节游卫坡
瞻前顾后话“赊销”
地图上的“奎楼村”
洛宁张仙沟的故事
认知洛宁七字歌
彩色古塬春日颂
反哺母校的义举
清明时节观古碑
洛宁概况三字经
渡阳河畔觅旧踪
山环水绕赞边城
游览故居说富商
林木深处观艺展
县城百姓看电影
为了粮食的丰收
忠于职守的老校工
洛宁大堰沟的传说
夏日冲凉话“飞渡”
走出记忆的摇篮曲
一方励志的教泽碑
洛宁新进秀才谢师礼
洛宁县城古迹祖师阁
由“青出于蓝"想到的
洛宁金氏福山支系简介
清代金氏族谱序言两则

洛宁县城东关石婆庙的故事

捐宅献地显孝心 感恩戴德立族规

洛宁传说故事——有福女的传说

殷殷寻根情——山东即墨金氏洛阳洛宁寻亲记
作者简介:金玉国,男,县城人,大专学历,1945年生,中学高级教师,洛宁县"教坛明星",曾在《洛阳日报》发表《特殊考场》等,《我的老师》获洛阳日报征文二等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