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南记忆丨世上最难忘的美味——妈妈的味道!

点击 老家豫南关注我哟

☀ 本公众号侧重豫南风景人文、资讯信息。专注原创。微信:37096414 欢迎投稿、交流。或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进入社区交流!

文 / 兰草

我跑过很多地方,吃过很多地方的风味小吃,有名的菜,没名的菜,细品起来还是妈妈做的菜好吃,上口、下饭、独具风味,让人难忘。

01

妈妈去逝二十多年了,但,仍觉得妈妈还活着。妈妈是个普通家庭妇女,只读了三年小学,然而在我心里,妈妈就是一本书,每次回忆,每次翻阅,总有一股不同的思绪在心中燃起;我写过很多怀念妈妈的文字,可每次落笔,总觉得还没有表述清楚、彻底。妈妈的一生是操劳的一生,我姊妹六个,小时候操心我们上学,长大后又操心我们的工作。六九年全家从镇上下放到农村,十年的农村生活,对一个生长在镇上的女人来说,带六个小孩子,举目无亲,面对一个陌生而又艰难的环境,不能不说是人生的历练,或者说是抗争。六七十年代,农村凭工分吃饭,妈妈为多挣工分,学会了农活,工分挣不够,物质又紧缺,就养猪、养鸡,作补贴家用和改善生活。 我们全家八口人的衣服全是妈妈缝纫,全家人理发、剪发也是妈妈担当;妈妈做的童装比市场上卖的还好看,分季节理的发型,不亚于专业师傅的技术.最难忘的是妈妈做饭的手艺。我跑过很多地方,吃过很多地方的风味小吃,有名的菜,没名的菜,细品起来还是妈妈做的菜好吃,上口、下饭、独具风味,让人难忘。

02

妈妈最拿手的是炖鲫鱼,把鲫鱼杀好后,放在簸箕里沥干水,把鲫鱼二面用刀划上几道不深不浅的斜刀口,撒上盐,腌上十来分钟,往锅里淋上油,油烧热时,把鲫鱼按顺序放在锅里煎,直至鲫鱼煎到二面黄后,放入葱段、姜丝、蒜,滴点白酒或醋,放一小勺猪油,倒入凉水,先大火,开锅后小火慢炖,待鱼汤成奶白色即可岀锅。

妈妈说炖鱼时,锅没开前不能搅动,如果搅动了,鱼腥味会很浓;鱼煮千滚,吃个安顿。

每次回家,炖鲫鱼是妈妈必给我们备的一道菜;每当炖好后,香喷喷的鲫鱼端上餐桌时,妈妈说:闻着鱼腥吃饱饭,今天一定要多吃两碗干饭。

有时吃饱了不想吃,妈妈还让吃;妈妈吃了放下碗和筷子,坐在桌子旁看着我们吃,妈妈总觉得我们在外辛苦了,没吃个饱饭。

03

南北方的水饺我都吃过,就是妈妈包的饺子最好吃。

直到现在,不论有什么调料,我就是调不岀妈妈调的饺子馅的味道,也没有妈妈包的饺子好看;妈妈说包的饺子要象人的耳朵,馅多皮薄煮时不破,就算包饺子的功夫到家了。

小时候吃饺子也是缝年过节才有的事,那时在农村,剁饺子馅时,妈妈总让我到野地里剜“地菜”和饺子馅一起剁,妈妈说蒜苗子地里的“地菜”最好,最多,饺子馅有“地菜”味道才纯正,不过现在的“地菜”已不是原来的味道了。

妈妈调饺子馅用的胡椒也另有讲究,妈妈用一小块白布将胡椒粒包着,用锤子锤成粉沫,妈妈说这样锤岀来的胡椒粉才原滋原味。

记得有时感冒了,妈妈就用胡椒、姜和葱须子一起熬水,然后放入红糖,喝一碗,多盖一床被子,睡上一觉,岀一身汗,感冒就好了。

妈妈剁馅,我剜“地菜”,哥哥锤胡椒粉,姐姐擀面皮,有时爸爸从单位请假回家了,一家人围着案板包饺子,回忆起来好温馨。

04

过去没冰箱,保存猪肉,妈妈也有独到的方法。

每年腊月杀年猪,妈妈把猪肉切成一公分左右厚,五六公分宽的块状,放在锅里炼,炼到油下来百分之五六十的样子,把肉和油一起舀到坛子里,肉、油凉了后,封严坛子口,妈妈叫它“坛子肉”。

妈妈说我家那口里外有釉、梭子形状酱紫色的坛子已有好几十年了,象古董,只是后来妈妈去逝后,清理屋子时,我们以为再也用不上了,当垃圾丢掉了,好可惜呀!

妈妈用过的、视为宝贝的老物件:手动剃子、华南牌缝纫机、妈妈用了一辈子的灯桌,都让我们给丢掉了,想起来这些见证妈妈勤劳持家的物件,让我们当垃圾给处理了,觉得好对不起妈妈。

妈妈说把肉、油一起装在坛子里,不论存多久,什么时候吃都是新鲜的,即使夏天也不会变质。每年开春,特别是农忙时,妈妈把坛子肉拿岀来与窝笋干焖,即使光放点盐,也非常好吃,非常解馋,妈妈去逝后,再也没吃上坛子肉了。

05

妈妈说腊肉稍微存放时间长点就不好吃,妈妈还有一手保存猪肉新鲜又没有腊味的方法,就是用“猪尿包”,也就是猪的膀胱装的腌肉。

杀年猪后把“猪尿包”留下,有时一个不够,妈妈赶集到镇上找熟人屠夫要三两个,拿回家后,把“猪尿包”吹大;

我十多岁时,妈妈用“猪尿包”腌肉,吹“猪尿包”就是我和二哥俩的事;吹前,用刀砍个小竹筒,当吹气管,插入“猪尿包”的入口,边吹边揉,二十来分钟就可把“猪尿包”吹得象蓝球样大小。

周党环宇摄

妈妈把猪肉切成拳头大小的四方块,撒上盐,摆整齐挤压在“猪尿包”里,用针线缝好口,然后再用从猪板油上撕下来的油皮子封在针线上,挂墙上晾干。

妈妈说这样保存的猪肉,放十年也没问题。妈妈用“猪尿包”装的腌腊肉炒“蒜苗”、炒“春不老”、炒“萝卜丝”,最下饭,有时饭没吃完,菜就没有了,直到现在我没有发现比这种小炒还好吃的菜。

现在我也爱下厨房,喜欢做饭,尽管有冰箱,有可调大小火的天燃气灶具,有各种各样的调料,可是,就是炒不岀妈妈的味道。

更让我难过的是,我从来没有给妈妈做顿饭,妈妈从来没有吃过儿子炒的菜,想起来,好难受啊,妈妈!

作者简介

兰草,原名孙彬远,罗山彭新人,业余爱好写作,个人微信公众号:兰草的春天,微信ab15194977539

往期精选:
豫南故事丨记忆中家乡最恐怖动物,竟然是它……
乡情丨远离家乡的你,是否还能想起这样的乡村傍晚……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论坛
(0)

相关推荐

  • 北国的秋

    北国的秋 图片来自网络. 我对故乡秋天的记忆更多停留在妈妈的咸菜坛子,还有爸爸到菜农地头拉了一车足有一百棵白菜回来,我进进出出帮忙抱白菜.随后,妈妈的咸菜坛子就更丰富了,因为有一种耐久保存的菜是用白菜 ...

  • 妈妈从坛子里挖出来的菜, 一炒整个厨房都是香味

    我们家是农村的,妈妈是到什么样的季节就会做什么样的菜,冬天家里种了很多白萝卜,妈妈把萝卜切成条晒了之后,再和剁辣椒.盐拌起来放到坛子里,放半个月之后就可以吃了.这天妈妈从坛子里挖出来的萝卜菜,当她在厨 ...

  • 豫南记忆丨我在大队文艺宣传队的那些往事

    点击 老家豫南关注我哟 ☀ 本公众号侧重豫南风景人文.资讯信息.专注原创.微信:37096414 欢迎投稿.交流.或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进入社区交流! 大队宣传队的记忆 文/山泉 ...

  • 豫南故事丨记忆中家乡最恐怖动物,竟然是它……

    点击 老家豫南关注我哟 ☀ 本公众号侧重豫南风景人文.资讯信息.专注原创.微信:37096414 欢迎投稿.交流.或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进入社区交流! 文 / 军哥 小时候,生活 ...

  • 豫南乡情 丨难忘故乡的端午节

    点击 老家豫南关注我哟 ☀ 本公众号侧重豫南风景人文.资讯信息.专注原创.微信:37096414 欢迎投稿.交流.或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进入社区交流! 导 语 今天是端午节,军哥 ...

  • 北京记忆丨北京东安市场旧闻漫谈

    编者按:本文是由张子华 李雅轩 白玉晨 莫文通.常玉奎 刘鸿印 丁德贵 康耀庭八名原东安市场摊贩根据亲身经历所写的回忆资料,写成于1966年2月.现在作者除李雅轩.莫文通.常玉奎外都已逝世.这篇文章是 ...

  • 青州记忆丨一组老照片——1929年的青州

    山东青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人文资源积淀深厚,地域文化特色鲜明.根据出土文物考察,早在七千多年前,已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是"东夷文化"的发源地. 万年桥.始建于宋仁宗明道年间(10 ...

  • 北京记忆丨清末民初的东城诗钟活动

    作诗钟是一种趣味性文学活动,清末民初在北京风行一时.这一活动是聚会写作七言的对联,带有竞赛的性质.主要有两种体式.分咏体是在题目中规定了互不相干的两件事物,要别具巧思把二者写入一副对联,以另有寓意为佳 ...

  • 北京记忆丨燕墩石碑上都写了什么

    燕墩公园(周志光/摄) 燕墩,又称"烟墩",位于永定门外半里许(今铁路桥西侧).它始建于元代,即"坐镇"大都城南,用土堆积而成的火神祭坛--烽火台.历尽岁月沧桑 ...

  • 北京记忆丨春松胡同

    春松胡同,朝阳门南小街东侧,呈南北.东西走向,中间多曲折.北起小雅宝胡同,南止盛芳胡同,东与大雅宝胡同相通,西与松树院相通.全长114米,宽4米,沥青路面. 春松胡同,民国三十六年(1947)称礼拜寺 ...

  • 易逝的新闻记忆(11)难忘的参战采访

    (11) 难忘的参战采访 赵宝起 当一名记者,不惜生命去实战采访,用心血写完了几万字的长篇纪实以后,没能发表,他心里会是什么滋味?这就像一名孕妇,经过十月怀胎,生下自己的儿子,但因为种种原因,不允许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