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刀鱼啊!你还能游多久?
从1972年到1996年,黄河下游有19年发生断流57次,总计682天,平均每年断流36天。进入上世纪90年代,断流情况尤为严重。1997年2月7日,黄河下游利津(利津隶属东营,该处设有黄河流域最后一个水文站)河段断流,一直延至河南开封市柳园口河段,断流长度700多公里。同年9月3日,利津水文观测站再次断流,这已是该年度利津站出现的第8次断流,也是黄河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汛期断流。这一年,黄河断流时间长达226天,无论是起始时间、持续天数还是断流河长,都创下了历史之最。
1998年黄委会实行全流域调控管理,断流现象没再出现过,自1999年3月1日,国家开始对黄河水实行统一调度,以确保河水常流。但是,危机始终存在。
2000年开春以来,生活在黄河下游的人们惊喜地发现,消失了十几年的黄河刀鱼重新出现在河口一带。这是自去年初国家对黄河水实行统一调度带来的生态效益之一。
濒临灭绝的黄河刀鱼
黄河刀鱼是生长在黄河下游的珍稀鱼类。
黄河刀鱼,因形似一把匕首而得名,长约一尺。在河水常流的年代,它们生活在黄河口一带,每到春天则逆流而上,每年农历三月沿黄河溯流而上几百里,到山东东平湖产卵,孵出的幼鱼再回游到黄河口,两三年方可长成成鱼。
刀鱼的脂肪丰富,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当地人都把刀鱼放在铁锅上煎,煎出的刀鱼白里透黄,奇香无比。
2003-4-16 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垦利镇左家庄,距离黄河入海口大约只有50公里。
从左家庄向北,走下高高的河堤,就来到了黄河的河底。干燥的凉风带来缕缕怪味,这是干涸的河床的气味。如今,数百米宽的黄河河床,仅有一股10米左右宽的水流还在缓缓流动……
以前刀鱼一网下去能打20多斤,现在见都见不到了
同在垦利县黄河段,有一处清八渡口。站在渡口的浮桥上往下看,河槽里的水满满的,水面上还有灰色的水鸟在飞。
“这可不是黄河水,这是海水,黄河水有这么清吗?”一位撑着小船的老汉说。
这里距黄河入海口还有30公里,因为河水水量太小,海水已经倒灌过来。
撑船的老汉自称姓张,他从船舱里拎出一袋刚捞的鲜鱼大声问:“买鱼吗?梭鱼,4块钱一斤。”攀谈中,这位张老汉显得兴致很高,因为他刚才还捕到了两条刀鱼,是已经濒临灭绝的黄河刀鱼。
“现在不行了,以前刀鱼一网下去能打20多斤,现在见都见不到了。以前2毛钱能买一斤,现在100多块钱一斤你都没处买去。”张老汉叹了口气,“黄河再也不能断流了,要不,咱这刀鱼就要绝种了!”
黄河刀鱼的故乡在黄河口一带,因其形似利刀而得名。其实,刀鱼的学名叫刀鲚鱼。
黄河入海口
在黄河口,当地人称其为“倒鱼”,这大概是因其沿黄河逆流洄游的缘故。历史上,黄河几经改道,但黄河刀鱼总是顺河而去又沿河而来。长江口和海河口虽然也有刀鱼,但总不及黄河刀鱼量多,味美。
山东的东平湖是黄河刀鱼的主要产卵地。这里,鱼虾众多,浮游生物丰富,自然成了黄河刀鱼的天然繁育基地。黄河刀鱼每年都在东平湖产卵、孵化,顺黄河入海,在黄河口附近水域生活。黄河水中的麦穗鱼及浮游生物汇集在入海口处,为黄河刀鱼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饵料。每年3月底,长大育肥的成鱼便由其生长地———黄河口,又进入黄河,逆流而上,向东平湖洄游。
黄河刀鱼在洄游途中,消耗大而摄食少,因此,越往上游越瘦,刺也越硬。大多数刀鱼游至东平湖就停止洄游,也有少数能穿越东平湖洄游到河南境内。但这时鱼已瘦成皮包骨头,难以食用了。因此,食用黄河刀鱼的最佳地点当属黄河口。
黄河三角洲
黄河刀鱼肉质细嫩,鲜味奇特,浓香异常,既有海产品那样的鲜味,又有黄河鱼类特有的香味 。。
2003-3-13黄河水利委员会上游水文资源局马忠祥副局长说:“今年黄河枯水已成定局,而且是自1950年以来的特枯年”!。
2003年1至7月份,国家分配给山东省的黄河水是22·4亿方,山东分配给东营的是3亿方左右,这都比正常引水年份少了一半还多。
虽然黄河水如此紧张,但国家调水有一个硬指标:必须保证黄河不断流,即山东利津断面不低于30个流量。
近10年来,黄河的断流问题黄河三角洲地区苦不堪言,2003年的危机则更是迫在眉睫。由于遭遇了黄河有实测资料以来的最低来水量,每天流经东营市的黄河水只有每秒30立方米,这个数字是当时防止黄河断流的最小水量。
这样的水量,对东营市来说对黄河三角洲来说只能是杯水车薪。东营市现在只能保证生活用水,然后是工业兼顾农业,其实基本上等于没考虑农业用水。
黄河刀鱼,更是处在了生死攸关的关头!
就在水的问题令黄河寝食难安的时候,2003秋-----一场多年不见突如其来的秋汛席卷了齐鲁大地!一直持续到现在。算是解了当时的燃眉之急!今年的2月10日我站在胜利黄河大桥上,只见满漕的黄河水浩浩荡荡向东流去。可是现在水位又已经回落,…………
又到了黄河刀鱼上沿黄河逆流洄游的季节。
黄河刀鱼啊!你还能游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