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和之思

今日霜降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8.1 )

由“泰”字引申想到的

,水火相济。泰伯,本为太伯,尊为泰伯。居长子位,去位成德之象。相应于泰卦。三让,就是谦让,谦下。远遁南方,能处下。这一“泰卦之象”是周这个小小的部落之所以最后能让天下信服的根本。文王演易,以乾坤二卦立本,看似高明,有失泰和。身死国灭之象是“丕卦”水火不相济,礼崩乐坏,天下大乱,乾坤之力不能正之。也就有了后世所谓五百年必有王者兴之说,就是在根本上有失泰和。

这个“泰和之象”是周这个部落的精神本源,文王抓住一部分,有乾坤并建,未济之济(尾卦是未济卦),以不完善结束之,留一个开放的口子。

泰伯的故事里有先王禅让的精神传统,接下来的发展中,但是还是被夏商一贯的嫡长子制同化。周代替商,没有抓住这个好的精神之源,只是损益商朝的礼乐之道。没有完成文化的革命,只是革新。我认为悉达多太子是完成了思想文化的革命,不受太子之位,为众生求解脱之道,最终夜睹明星,大彻大悟,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众生是平等的。佛陀的践行,真的打破印度的四种姓阶级划分。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丕卦之象大显于世。父子兄弟相残,诸侯相互征伐,僭越违礼,丕到了极处,就是秦之大一统。是“丕卦之象”(代表为法家)一统天下,“泰卦之象”(代表为老庄)隐而不显,沦落于江湖。“乾坤二象”(儒家为代表)相辅而无力。儒法并行,天下有平衡而无泰和。

周文化,是肃穆的,温柔敦厚,彬彬有礼,秩序井然,尊卑有别。是如上所述这样的一个精神渊源。而吴越文化,甚至齐国文化(海滨),都是那种带来浪漫主义的,感情丰满的,感性的文化,这也是有一定的精神渊源的。

谱系

一个谱系,周成王(周公相辅)-周武王——周文王——王季(季历)——周部落首领古公亶dǎn父(追尊周太王)(在商武乙时期)——……——后稷(周王的始祖,农耕的始祖,唐尧的哥哥、帝喾的私生子?)——帝喾——蟜极——少昊——黄帝。

包含的信息其实是不少的。

古公亶父时期,周部落在西岐。岐山是周王朝发祥之地,从周太王迁岐到周平王东迁近400年间,岐山一直是西周的中心。

公亶父,姬姓,名亶(dǎn),又称周太王,豳(今陕西旬邑)人。上古周部落的领袖,西伯君主,周文王祖父,周王朝的奠基人。 据推算,古公亶父是轩辕黄帝第16世孙、周祖后稷的第12世孙,在周人发展史上是一个上承后稷、公刘之伟业,下启文王、武王之盛世的关键人物,是一位远见卓识的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历史上的著名贤王。

 豳迁到岐山。古公亶父因戎狄威逼,率领族人由豳迁到岐山下的周原(今陕西岐山北),“复修后稷、公刘之业”,推行“务耕织、行地宜”的农业发展政策,实现了“行者有资,居者有畜积,民赖其庆”的局面,周族逐渐强盛,加之周太公“积德行义”,使得“国人皆戴之”,奠定了周人礼教文化和灭商的基础。周武王发建立周朝时,追谥他为“周太王”,他住过的地方叫“太王城”,他的墓叫“太王墓”。豳 Bīn同「邠」。古都邑名 。在今陕西郴县。

生活方式。迁徙往往是那个地方养不活这个族群,或许就是豳这个地方,越来越不适合农耕。可以推算,周部落在豳定居的时候,也是农耕和游牧结合的方式,所以在生活方式上和戎狄相似。迁徙之后,找到适合农耕的地方,重新发展农业,改变住所,对接上了商这个政治体,得到商政治上的承认,所以可以想见,周慢慢地从这个时候发展起来了。会不断地吸收商的文化和技术,不断地提升自己,所以这正是一个有着勃勃生机的新兴国度。

发展根基。首先是与姜姓氏族联为婚姻。公亶父带领着姬姓部族来到岐山周原之后,便与原先已住在南面渭水流域武功、扶风、宝鸡一带的姜姓部族联为婚姻。此后,姬姜两部落便世为婚姻,如武王妻曰邑姜,西周康王、穆王、鼓王、孝王(或为夷王)、厉王、幽王的妻子均为姜女。

司马迁:“古公乃贬戎狄之俗,而营筑城郭室屋,而邑别居之。作五官有司。民皆歌乐之,颂其德”。

部落始祖后稷是周朝王族的始祖,名弃,出生于稷山(今山西运城稷山县)。母为帝喾高辛氏元妃有邰女姜嫄。曾经被尧举为“农师”,被舜封为后稷,封地古邰城(今陕西咸阳武功县西南)。 《诗经·生民》篇说:“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

后稷的后代为什么和夏商逐渐地分开?周这个部落又和夏商这两朝有什么联系呢?这个话题先在这里结束,以后有待探究。

到了周公的时候,已经没有让,而是周公的小心慎微。

耶稣的精神里,有相应“泰卦之象”的精神。背负十字架,为他人受苦。菩萨也有泰卦的精神,“不为自己求安乐,但为众生能离苦”。这是佛教能进华夏大地的根本原因。佛教的弱宗教性,包容性,无相性,在中国能长存而不衰。耶教的宗教性,排他性,在中国发展受限,但也能保存,是有道理的。

至德

至德,让贤之德。三让。孔子尊泰伯为“至德之人”。泰伯,泰道的传承者。民无得,不显名于民,功成弗居。无为之道。我们可以看到,泰伯可以放到《道德经》里,为而不恃,为无为的精神,不显名。可以思考,这一章是论语与道德经的对话,是孔子对老子的致敬,这样说应该也不为过。孔子是很看重老子的。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是这样记载孔子见老子经过的:“孔子適周,将问礼於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於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从这段话里,是否有这种泰和之道的传承呢?

孔子道:“鸟,我知它能飞;鱼,吾知它能游;兽,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网缚之,游者可用钩钓之,飞者可用箭取之,至于龙,吾不知其何以?龙乘风云而上九天也!吾所见老子也,其犹龙乎?学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邈而难知;如蛇之随时屈伸,如龙之应时变化。老聃,真吾师也!”

孔子是吸收到老子的精神的。但可以想见是不彻底的,孔子最终所行的是无过无不及的中和之道。有取于泰和之道,但是这个中和之道,是很难做到的,就远离大众基础,这样看来,是真正的泰和之道吗?

吴国的始祖。口天吴。口者,民之论也,天者,君也,天所赋予之位也,君处下,民在上,泰和也。吴楚文化,民风是浪漫的,强悍的,有这样的一个精神继承渊源。但是发展到后期,也还是逃不过追求刚强,最后被“示柔弱”的越国所灭。真是一个轮回。

周文化的地域性,家文化,聚集住在一起。人与人的关系是那种纠缠不清的关系。后会有期,总会再见面。所以是人情为重,重人情,重礼法,不重规则,以和为贵。这也大概是农耕族群的家族文化特征吧。这里的人与人之间的谦让,是泰和之道化入了民间。

但是这种民间的以和为贵,强调这个“贵”,没有把重心放在“和”上,所以也就越来越远离“泰”。往往和变成了“面和心不和”。人与人之间看似和美,背后呢?相互争斗,争利,只是要个面子,吃相好看些而已。并非真正的泰和吧。

正当时的古希腊,却是一种城邦文明,海洋文明,人与人后会无期,所以重视契约,重视规则。一种聚集到极致,一种开放到极致,真的是完全不同的文化形态。现在的中西文化的对话,也是,可以说是周与古希腊的对话。

水火相济,人与人真正的能够相互帮助,真心为他人考虑,这样的一个社会在哪里呢?

小结

这是一篇很即兴的小文,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缘起于古典书院李旭老师讲的论语课(泰伯篇),这几天也正在看张文江老师的《庄子内七篇解析》,也接触张远山老师的关于“伏羲泰道”思想,就有了这一篇思考不成熟的小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