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筋出槽骨错缝
论筋出槽骨错缝
2021-03-12 00:00
什么叫“骨错缝、筋出槽” ,颇受欢迎,今日把 该专题 相关素材分享给大家。
论筋出槽骨错缝
(一)
筋出槽一般要从骨错缝或患处去找,如摸着有一椎体偏歪或患者指出的某处疼痛,然后用心去摸,就会摸着一根筋一直传到远方。如果病程久,如一般颈肩病都可以顺着摸到脚上,然后首尾相接。顺着往上摸,可以摸到头上,然后首尾想接。然后把筋松开,一般症状都会明显减轻。偏歪的椎体也会归正。有些久病的患者椎体只能归正一部份,需要再手法复位一下。
台湾林两传老师的摸筋结合西医解剖,与传统中医摸筋有些区别,其归筋方法是将筋摊平,然后给一个极限的力带动,使筋跳回。我学的这一流派的方法是顺着筋翻转,一节一节的将筋翻回去。
一般所谓的筋节,阳性反应点都是筋上的一个横断面。随着筋的翻转松开,筋节如果病程短的,都会松开化掉,但病程长的会还有残存,需要用手法再专门解一下。
筋松开后,再摸患处会感到很顺溜,肌肉软软的,没有张力,也没有筋节,骨头也会齐的,没有不干净的东西,也没有棱角。患者会觉得舒服,热,或酸困,累,想睡觉,这些都是正常现像,一般过几天便会恢复,症状也会消失。
既然筋可以一直连到很远的地方,那么骨错缝也不是只有一两个地方错缝,一个两个椎体错缝,会顺着筋摸到骶髂,股骨,胫腓骨,甚至腿上的骨头都会或多或少有错缝,因为人体本来就是一个整体的结构,一个地方出问题,相关的很多地方都会出问题。
由此既然筋可以顺势带回去,那么骨头也可以,正骨不需要多大力气,只需要顺势轻轻的一带就可以,只要你能摸得准。
以上所讲的全要摸法,只要能摸得准,能将劲的应力送到患处,能守着患处,就能归正。这和太极拳的听劲很有点像,将劲力缓缓的送过去,而且还要摸得准能守着那个错位的筋和骨头,劲和错位点点对点对到一起,筋自然就翻开了,骨头也就很轻松的对正了。可见所谓的整脊这种称呼本身就是有问题,比如颈椎错位,不只是颈椎有问题,相关的锁骨,胸椎,肋骨远至骨盆都会有问题,难道只是叭叭的搬几下脖子就能解决问题。
(二)
首先讲讲诊断,中医的东西往往很多时候不能用西医的观点来评判。尽管有人提倡中西医结合,但很多时候,人们都以西医的观点为主来判断中医。
试举一例,就手法治疗颈椎病而言,一般人们都会按西医的观点将颈椎病分为七种。但在中医来看,只有一种,不管是所谓的椎动脉型,还是所谓的颈型,神经根型等等。都是因为筋出槽,骨错缝所致。盖有诸内必开之于外,我摸着那里有问题,就处理那里,处理了相应的症状就减轻或没有了。也就是西医往往讲的是具体的分型和相应的理论来指导手法。而中医往往靠的是真接的手感去摸。不先凭知识去判断,摸出什么来算什么。
比如所谓的神经根型引起的拇指麻木,按西医认为是颈六神经被压迫,治疗往往是直接矫正颈六来解除压迫。但中医的手法却不是这样,往往是逆着去摸,从麻木的手指顺着出槽的筋去摸,这样我们会摸到,原来拇指麻木可能是因为虎口开缝引起来,也可能是尺桡骨开缝或夹紧引起,也有可能是桡骨错缝引起,还可能是每一二肋骨或锁骨错缝引起,最后可能是胸椎,颈椎错位引起,可能是由第六颈椎错缝引起,也可能是几个椎体错缝。
再举一例,就颈型颈椎病而言,西医往往认为是相关的肌肉劳损粘连。中医也有相同的劳损观点,但中医认为是因为筋被长期劳损后,出现翻转离槽,同进把相应的骨头拉偏。同时风寒湿邪等侵入造成症状。
这就出现一个手感问题,不仅要摸出筋出槽骨错缝来,而且还要摸出陈伤,新伤,属寒症还是属湿症来。而各种症状处理的方法又不相同。
这样中医往往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但却增加了一个手感问题。而手感需要练功和师带徒才能成功。所以中医手法和中医一样,不是医学院校能学到的其精髓的,必须师带徒的形式才能行。
(三)
教科书中所讲的骨错缝和实际遇到的骨错缝其差太远了,全身皆可有骨错缝。比如很多所谓的肱骨外上髁炎其实不是炎症,而是真正的骨错缝。
就普遍的椎体而言,教科书或一些整脊书上讲的脊椎的偏歪和实际遇到的可以说完全不同,教科书中的偏歪都是理想化的偏歪,而在实际操作中真正遇到的偏歪远非如此。所以很多人搬脊椎后有经验的中医正骨高手再去摸,往往会感到只正了一小部份,很多根本没有正回去。所以都有残存的症状或效果不明显。
就中医正骨而言,过去根本没有整脊这一说,因为脊柱偏歪不只是脊柱偏歪那么简单,相应的肋骨,骶髂,股骨,足上的骨头都会有变化错缝。并且即使是椎体偏歪也绝不会是一个椎体的事。所以中医应当叫正骨,而不应当叫整脊,因为不是整脊那么简单就能处理的事。而一般相关方面的书都把问题理想化。看书的学者在实际操作中也会有力不从心之感。
人体的每一个部位都可以有错缝,有的关节会有多种错缝,就膝关节而言,就会有四五种错缝。而很多时候不只是膝关节错缝引起来的。
比如我治疗过好几个这样的膝关节痛病人,当下把膝关节调正后患者症状立解,但站起来或稍走一会儿,马上就出现症状,一开始不明白,后来慢慢治多了,才知道是足弓或股骨有问题。有一个患者调正膝以后怎么也症状去除不了,后来在股骨大转子处找到三四根横着连到坐骨结节上的筋,原来是这几根筋把股骨往外拉偏,坐着不要紧,一站起来就使骨头不对缝,从而出现症状。
可见每个病的病因是很复杂的,绝没有书本上讲的那么简单。
而要找出这些病因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去摸。
我们都知道,要想有好的疗效最重要的是诊断,要想有正确的诊断最主要的是要能摸得清,而不是靠书本上的知识去判断。摸得清明心中就清明。心中清明就能应手凑效。
而要想练出手感来首先是要有师父教,其次要练功。
过去的中医手法门派都强调练功,原来不理解,现在练习易筋经后才理解,确实可以以使练者手臂柔如棉而臂力大长,特别是手的敏感度会有明显增加。
(四)
凡劳损日久,或风寒久留,其病必向里走,及至贴骨入骨,引入腹内五脏。临床常能见到这种现象,久治难消。着手处毫无感觉。譬如有的人所谓的直板腰,铁板腰。有的人肘膝弯曲变形,不能伸直。而这样的病又多表现在症状上下相连,从腿通过腰背一直到肩颈。多数患者都会主动述说从上到下一根筋难受。
要想处理这类型病,必须把贴骨筋松开才行。因为患病日久,积累太甚,病己贴骨。这种筋都在肌肉深层,紧帖骨头。类似于西医讲的深层肌肉筋膜,如腰大肌,骶髂韧带,回旋肌,肋间肌,胫腓韧带等。但中医讲的贴骨筋还有深层通过胸腹腔的筋膜,内连五脏六腑。是深层肌肉一部分一部分上下相连。形成一条或几条线。中医管这个叫贴骨筋,如果只是正骨不松开这些深层筋膜,以及深入胸腹腔的深入层筋膜。只如同隔靴搔痒。需要强调的是,松开这些深筋膜只需要的是很轻的手法,手法越轻才越能松得开。想要通过暴力手法牵动肌肉来调动深层筋膜那就是南辕北辙了。这需要师传加苦练才行。
(五)
坊间一般人都将正骨理解为整脊,放松按摩理解为理筋。如果整脊并配合按摩放松认为就是正骨理筋。筋骨并重。而其中又有些人认为整脊省力费时少。就是搬几下或压几下。而按摩费时费力。所以以整脊为主按摩为辅。而自称以正骨为主,理筋为辅。并言骨正筋自柔。此皆主观之理解。所谓正骨,就是将偏歪的骨头纠正。所谓理筋就是将纷乱错位的软组织理顺。现在人多受西医局部观影响,认为整脊就是正骨。岂知脊椎偏歪并非头痛医头,脚疼医脚那么简单。
比如颈椎偏歪,相应的一二肋骨,锁骨也乃至更远的骨头必然会偏歪。我们知道颈椎有斜角肌、胸锁肌连于一二肋骨和锁骨。如果颈椎偏歪势必会通过肌肉带动这些骨头偏歪。而提肩胛肌而连接肩胛与上位颈椎。所以肩胛骨有问题,颈椎也一定会出现问题。所以患者往往表现在颈肩难受。与其说颈椎病,不如说是颈肩病。可见西医所谓的整脊太局限化。没有整体观。同理腰椎也然。所以这也是我强调正骨反整脊的原因之一。
然后再说理筋。由于真正掌握理筋技术的人如凤毛麟角。所以可以说绝大多数人所理解的理筋都不正确。医宗金鉴中讲,十二筋经之罗列序属,又各不同。故必素知其体相,识其部位,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从心转,法从手出。由于筋的概念是中医传统理论的东西。很难用西医理论解释。在现代人看来,十二筋经和十二筋脉一样。都是不可知的。然而我们从医宗金鉴与笔者所学来看。十二筋经是可摸知的。
是真真实实可摸到的。笔者认为可不可以这样解释。所谓的筋转,筋翻。筋离。筋合。筋出槽等是否可以理解为由于外伤,劳损,风寒湿,以及内脏病变等原因。而使其通行经络上的软组织发生紊乱。而理筋就是将这些软组织调整理顺。而使其内外经脉畅通,筋骨内脏功能得到恢复。而很多人将按摩等同于理筋,认为理筋费力见效慢。殊不知理筋也非常省力,一般只要摸着筋的翻转轻轻绕几圈筋便理顺。
而且只要能找到真正的病因多可立杆见影其。还有人以整脊为主,懒的按摩放松肌肉,自认为其为重骨不重筋,以骨调筋。其实连筋都不知为何物,如何调。有人认为自己既按摩松懈软组织,又整脊。便认为是筋骨并重。其实如果真正懂得什么是筋出槽就会明白。筋骨是一整体。骨错转的方向会影响到筋的翻转。反之亦然。在诊断时,要二者相互应证。通过筋的翻转和骨的错缝来判断筋骨是如何旋转错缝的。
同理,在治疗中要通过骨的归位来调整筋的旋翻出槽,通过筋的回槽来调整骨的错缝。二者如一。并不能割裂的分开。也没有重那个轻那方之理。当然也没有以何为主之理。另外,除了筋骨外还有筋骨和内脏的关系。由于十二筋脉连通内脏。筋经又与十二筋脉相通。所以筋经问题会牵连到内脏。内脏问题要牵连到筋骨。所以有些久病的筋骨问题要通过调整肝肾等内脏来调理才能见效。而真正的中医伤科手法需要师徒相传。口传心授。
手摸心会。因此真正得其传的少之又少。故而多数人对筋出槽骨错缝只是闻其名而不知其实。故而有一些不知其所以然的说法也不足为怪。故写是文以辩析。(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