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风景丨老武汉的警钟楼与奥略楼

周日得空,去一趟三官殿,看了正在举行的“记忆中的风景:湖北美术馆馆藏小幅绘画作品展”。

不料,其中有一张水彩画,引起了我的注意。

画面小小的,仅约4x4篇幅。画家名叫严云开,题目为《江汉关钟楼》。

大概是策展人忙中出错吧,此画描绘的是武昌“警钟楼”,它与江汉关相距甚远、不是一回事,更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那么,看官的问题来了。

你扯的警钟楼是何方圣物,我么样冒见倒过咧?

警钟楼,曾经坐落在长江南岸的蛇山矶上,是老武昌的标志性景观。

老照片中警钟楼的角度与严云开的作品近似

它的切确地点现在武汉长江大桥的桥头处,这里原先是古城墙的一个突出部。1884年,突出部上的古黄鹤楼,不幸在一场大火中被烧毁了,片瓦不存。

1904年时任湖北巡抚的端方,在其原址上修建了警钟楼。恰好与对岸汉阳的晴川阁、北岸汉口的江汉关,鼎足而立、遥相呼应。

至于何故曰警钟楼,现已不可考。

约1940年代旧明信片中的警钟楼

但该楼的样式一反古黄鹤楼的勾心斗角,而采取了西洋楼房的坦率直白,表现出一副野蛮粗暴的罗马风格,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

究其原因,应该是清末的“洋务运动”后,主政者多“崇洋迷外”之故。

警钟楼的主楼为正方形、共二层;附楼为瞭望塔,共四层,门窗均为拱券形,整幢楼房的外墙则完全使用清水红砖所砌成。

武汉沦陷时期,警钟楼曾被日寇占据并遭到部分的损毁。抗战胜利后,1947年湖北省会警察署将其修复,并改为专司火警的报警台。

修复的过程中,好事者在主楼的顶层上加了一个小平台,还将整栋楼清水砖的外墙用洋灰(水泥)抹平了,并刷成了土黄色。

《警钟楼下的摄影师》(油画·约1954年)罗宝珊

这就是为何严云开的画中以及不同时期的老照片中,警钟楼都略有不同。从罗宝珊的写生中也可以看到这一点,他们作品均画于1953-1955年左右。

罗宝珊是广西人,时任中南美专绘画系副教授。1932年至1938年,他就读于杭州国立艺专,师从林风眠、潘天寿等人。

他后来曾担任广西艺专美术科主任,1953年随着合并的中南美专来到武汉。1957年被打成右派,并发配到洪湖农场劳动改造,几乎九死一生。

估计他对武汉没得么亊好印象。

他的油画注重造型,中西合璧;色彩凝重厚实,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武昌蛇山一景》(油画·约1955年)罗宝珊

警钟楼是当时所谓“蛇山大首义公园”的一部分。

蛇山又名黄鹄山,全长约2公里、海拔80多米。它绵延起伏、形状如蛇,头临长江、尾亘闹市,与汉阳的龟山隔江对怼。

蛇山历史悠久,历代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

约1920年代:从汉口龙王庙远眺蛇山(警钟楼隐约可见)

约1920年代:从江面上看蛇山

约1930年代:蛇山脚下的汉阳门码头与山上的警钟楼

约1930年代:台阶上的警钟楼与胜像宝塔

从蛇山另一边(西侧)的江面上远眺警钟楼

从蛇山另一边(西侧)近观警钟楼与胜像宝塔

日占时期鬼子兵在警钟楼上

1949年武汉解放时发行的有警钟楼图案的邮票

假如您沿着江边数百级的麻石台阶,由北朝南拾梯而上,按顺序会见的有胜像宝塔、警钟楼、品江楼和奥略楼,末尾是制高点上的抱膝亭。

从江面上一眼望去,最引人注目的除了警钟楼外,便是“奥略楼”了。

奥略楼共有3层,木结构的楼体为矩形,正立面上建有伸出的檐顶。

因其外观与黄鹤楼有些相似,楼上也悬挂有“南维高拱”的匾额和“大江东去”、“爽气西来”的对联,所以常常被瓜众们误认为是黄鹤楼。

其实不然。

约1920年代的奥略楼

在奥略楼上眺望汉阳与汉口

《武汉黄鹤楼上的奥略楼》 (水彩画·1954年)严云开

这是张之洞的门生们,为了纪念他的丰功伟绩,专门在1907年建造的一座建筑。

原名叫“风度楼”,但张之洞嫌其不雅,遂根据“恢宏奥略、震绥南海”(晋书.刘弘传)的语意,改名为奥略楼,并亲笔题写了匾额。

细心的看官不难发现,在老照片奥略楼的左下方,还有一幢西洋风格的灰白色建筑。墙面上的“显真楼日夜照相”几个黑色大字,格外醒目。

约1930年代的奥略楼与显真楼

约1940年代的显真楼

这就是曾经名闻三镇的“显真楼”照像馆,也是本文的主角、画家严云开的祖产。

他的祖父严添承是卾城葛店人,先是在街头给人画像、买字画谋生。后来看到一个日本人在古黄鹤楼后边开了一家照像馆,生意红火,逐决定弃画从影。

他以教日本人画中国画为诱饵,偷偷地学会了照像,也在古黄鹤楼旁的六角亭中落下脚,渐渐地发达起来了。

辛亥革命后,严云开的叔父,子承父业、赴日本研习摄影技术。回国后带领他的父亲一道,逐步扩大地盘,建造了显真楼和品江楼(茶楼)等产业。

就读中南美专附中时期的严云开

1950年代初,少年的严云开在显真楼做学徒,也酷爱绘画。他将报刊上的漫画、宣传画临摹放大,挂在了照像馆的橱窗里。

不料,此举不但获得了有关部门的认可和奖励,也引起时任湖北省美术工作室主任武石的赏识,他将年仅16岁的严云开招进了美工室。

后来,美工室陆续又来了一些央美、浙美的毕业生。严云开觉得压力山大,担心自已没有学历会被淘汰,决心报考美院。

约1953年:严云开(前排右1)与湖北省美工室同亊的合影

1994年:严云开(左1)来汉探望武石(左3)、鲜于明一(左2)夫妇及同亊张朗的合影。

事如愿遂,1955年他顺利地考入了中南美专附中,毕业后分配到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成为了一位著名的动画设计师。

1956年前后,因建设武汉长江大桥的需要,警钟楼、奥略楼和他家的显真楼均被拆除了。

时光匆匆,在不经意之间,画家严云开、罗宝珊等人也离我们而去、渐行渐远了。

《蛇山边江景》(水彩画·约1955年)严云开(画面左侧的蛇山上有抱膝亭和奥略楼,对岸是汉阳龟山)

英国艺术史家克拉克在《风景进入艺术》中说:风景画是我们对自然的不同认知阶段的标志。……是人类不断尝试与自然和谐共处这个循环过程中的一部分。

也有的哲学家认为,现实风景与人的感官是无关的。人们眼中的风景只是一种感觉,而不是物质的本体。

作为现实的观察者,画家窥视风景后将感受凝结为作品,但可能并非是对外在世界的客观描写,而是特定情景下的个人视角。

《武昌蛇山初春》(油画·1959年)钱延康

但在他们写实的画面中,看官似乎见到了真正存在过的景色,也许不能确定、或者根本就是空中楼阁,虚无缥缈。

彼时,正处在一个新旧交替的年代,有许多不确定性。我们很难体味到他们创作过程中的心境,是激情、感动,还是平静、淡泊,抑或是伤感和惆怅。

但无论如何,这些作品既是一段历史的视觉记录,也是一个时代的文化叙事,已经成为了老武汉的一份精神遗产。

警钟楼与奥略楼,永远值得回味的记忆。

(0)

相关推荐

  • 老照片:1930年代的湖北武汉,白云黄鹤、九省通衢的千年江城

    下面的这组老照片拍摄于1930年代的武汉,武汉,别称江城,地处湖北东部.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中游,汉江在城中交汇,形成武汉三镇(武昌.汉口.汉阳)隔江鼎立的格局.武汉自古以来就是南方的商业重镇,明清时期 ...

  • 晴川阁|始建于1547

    资料整理:天下达观 资料整理来源于:网络 晴川阁又名晴川楼,与黄鹤楼.古琴台并称武汉三大名胜. 晴川阁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汉阳龟山东麓禹功矶上,始建于明朝嘉靖二十六年到二十八年(公元1547年-1549年 ...

  • 【诗词楼阁】写诗词比赛领百元红包

    根据剧情写诗词比赛领百元红包 各位老师:新年好! 第二场写诗词比赛领红包活动又开始了,还记得第一次活动?第一次活动有些bug不是很好,在此表示深刻歉意!现在正处武汉攻坚新型冠状病毒的困难时期为了让大家 ...

  • 烟波江上使人愁,江城楼、阁无恙否?

    晴川雨霁,云彩斑斓:水天一色,江船晚归. 已故老朋友.油画家胡申得先生的一幅<晴川雨霁>图,把我带进了唐诗人杜牧的<汉江>诗中: 溶溶漾漾白鸥飞,绿尽春深好染衣. 南去北来人自 ...

  • 湖北:武汉黄鹤楼

        黄鹤楼位于湖北武汉蛇山之巅,濒临长江.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亦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崔颢.李白等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使得黄鹤楼自古以来闻名遐迩.   黄鹤楼屡建屡 ...

  • 记忆中的风景丨武昌翟雅阁的国际范儿

    随着武汉三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崛起为一个"国际化中心大都市",各种时髦的文艺场所如博物馆.美术馆和画廊等,像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 因而,国际化也成了一个热门的话题. < ...

  • 记忆中的风景丨汉阳晴川阁的烟火味

    大约在1956年前后,湖北人民出版社发行了一组"武汉风光"四条屏的年画,内容为看官们熟知的一些本地景观,如东湖.宝通寺.孔明灯-等等. 作品的形式为水彩画写生,作者有中南美术专科学 ...

  • 【图文】记忆中的风景丨武昌鼓楼洞与司门口

    日前的省美术馆,正在举行"记忆中的风景:湖北美术馆藏小幅绘画作品展". 当踱到田少鹏的油画<古楼洞>前,我的眼球被画面上浓郁的色彩所吸引,情不自禁地放慢了脚步,一时间仿 ...

  • 记忆中的风景丨汉口中山公园的大门

    <汉口中山公园大门>是一幅水彩画的创作. 看官们第一眼瞥见它的时候,心里不免会犯嘀咕:这是汉口中山公园的大门吗?也难怪,尽管大家的眼神都很好,一般到了公园总是紧盯着美女,当然不会注意大门的 ...

  • 记忆中的风景丨“不靠谱”的汉阳古琴台

    一般来说,风景画是以风光景致为题材的绘画. 但自17世纪西方蛮夷的风景画独立成科以来,很多画家偏爱描绘由历史古迹形成的人文景观,如德国画家A·丢勒.荷兰画家J·雷斯达尔和J·霍贝玛等人的作品. 曾经在 ...

  • 记忆中的风景丨黄兴铜像如何从蛇山跑到龟山

    随着网络世界的兴旺发达,越来越多奇奇怪怪的老照片浮出了水面. 有图有真相,泛黄的历史场面使人触景生情.记忆犹新,不由得让喜欢扯蛋近代美术史的笔者,也忙得不可开交.不亦乐乎. 近日在乱翻武昌古城的文件夹 ...

  • 记忆中的风景丨芳草萋萋鹦鹉洲

    闲暇无聊,翻看了一下黎雄才的画集,发现其中有二张鹦鹉洲的写生. <汉阳鹦鹉洲所见>(中国画·1955年3月11日)黎雄才 提起鹦鹉洲,看官们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因为,著名诗词< ...

  • 记忆中的风景丨汉阳﹕集家嘴的划子擂倒趟

    中南美专在武昌办学的期间(1953-1958年),时逢"三面红旗"(人民公社.大跃进.总路线)的运动,搞起了一波又一波的高潮. 校领导提出,艺术作品必须表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 ...

  • 记忆中的风景丨武昌洪山宝塔

    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注1) 在"记忆中的风景:湖北美术馆藏小幅绘画作品展"上,当我走到严云开的<洪山宝塔>跟前时,脑壳里突然蹦出了二句词儿. <洪山宝塔&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