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胜往事-----花山溪上的行船人
民国时期,平和河流水源丰富,河深潭多,交通运输主要靠水路,航运业发达。南胜至小溪航道20公里,水大时船只靠篙撑、桨划航行,枯水季节逆水上行靠人下水顶推、拉拽。
当时往返于小溪南胜两地间船只有29条,主要是从南胜运粮食和蔗糖往小溪,再从小溪运回化肥和豆饼、细杂之类。南胜的码头旧址在今妈祖庙位置靠溪的地方,当年码头上有一座建于民国时期的妈祖庙,规模比较大,妈祖是行船人的保护神,所以船民集各方努力捐建了该妈祖庙,后于文革“破四旧”期间被毁,再后来,所在地建了卫生院。
当时的行船人,一家生活都在船上,做饭用烧柴烧炭的炉子,喝的用的水都是直接从溪里打的,当时的溪水清澈,比较没有污染。空闲的时候也撒网打鱼,以前溪里的鱼不仅种类多,而且数量也多,打了鱼足够全家吃,多余的还可以拿上岸去卖。
行船人以船为家,哪怕是下大雨发大水的时候,他们也没有离开船只,只是把船停在水流较缓的地方,然后时刻警惕,注意防患危险。若问他们怎么不上岸,难道不怕危险。可上岸住哪里,不是他们不怕危险,而是全部家当都在船上,所以不能置船只于不管。
行船是很辛苦的,下小溪倒好,顺流而下,船上载两三千斤重的货物还是可以一路顺当。返程时,因为是逆流而上,所以货装得较少,一千斤左右,但行船得很卖力,一会儿竹篙撑,一会儿双桨划,遇上浅滩不得不下水或推或拉。碰上枯水期那就更困难了。
南胜的行船人每天往返于两地之间,为南胜的货运忙碌着。后来,南胜至小溪的公路开通了,公路运输逐渐代替了水路运输,再加上河道淤积,水流量缩小,也渐不适合行船。到了1958年,南胜船运全部停航,船民们把船变卖,上岸后下放到农村小组,一部分加入了当时新成立的南胜搬运站。搬运站属集体企业,归南胜公社管理。在搬运站,他们利用肩挑背扛,靠体力帮各行各业装卸货物。因为吃苦耐劳,业绩、效益较好,南胜搬运站曾被作为典型介绍、学习。
岁月如歌,流水无痕。行船不再,远去古人。船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是值得学习发扬的,正如他们所信仰的妈祖,福赐四海,泽披万代,光芒永耀。许多船民的后代们秉承前辈的精神,在各行各业中开创一片新天地!
(以上部分图片源自鹭客社,感谢张火车老人的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