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余生
急急忙忙地做饭,却把锅烧糊了,手忙脚乱地抢救锅和火灾,却又把碟子打了,霹雳乓啷,残渣碎片,一片狼藉。
如此的笨拙,很强的挫败感,看着这一片狼藉,想要逃遁,却又无处可逃,还得面对现实,自己制造的烂摊子自己收拾。一片片捡拾那些碎渣的时候,想起了老爹在的时候做饭,因为眼神不好,切菜切到了手,然后那个早晨,他就一直在喃喃自语,自怨自艾,“老了,老了就啥也干不了了!”当时听到他唠唠叨叨的时候感觉好笑,“至于吗?”可是在看到他没落的眼神的时候确实是被刺痛了的,也许每一个人,从心底是抗拒也害怕衰老的。
也许并不仅仅是因为笨拙,只有年岁才会让人愈发的笨拙,愈发的身不由已。也许有一天,不只是做事不再利落,更多的,是力不从心。同学说自己的老娘80岁了,年岁越大,越喜欢儿孙膝下承欢,总是喊他们姊妹,“回家来吃臊子面吧!”可是他却慢慢发现,以前的老娘招呼大家回家吃饭,是锅煎(水烧开了)面就已的,什么都收拾好了的,大家回家只需要来吃就好,可是现在的老娘,越发喜欢喊孩子回家吃,可是到家了发现,锅冷面凉菜未摘,自己说,“老了,不爱动和”,可是喜欢看着孩子们吃,于是他越来越感觉到老娘的衰老与力不从心。
80岁,将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似乎不敢想象。胡思乱想间收拾完了残局,又要下楼买水,孩子说,“你辛苦了,我给你发30块钱红包吧!”可是想了想,也并不值得欣喜,“你的钱不也是我给你的吗?给我有什么意思?等你自己赚了钱,给我30块花,大概还有些欣慰。可是转念一想,等到他开始赚了钱,要娶媳妇,要买房子,要顾及自己的小家,我这老娘,还能顾上吗?”如此想来,对于老,又多了几分抗拒,然后是开玩笑也是试探,“等我老了,你大概会把我送养老院了吧?”谁知道他没心没肺地问一句,“养老院需要每天接送吗?”“你以为是幼儿园?每天接送!不需要,送到那里你愿意看看就看看,不愿意看了就不看,不耽误时间,不需要接送!”然后他就长长地舒口气,“哦!!!”我不知道这哦里是什么?是解脱是不舍是无动于衷?或者是不知道该怎样表达这样的情绪。
然后就拎桶下楼,可是脑子里却都是刚刚那个长长的“哦”,我从那长长的“哦”里、意味深长的“哦”里咂摸不出意味或者是根本不敢去深思,然后就是长长的“往后余生”在我的脑海里回荡。
往后余生,如果这个字眼出现在诗歌里散文里,它都是带着憧憬、浪漫、闲适、悠然的,可是放在现实里,却是骨感、冰冷的。余生的最后一程是养老院,可是这确实不是一个让人喜欢的地方。
当当网的公众号里有篇文章,《70岁空巢老人亲述:我俩儿子上清华和人大,可我还是进了养老院》,写一对夫妻,退休前是省城电子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两个儿子,一个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一个毕业于清华大学,之后继续深造并取得了高学历,如今都在北京定居。用中国人对人生最好的评价来说,就是“功德圆满”了,可是就是在这样自己成功,晚年无忧,儿孙出息的圆满之下,他深深地体会到的,是老年时对亲情的渴望与眷恋,是对衰老的无法抗拒的无可奈何。人常说人生到后半段是要做减法的,其实不用自己主动选择,衰老的客观制约,就会让你越来越甩掉那些外在的东西,人一生,能够真正拥有的东西并不多,当你的减法做够了的时候,就是该凋零的时候,就像一片叶,发芽成长,光照风吹雨润,然后长啊长,一直长,却在秋风来临的时候,急煞煞地凋零了,人生也短暂,急煞煞就走向后半段了。
往后余生,是很多的凄凉与孤独,可是惧怕似乎也不改变什么,于是,焚香祈愿,愿往后余生,有许多许多的温暖抵御孤独,也愿自己,有勇气,眼泪擦干后,都把它变成彩虹般灿烂的微笑。往后余生,笑对;往后余生,温暖!
2018.8.8晚 郭江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