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了解“唐三彩”
随着商贸往来,中国的丝绸杂货也通过陆路、海路贩运出去了,被传流出去的也有唐三彩的工艺。后来形成了“波斯三彩“、“埃及三彩”以及亚洲的“新罗三彩”、“奈良三彩”等仿制唐三彩的器物。
不过一旦某些事跟利益挂钩,并且开始逐渐引起注意时,一些困难也就随之迎刃而解了。为了能够获得更加丰厚的利益,造假者开始对唐三彩的“开片”下足功夫,并且将其仿造得十分逼真,甚至连不少老牌古董专家也在此栽了大跟头。
唐代大量外国人及周边少数民族进入长安,长期与汉族杂居,然而唐代不仅没有排斥这些外来文化,反而积极吸纳外来文化的精华,不断丰富自身营养,将胡风夷俗融合为中华文明,创造出更加绚丽多彩的圣坛文化,这对此后近千年的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而积极的影响。大唐盛世的华彩包容,尽在唐三彩的绚烂中。
唐代彩釉陶瓷所用的胎料一般是藕粉陶胎或者钢胎,色泽较深,唐三彩却多是近乎白色的胎料。烧制特点是使用二次烧制技术,矿土要先进行挑选、舂捣、淘洗、沉淀和晾干,然后把泥胎放在窑内经1000-1100度左右烧成素胎,冷却后再在素胎上施以各种釉料,再进行850-900度左右的复烧。通常情况下三彩人物俑的的脸部、颈部都是不施釉的,所以人物俑在烧制后还要进行开脸,即使用彩绘的方式,使人物须眉入微,唇红齿白。
唐三彩,汉族古代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全名唐代三彩釉陶器,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釉彩有黄、绿、白、褐、蓝、黑等色,而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唐三彩”。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真品唐三彩与高仿唐三彩釉里的不同,那就是高仿品开片细小,真品开片极为细小,差别就在一个“极”字,其中奥妙不是比较着看很难说明谁细、谁更细。
唐三彩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首先是造型。从造型方面来讲,它的造型与一般的工艺品的造型不同,与其他时代出土的马也不同。首先它的造型比较肥硕,这个马的品种,据说是从当时西域那边进贡过来的,所以和我们现在看到的马的形状有点不大相同,马的臀部比较肥,颈部比较宽。唐马的造型特点,它是以静为主,但是静中带动,你们看到这是一匹静立的马。但是它通过马的眼部的刻画,马的眼部是刻成三角形的,眼睛是圆睁的,然后马的耳朵是贴着的,它好像在静听或者听到有什么动静一样,它通过这样的细部刻画来显示出来唐马的内在精神和内在的韵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