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孔子也是武术高手

道家圣贤多习武

古代的道家人物,大都是文武兼备的。只是多见于他们谈文不谈武,老子说过了“兵者,凶器也,故有道者不处”,不是不懂,不学,而是不依赖,不显耀。道家人身体很好,但是不会到处去参加健身比赛。老子本人显然是内家武功高手,懂行的人从五千言里自然看得出来这点。庄子也是武功高手,外篇的【说剑】一文,对于剑道和武道的原则说得非常到位。内篇中“至人之息以踵”,是内家武术练到高深之处才会懂得的境界。范蠡倡导的越女剑,大败吴国的高手,显见这位范大夫也是很懂武的人。

中国人文精神的尚武传统,其实直到唐代依然如此。如李白等文人名士,都是佩剑而游的。颜真卿也并不只是“书法家”,他也尚武,安禄山叛乱的时候,他是唯一守住了自己城市的太守,让敌手都很意外。

孔子也是武术高手

甚至儒家的祖师---孔子本人也是武林高手!

大多数人心目中的孔子,类似我们电影中的老教师,瘦弱而微微驼背,和武林高手的形象更是毫不沾边。其实孔子父亲叔梁纥是当时鲁国数一数二的武林高手,力能托举千斤闸门,且不说遗传就说孔子教授的六艺中,除了诗书礼乐之外,还有射和御,这不折不扣是当时的武术。

射就是射箭,御是驾驭战车,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谓的射击技术和赛车技术。而且孔子也明确表达了对自己射御技术的高度自信。如果他不是武林高手,以他的谦虚性格,怎么会在包括子路这样的武林高手的众学生面前自诩高手!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史”的含义就是虚浮不实,华而不实之意。光会读书的话,基本上就是个呆子了,不可能当真正的“君子”。这是说身体的“质”和“文”要协调发展,阴阳互补。可后世却有人把读书人书呆子的傻样叫做“文质彬彬”,早已失了本义。

武是怎么被弱化了的?

追溯到先秦,实际上对“士”的要求都是文武双全,那时的士人也的确多是能文能武。即使是后来,文士和武士逐渐开始有分工,文士也往往兼为武士。

宋太祖赵匡胤自己是武将出身,但是当国之后,却对武人深怀戒心。他认为武人往往是战乱的祸首,而要天下太平,就不能让武人有太高的地位权力。因此高调重文轻武,文人考中状元,可以披红戴花到街市上夸耀,而武将的地位却远远低于文官,即使一代名将狄青,也照样会被文官所轻视。

宋代文人中也有武林高手,比如辛弃疾就是一个,他能够率领数百人杀入二十几万人的大营,而刺杀营中的叛徒。但是,他的命运也是被削去兵权。在这之后,文人“文”而不“武”的倾向逐步加强,最后才形成了我们现代中国人心目中的文人形象——像京剧小生那样文弱,娘娘腔而又胆小。遇到事情没有主张也没有胆魄。

清雍正时期“禁武令”下达后,这种传统文化中“文武合一”的宗风不再,文人的虚浮之气,达到了高峰。

我们设想如果李白不习剑术,身体虚弱无力,我们还能想象他会有那种大鹏一般雄浑的气概吗?虽然心理上的勇气并不完全依赖于身体的强壮,但是,身体上的虚弱往往会减弱一个人精神上的气魄,减弱一个人的勇气和心理力量,这却是一个确定的倾向。京剧小生那样柔美的男性,可能会心细如发,但是在决断力上,一般的确是比较差的。读书本身,也许并不需要强壮的体魄,但是一个人要从事实务,却不能没有一个至少比较强健的身体。因此,文士们身体的虚弱化,总体上也必定导致了文士决策上越来越偏于怯懦化,导致了文士经略实务上越来越能力弱,或者说文士的行动力越来越弱。中华民族之积弱难振,也和这一点不无关系。

贵州在明代出了个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王阳明自己善于射箭,在和军人比赛时,曾经以三箭都命中红心的成绩令士兵惊叹,王阳明的遗风,影响了曾国藩以及后来许多士人,成为了中国人的一个重要文化资源。

心灵并非受限于身体,体弱者也可以有刚勇之气,正如珍贵植物的生长,不仅仅取决于土地,而更多取决于种子。身体毕竟是心灵的所寓,沃土必定适合培育良种,所以强健的身体必定对强大的精神有辅助作用。士人的身体强,则利于强其精神,士人的精神强,则利于强我种族,强国之梦,必从强民开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