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加班的人,终将沦为被抛弃的“一次性电池”?

996就是资本压榨员工的剩余价值!

我一直不以为是资本的问题,而是这个社会的问题,这是一个用命拼的时代。

再怎么奋斗,也不能用命来换钱吧!

你们看看底层的人民,哪一个不是用命换钱?

很多公司的员工都是朝九晚五,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为什么就你不行?

你可以选择安逸的日子,但你就要选择安逸带来的后果。

花一样的年华,就这样凋谢枯萎,她马上就要结婚了,不应该倒在加班回家的路上!

人是可以控制自己的努力,我们都可以。

曾经被人们吐槽的“996福报论”,没想到今天竟然成真了!

与做13休1、每个月工作不少于300小时、715这些工作时长相比,996可不就是福报吗?

凯恩斯曾预言:“生活在2030年的人会比1930年的人富裕8倍,那时我们每周只需工作15个小时,然后发愁如何打发我们的时间。”

与过去相比,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甚至超过了凯恩斯当年预测的程度。

但我们的工作时长不减反增,有些甚至超过了凯恩斯所处时代平均每周48小时的工作时长

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也许,解决之道不在未来,而在过去。

01
用生命换来的8小时工作制

农业时代,人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与劳作的边界明确而清晰。然而,进入工业时代之后,几乎所有的劳动者都被迫卷入了变革浪潮之中。

首先发生转变的,就是人类的活动时长。

当「电」成为城市的基础设施之后,人类活动的时间被极大地延长。

过去,太阳落山之后,只能回家休息。而有了电之后,人类开始有了夜生活,工作时间也随之增加。

更重要的是,机器的出现完全改变了以往的工作方式。

机器可以持续运转,甚至为了延长使用寿命,而尽量减少停机的次数。当时,全世界工人的普遍工作时长都在14-16小时,有的更长达18小时。

美国马萨诸塞州一家鞋厂的监工曾经说过,“一个身强力壮、体格健全的18岁小伙子, 在这里的任何一架机器旁边工作,我能让他在22岁时头发变成灰白。”

人不同于机器,长时间的压榨,必然会出现极端的反抗。

1847年7月的某一天,法国巴黎的一家私邸里正在举行一场集会。参加宴会的人你一言、我一语,高声讨论着七月王朝政府保守而软弱的统治,抱怨经济政策偏向大资产阶级和垄断企业。

而这次宴会也成为了法国二月革命的导火线。

图源:网络

1848年2月22日早晨,巴黎工人和学生队伍浩浩荡荡地走向立法议会所在地波旁宫,他们高唱《马赛曲》,边走边喊着口号,要求推行改革,并在街上燃烧杂物。

面对群情激昂的气势,国王路易·菲利普慌了手脚。此刻,“使用武力镇压!”是他能想到的唯一解决方式。凶残的杀戮开始了,数十名群众中弹倒在血泊中。

然而,镇压带来的是更加强烈的反抗,群众们纷纷拿起了武器,同国王军展开了激战。

剧本并没有按照国王的预设进行。2月23日,国民卫队奉命恢复秩序,但他们没有执行命令,反而投向了革命的群众。2月24日清晨,人民占领了各个战略据点。最终,路易·菲利普放弃王位,仓惶出逃英国。

二月革命胜利后,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成立,共和国临时政府宣布将每日的工作时长减少一小时:在巴黎由每日11小时减少为10小时,在地方各省则由每日12小时减少为11小时。每日工作10小时,没有双休日。

虽然现在看来,这依旧是“血汗工厂”的压榨模式,但相比于此前根本没有全国性工时法案而言,这已经是一种进步。

但是,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即便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十九世纪中期都陆续确立了十小时工作制,工厂主们总是有办法迫使劳工们超额劳动。

图源:网络

1886年5月1日,美国2万多个企业的35万工人走上街头,举行支持八小时工作制的游行。仅芝加哥一个城市,就有4.5万名工人涌上街头。

一时间,美国的主要工业部门处于瘫痪状态,火车变成了“僵蛇”,商店更是鸦雀无声,所有的仓库也都关门并贴上封条。

视频来源: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39328444/

“我们要把世界变个样,我们厌倦了白白的辛劳,光得到仅能糊口的工饷,从没有时间让我们去思考。我们要闻闻花香,我们要晒晒太阳,我们相信:上帝只允许八小时工作日。我们从船坞、车间和工厂,召集了我们的队伍,争取八小时工作,八小时休息,八小时归自己!”

这是当时在罢工工人中流行着一首“八小时之歌”,工人们用最朴素的歌词唱出了他们的心声,也感染了广大的群众,他们纷纷声援工人的罢工运动,将罢工运动推向新的高潮。

这样巨大的力量让政府和资本家恐慌,也让他们露出了狰狞的一面。

商界首脑们纷纷要求增加政府警察和军队,并向芝加哥商业俱乐部购买了2,000美元的枪支用于警戒对付这次罢工。

1886年5月3日,一批罢工破坏者在警察的保护下混进工人的罢工队伍,并故意制造混乱。混乱之下,芝加哥政府以此为借口向罢工的人群开火。这一暴行激起了全市工人的极大愤慨。

同年5月4日,工人们聚集在芝加哥的干草市场广场,抗议警察的暴力行径。最终,该事件演变为流血冲突,7名警察及4名游行人员在此次运动中付出了鲜血和生命,史称干草市场事件。

100多年间,工人与资本家之间八小时工作制的演变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极其漫长与艰辛的过程。无数的生命、遥远的呐喊提醒着我们,现在享有的工作模式从来不是理所应当的。

“八小时工作制”的由来

  • 1817年,罗伯特·欧文率先提出了“8小时劳动,8小时休闲,8小时休息”的口号。

  • 1848年初,法国二月革命爆发,法兰西第二共和国临时政府宣布将每日的工作时长减少一小时:在巴黎由每日11小时减少为10小时,在地方各省则由每日12小时减少为11小时。

  • 1866年,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第一国际会议上,第一次将争取八小时工作制写进了决议中。

  • 1886年,芝加哥的工人们走上街头,举行支持八小时工作制的游行。最终,该事件演变为流血冲突,共造成7名警察及4名游行人员死亡。史称干草市场事件。

  • 1889年7月,第二国际在巴黎会议上决定将每年的5月1日定为国际劳动节。这一节日也延续至今,到现在依旧是我国的法定假日。

  • 1902年,芝加哥的公会和企业主们向美国工业委员会提交报告称,实行8小时工作制后,工人工作热情和效率提高,工厂的产出高于过去10小时工作制。

  • 1914年,福特汽车公司正式在其工厂中实行8小时工作制。

  • 1916年,8小时工作制正式在美国以联邦立法的形式确定下来。

  • 1919年,国际劳工会议终于承认8小时工作制。

  • 1935年,国际劳工组织通过了《40小时工作周公约(1935)》(第47号),作出了40小时工作周的决议。

02

为何工作时长与发达程度

是“反向关系”?

历史上第一个实行8小时工作制的企业是福特汽车公司。

福特不仅严格遵守八小时工作制,甚至严令禁止工人们超时工作以换取加班费。

福特数次在厂区发表演讲,要求工人们“有时间多陪陪老婆孩子,做个称职的丈夫和父亲”,并承诺少加班不会影响工资的发放。

在那个年代,这样的操作方式极其少见,但其实这背后隐藏着福特作为企业家的精准判断。

作为一家汽车制造企业,福特深知流水线上的工人必须高度集中精力,不断完成重复动作,一旦有一个环节的工人因为劳累过度而出了差池,很可能意味着当天的所有产品都将报废,这个损失,靠多剥削一点工人加班时间是补不回来的。

换句话说,充足的休息时间能够使员工的工作效率更高,这对雇主来说能够获利更多。

在这样的背景下,福特当然会要求员工严格遵守休息时间,以保证上班时的高质量作业。

直至今天,八小时工作制已成为全世界各国普遍采纳的工作时长,很多国家不仅遵循,并且在此基础上,对工作时间进行了进一步的压缩。

2018年,瑞士银行对全球77个城市的工作时间进行调查,如果按“2000小时/年”的标准来看,30个「超时工作」的城市中,23个都在发展中国家,17个分布在亚洲。

与“勤奋拼搏”的亚洲相比,欧美国家则“安逸”得多。

德国:德国员工每周工作时间为28小时,即每天工作5.6小时,同时保留重返全职工作的权利。

希腊:希腊员工每天的工作时长是4到5小时,一周是20到25个小时。希腊人一般每年工作11个月,却可以领到14个月的工资。
法国:法国每天7小时的工作时长,除周末双休外,每年共计11天法定节假日和5周的带薪年假。如果违反“带薪年假制度”,涉及的雇员或雇主要交1500欧元罚款。
美国:美国工作者一年中工作的天数约为240天,且普遍有15天带薪休假。由于要支付高昂的加班费用,美国企业几乎不会要求员工加班。
日本:以8小时工作制计算,日本劳动者年均工作2080个小时。但是日本加班费是正常上班的百分之0.25,22点以后是乘0.5,许多人会通过加班提高工资。
中国:以8小时工作制且周末双休计算,中国劳动者年均工作2000至2200小时。但就目前中国职场现状来说,除部分国企和事业单位,大部分中国企业都存在加班现象,许多中国公司加班并没有加班费。

当下的世界,工时与发达程度之间似乎存在着一组奇妙的“反向关系”,越不发达的地区,工作越忙;越发达的地区,休息时间越多。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

全球产业链的重构,使得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低端制造业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则主要扮演产业链中“大脑”的职责,工作时长自然就降了下来。

发达国家有着丰富的资源储备、科技实力,再加上人口压力较小,每年的劳动产出,不仅可以满足本国的需求,还可以大量出口。同时,利用金融工具,可以进一步扩大自身优势。

反观发展中国家,各地区发展水平不均衡,没有完整的工业体系,长期处于产业链的下游。再加上巨大的人口基数,使得劳动力不是稀有资源,社会竞争也更加激烈。

对于中国来说,出现996的原因,却不仅仅是因为产业链和产业结构的原因。

03

“打工人”正逐渐沦为

“一次性电池”?

一直以来,国内头部互联网企业皆以全员加班著称。

2020年8月,微软苏州某团队的员工控诉,从华为和阿里来的员工时常“比赛加班”,甚至“半夜在工作群互发消息”,给团队带来了国内互联网企业的加班文化,破坏规则,恶性竞争。

因此,他们在工作之余开发了Hackathon项目,可以每晚检测部门内部人员晚上还在加班并提出警告。

一时间,#从华为阿里跳槽到微软的员工遭抵制,被要求停止无意义加班# 的新闻被顶上了微博热搜。

一直以来,我们都以为加班是不得已而为之,简言之就是“老板逼的”。

但在工作氛围出了名的好的微软,员工加班显然是自愿行为。为什么还有员工会主动加班呢?

经济学家薛兆丰曾在《奇葩说》中表示,“经济学里有一种竞争方式,叫抬高竞争对手的成本,或限制对方竞争。你的竞争对手不是老板,而是跟你一样的其他员工。”

换句话说,只要有人愿意996,这个工作制度就是一直存在,并不断扩大。

图源:微博

这条评论不禁让人们回想起2010年——震惊中国的“富士康14连跳”事件。

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制造服务商,当时富士康普通生产线工人的基本工资是900元,刚好是深圳市的最低工资标准。所以很多人被迫选择了加班。员工每工作2小时可以休息10分钟,平均每天工作12小时,每13天休息1天。只有这样才能拿到2000元左右的工资。长时间加班且不断重复枯燥的工作对于员工的生理和心理都是巨大的考验。这也最终导致富士康的14名员工在2010年的一年内,先后选择从富士康的大楼上纵身一跃,结束自己的生命。

与当年的富士康不同的是,互联网企业拥有的是这个国家最聪明的那一批人。

如今十年过去了,加班文化却依然在蔓延,并且愈演愈烈。

以BAT、TMD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实施的工作制度与当年富士康几乎如出一辙。那些年纪20,面相40,发量堪忧的程序员们,不正是工业革命之初,那些站在机器旁,年仅22岁,但头发灰白的小伙子吗?

唯一不同的是,工资高出了不少,这也是许多人认同“996工作制”的原因。

在招聘网站上,那些写明了大小周、需要加班的岗位,在薪资那一栏的数字确实更加可观。可这多出来的工资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我们不妨来做一道数学题。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

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按照这样的计算方法,我们不妨以上海为例,算一算延长工作时间,我们的工资到底涨了多少。

根据《2020年9月程序员工资统计》显示,2020年9月,上海程序员的平均薪资为17722元/月,如果按照“996工作制”来计算,程序员的时薪约为56.6元/小时。如果按照八小时工作制计算,这份工作的月薪为9848.4元/月。

相比于“996工作制”,这个薪资水平低了将近一半,但是你却可以朝九晚五,并且自由支配周末的时间,你是否愿意呢?

也许很多人会认为这样的算法有失偏颇,毕竟很多八小时工作制的员工的时薪也许并没有那么高,而很多需要加班的人,每天的工作时间早就超过了12个小时,薪资也存在被平均的可能。

根据智联招聘最新发布的《2020年冬季中国雇主需求与白领人才供给报告》显示,整个上海的平均薪资为11468元/月。

这份平均薪资是由996和非996员工的工资数据共同组成的。以8小时工作制计算,时薪为65.9元/小时,以“996工作制”来计算,时薪为36.6元/小时。

如果将两者进行一个折中,时薪约为51.25元/小时。而这一数据与程序员时薪的差距并不大。

由此可见,996的高薪资只不过是你用时间换来的,也可能是用你的“生命”换来的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通过透支时间,甚至健康换来的高薪,你舍得花吗?

金钱,在很多人心目中,可以衡量大部分事物的价值。人们大部分的需求都可以通过金钱来满足。当金钱不足以满足当前的需求时,人们会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甚至是健康来获取金钱。

曾经,某个网络借贷产品的宣传语是: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而这样以未来换现在的模式同样也适用于今天的中国职场。

对于员工而言,他们在透支自己未来的精力,以换取更多的金钱(其实也没多少),而企业家则是在通过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来换取企业超越同行业的快速发展。

可是对员工而言,这样通过延长工作时间来赚取财富的工作方式是“一次性”的。

我们常常会把学习、自我提升、休息这些行为比喻为“充电”。而那些没有时间“充电”,承受“996工作制”的员工就好比一次性电池,当他们的“电量”被榨干,企业会替换掉他们,并安装新一批“电池”继续发展。而被淘汰的员工只能沦为被遗弃的“电池”。

只有充分保证休息,给“电池们”自我修复、自我提升的“充电”时间,他们在工作岗位上才能发挥“1节更比6节强”的作用。

文章读到这里,很多人会认为笔者描绘的是“田园诗”式的工作场景。

当下,中国的职场大环境正在逐渐趋向于“斗兽场”式的996工作制。作为一名普通的职场员工,我们好像已经失去了选择的权利,只能感叹一句“这就是现实,只能接受。”

华东师范大学刘擎教授的一番话也许能回答当前的困境——

这个世界应该让那些不好的选择消失,八小时工作制,一周五天,工作一周,休息两天是一个进步,因为人不只是有效率,不只是能够当作成本收益的计算的筹码,人是一个作为目的的存在,而不仅仅是任何发展的工具。忘记这一条,我们就会变成现实的奴隶。

我们要有更大的视野,我们不接受这个东西,至少我们要对这样一种接受的观点表达质疑和批评,大家想一想,童工制是怎么废除的?八小时工作制是怎么开始的?劳动保护法是怎么开始的?这些都是一开始被作为空洞的口号,这是人类我们叫做理想的东西。

撰文:李硕

参考资料:

《我们后代的经济前景》1930年

《“21世纪员工每周工作15小时”:凯恩斯的预言为什么出错了?》金融界

《十九世纪西方工人争取八小时工作制的艰苦历程》徐晓飞

《法国“二月革命”爆发》历史的今天

《1886年5月1日 美国芝加哥发生大规模游行示威——干草市场暴乱》非常日报

《福特传记》

《法国带薪年休假制度及启示》郑爱青

《中国人年均工作超两千小时专家:这是汗水型经济》界面

《世界各国工作时间大比拼:德国最短,中国最长》搜狐新闻

《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的启示》——《管理@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

《2020年9月程序员工资统计》

《2020年冬季中国雇主需求与白领人才供给报告》智联招聘

《996工作制:蜜糖还是“毒药”?》新京报

《奇葩说》第六季第五集

《奇葩说》第七季第八集

本文系HRoot原创,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来源:HRoot)。部分图片和文字来源于网络。如因版权存在问题,请于本文刊发30日内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