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一段时间的投资准则
大家好 ,我是海榕君。
今年的宏观大背景是 全球货币放水 ,放水带来的后果是:核心资产股价大涨,大宗商品上涨 ,比特币大涨,部分核心城市的 房价大涨 。这已经和 去年的宏观环境不一样了 。
我们做投资有一些变量是无法控制的,例如原油价格,原油价格的波动涉及军事, 政治,货币政策等很多因素 ,如果 后期 油价上涨非常大,对高估值的成长股估值 压制是非常大的,未来宏观政策变化是很难说的,最好的办法至少要配置一些 估值和成长相匹配的公司或者低估值公司并且有成长预期的。
很多人说成长股股从来不便宜,热衷于所谓成长股,这种想法坑害了多少人,包括曾经的我。
(1)巴菲特在1988年买入可口可乐是在15倍市盈率,1998年到50倍,2012年又回到18倍,98-2012共14年,可口可乐的市值零增长。
(2)再好的公司都有业绩波动,甚至倒退,当业绩不前时,短视的市场就会把它推进深渊,因此,低估值买入是投资的首要原则,不要被所谓的增长迷惑。
(3)事后看和事前看两回事,发生的并不一定一定会发生,现在发生将来并不一定会发生。
(4)能自认为吃到甘蔗最甜那一截的人,我相信有,但我也相信长期成功的概率不会太高。
(5)无论是否是成长股,安全边际的要求都一样,往往成长股的折扣更容易打折多,关键点是对商业模式的识别和未来现金流创造能力的判断。
(6)不同现金流增长能力的公司最终都可以换算成不同的内在价值,质量的不同体现在溢价程度上。
(7)关于“好企业不会给你过高的安全边际”,我们现成的老师就在:举个例子。1973年,巴菲特买入华盛顿邮报时,其市盈率约8倍,市值约1亿,但巴菲特认为其内在价值约4-5亿,最后证明他是对的。这就引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市场当时没有看到这个?那是因为当时华盛顿邮报陷入困境中,市场是短视的,大部分人没有巴菲特对商业的这种深入理解和耐心。
再说说今天的市场:
只有在高估值公司大幅度下跌的时候,才知道格力电器的好,今天北向资金 买格力电器 买入10亿人民币 ,是今天北向资金买入最多的公司 。格力电器 此前已经 达到深港通对外资 买入的最高持仓限制 ,今天深交所重新接纳了 格力电器 的买盘 ,北向资金就迫不及待的买入 格力电器。
今天 外资继续买入 隆基股份 3.8亿人民币 , 前4个交易日北向资金累计增持隆基股份 20.93亿人民币 。
地产股 大涨可能是两个原因:1. 地产股的估值确实低,资金避险 2. 土拍模式的改变利于龙头公司 ,加上进入2021年地产销售额非常好 ,港股绿城中国的前两个月的销售额 达到330亿,同比增长401%。绿城的定位一般偏改善 ,中国现在买房的需求慢慢从“刚需需求” 变为 “改善需求” ,长期逻辑利好 绿城这种定位的公司 。
3年后绿城销售额大概能有3000亿(2020年是2100亿左右),假设权益占比提高到60%,对应权益为1800亿,利润率假设可以达到5%,则对应的净利润为90亿,给5倍PE的话合理市值为450亿,换算成港币为537亿。目前绿城的市值为289亿,3年预期总有 85.58%的收益。
中国移动考虑在美国摘牌后进行A股上市,中国移动的股息率达到 6.6%,同时市盈率只有8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