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记忆之二 弄棒子
在我们冀中平原,大田里种的最多的庄稼一是麦子,再就是棒子。
棒子管理相对简单一些,连地也不用耕,割完麦子之后就能干茬种,如果赶上一场不算太小的雨,连地也就不用浇了。
棒子出齐苗后,之后就是提苗,弄草或者天旱时浇上一水,随水施些肥料。虫子多的年头就在棒子苗心里灌些毒土。
总之,棒子的管理相对简单,产量也不低,所以很多人家为了省事,就年年割了麦子种棒子。
棒子管理虽然省事,但是,收获起来并不省事。八月十五过后没有几天,棒子就熟了,当然不是叶子都干了,而是棒穗的粒一掐顶指甲了!
虽然棒子讲究晚熟晚收,这样籽粒比较成熟,产量也上去了!但是,庄稼一旦快熟了,农民的觉就睡不囫囵了,半夜里醒来常常借记着棒子地里是否招贼了!
小时候,爹常说,地里的庄稼是和人家伙里着的!除了怕闹天,就是怕人偷。
我就亲自抓到了偷我们家棒子的贼!
所以,棒子看着熟的差不多了,就全家老少齐动员!拿着塑料袋子、麻包、簸箕等东西,当然也要拿着小半镐。
我小时候,没有拖拉机,就是套着牲口去拉!
到了地里,一个人揽着三四个眼,大人多揽几个,小孩子就揽一两个,爹往往拿着小半镐先在中间镐出一个走车用的车道。
棒子齐刷刷的站在地里,像是被检阅的士兵,但是,这会儿,庄稼人没有心思欣赏这个,都咔吧咔吧的擗着棒穗,擗下之后就装在尼龙袋子里,一只手提留着袋子,一只手来擗,等擗满了袋子就背出去放在垄沟里或者直接放在马车上。
擗棒子这活并不轻松,因为干巴巴的棒子叶拉在胳膊上,往往的一道道的血痕,那个滋味,是火辣辣的疼!
秋天有时候并不是很凉爽,特别是中午的时候,太阳还很火热,脸上往往的泥一道汗一道的,成了花老包!
有时候嗓子干渴的直冒烟,就蹲下来找到水壶,咕咚咕咚灌几气凉水。
有时候,因为地远,晌午也不回去,我们这叫下大晌,当然是有人回去,买点油条或者煮几个鸡蛋捎来!
晚上的时候有时候装车装到很晚,这叫恋晚,爹会说过秋没有黑下白天的!其实,不但人惶家,连牲口的步伐也走得飞快,它也想早点回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