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雁凌:甘为新人筑阶梯 —— 忆远行的同仁郑长路
阅读本文前,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我用心做,您免费看。倡导原创,感谢转发,欢迎赐稿。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每逢看见一阶一阶的台阶,我就不由得想到: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不可避免地要登上一阶一阶台阶,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思想、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文化;可是,谁是那筑台阶的人呢?他们或者默默无闻,或者声名显赫,他们或者被人称道,或者被人遗忘;尤其是当他们完成了人生的使命,去了另一个世界,还会有多少人记起、提起他们曾经为他人搭建台阶呢?在我的记忆中,在我的人生之路上,伊春日报社老报人郑长路就是一个甘为新人筑阶梯的人。
我是1983年年初调到伊春日报社的,从那时起至2010年年初退休,在伊春日报社工作了27年。有幸与一些老报人共事,有幸走近他们,了解他们,从他们身上学到许多作文、做人的经验;这是我的人生财富。
1984年,伊春日报社编辑部改革,《伊春日报》四个版面分别称为:新闻部(一版)、社会生活部(二版)、副刊部(三版)、时事部(四版)。我被分配到二版社会生活部当编辑,当时一人一块版,我负责的版面是新开辟的版面《妇女之友》、《林都市场》两个版面。当时,社会生活部部主任是郑长路。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开始逐渐熟悉郑长路。当时,社会生活部有几位新人,我是其中之一。每个部门的编采人员都是新组合在一起的。记忆中,郑长路对新人要求很严,帮助很大;为培养新闻人才尽职尽责。
郑长路常常告诫年轻人:懂规矩,守纪律。当年的编辑记者相当讲规矩,年轻人与前辈或者与比自己资深的编辑打招呼,言必称师。可是,不知为什么,很多人称郑长路“郑老板”。因为我不明就里,所以,我一直称他郑主任。郑长路话语不多,声音不高,但是,却很有威严。
1984年,伊春日报社社会生活部(二版)刚刚组建时,人们搬来桌子、椅子,研究怎么摆放。我们四位年轻人把自己的办公桌分别斜摆在四个墙角,背靠墙,面朝外;我们正在自鸣得意时,郑长路进屋了,看看这阵势,不由得眉头紧皱:“谁的主意?像什么样子?赶紧重摆。”我们几个人互相做个鬼脸,立刻搬开桌子重摆。有时,编稿之余,年轻人免不了说说笑笑,但是,只要他一进屋,大家立刻打住,埋头编稿。
郑长路常常告诫年轻人:懂业务,学本事。
那时,大家办报劲头很高,分工之后,立刻着手创办社会生活部的各个版面、设置专栏、设计刊头、联系作者、组稿、画板。忙得不亦乐乎。当时,我们几位年轻人对于画版样没有实战经验,各自拿着铅笔在画版纸上画来画去。版面设计有许多学问,并不是简单地把稿件拼凑在一块版面上。当时,我和另外一位年轻的同仁一脸谦虚地去问一位先于我们到报社的同仁,他是我们的诗友,满以为他会不吝赐教。“怎么画呀,你教我们吧。”我们无比虔诚地请教。不料他见有人请教,立刻做导师状:“就你俩啊,练练再来问我吧。”明知他是玩笑,但是,我却气不过,借一本关于版面设计的书看了起来。看出点名堂就画,画不下去了再看书;看明白了,再继续画。结果,不是稿与稿没咬上,就是图与图没调开。画版看似简单,其实有很多内涵。画得不如意,用橡皮擦去,再画。如此反复多次,白色的、布满绿色的米粒大小格子的画版纸上洒满了黑乎乎的铅笔铅,有时画版纸被擦薄了,擦出了洞。郑长路见状,拿出一张版样纸,铺在办公桌上,一手拿着稿件,一手拿着铅笔,仔细地讲了起来:“稿件与稿件要犬牙交错,图片是为了美化版面的,尽量放在稿件中间;版面竖不能通天,横不能裂纹。”说着,把那些稿件一一安排在版面上。同样的稿件,同样大小的版面,他一会就画完了。既符合规则,又美观大气。我听了他的一番讲解,顿开茅塞。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趁热打铁,拿起原来那些稿件,一会儿就画完了一块基本符合规则的版面。他看了连声称好。当天就下版了,第二天就见报了。之后,当然是越画越好了。
郑长路常常告诫年轻人:不自满,多学习。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报社开展评报活动。编辑部的楼梯口墙壁上有一块一米大小的长方形白色版面,上面有一行红色大字:评报栏。每天有专人贴上一张当天《伊春日报》,谁写一篇好稿,当即有人评论称道,好在哪里。谁的稿件有不足,立刻有人发表意见,指出不足。一次,我采写了一篇稿件,发表后,有人称道有新闻价值,有人称道语言优美。我自己看了不免有些沾沾自喜。另一位同志也写了一篇好稿,我们几个人不无恭维地说着那个稿件,那位同志也喜不自禁。正说着,郑长路进来了,听了之后慢悠悠地说:“怎么,写一篇小稿就乐这样?有了半身之体了?”那位编辑听了,立刻收敛笑容,埋头编稿。我不知道他是不是旁敲侧击,但是,我听得面红耳赤,从此,对待成绩冷静了许多。
一次,郑长路与副总编冯泰称赞我的稿件,末了,郑长路说:“这人将来是把手,了不地。”我一脚门里一脚门外地听到这句话,心头一热。从此,加倍学习。
1984年年末,我准备参加全国新闻统一测试。郑长路说:“按照经验,别人复习6个月,且有人讲课。你自己复习20天,没人讲课,不及格是正常的。但是,你一定能及格!”他说:“你把版面安排一下,就在家复习吧,考试结束再上班。”
他还组织全科室编采人员为我设宴送行。我们去佳木斯考试时,其他人几乎都是去补考,只有我是考五科。当时,新闻、文学、语文知识等四科我都有较扎实的基础,只有哲学倍感生疏,好在记忆力不错,死记硬背,倒也背了一些。考试结果,我五科分数都不低,一次过关!获得中宣部颁发的合格证书。当时,几位同仁也为我高兴,声称报社升起一颗新星!
郑长路对待同仁充满关切,重感情,肯付出。
一位年纪与他的子女差不多的同仁转走了,当他故地重游时,有人借故不见面,有人干脆不接电话。郑长路闻讯却主动联系那个年轻人,慷慨解囊,请那个人吃饭。他说:“不论岁数大小,毕竟在一起工作过,回来了,咋也得在一起吃顿饭啊。”
1985年,我们科室一位同仁不幸去世,郑长路跑前跑后帮助料理后事,每每有人要去太平间看望逝者,他还以科室领导的身份陪同看望。时隔月余,他还帮助那位同仁家买板皮,拉回去之后,又带领我们全科室人员一起去那位同仁家,把板皮一块一块码成垛……
郑长路后来调到伊春日报社新闻研究室工作,有一阶段,还专职做记者培训工作;不论在哪个岗位,他都那么认真地、热心地帮助那些刚入行的新人。
记得一次与他闲聊,他说:“你多大了?”我说:“29(岁)。”他说:“好好写吧,你还有25年好时候。”
岁月悄悄流逝,我很快就把自己25年的好时候挥霍了。
郑长路退休后,很少到单位来了。患病后,我与总编办王柱主任曾去看望他,不巧,那天,他去了女儿家。我和王柱主任在他家楼下站了好一会儿,望着那个无人的窗口,倍觉惆怅。半晌,我们才拖着沉重的脚步回单位了。原想过几天再去看他,可是,琐事缠身,却耽搁了。原来,有些事真是不能等的。
一天早晨,我上班后,看见副总编王满急着要出去,我说:“谁家有什么事啊?”他说:“郑长路老师去世了,今天出殡。”我抱怨地说:“怎么没人告诉我呢?”我立刻去了郑长路家。当我递上礼金时,他的女儿说:“马姐呀,我以为没什么来往就没告诉你。”我说:“什么是来往啊?郑老师去世我怎么能不来呢?”
从殡仪馆回来的路上,我望着车窗外的倒影,耳畔却想起郑长路的声音:“这个人以后了不地。”我知道:他这句话语给了我莫大的激励。对于我一直努力钻研新闻业务起很大作用。
是啊,正是有了无数个甘为新人筑阶梯的人,才使新闻事业薪火相传,人才辈出。想来:各个行业都是如此吧……
作者简介
马雁凌,主任编辑。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报纸文艺副刊研究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伊春日报社副刊部原主任。黑龙江省女职工学习成才十佳标兵、黑龙江省优秀编辑、黑龙江省优秀新闻工作者。 伊春市知识分子拔尖人才、市文化名人。1974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新闻作品。在《人民日报》《人民文学》《诗刊》等40多种报刊发表文学作品和新闻作品1000多万字。百余篇作品在省、国家级评奖中获奖。诗歌《将军夫人的述说》在报告文学集《碧海金川》获当代黑龙江散文创作一等奖。出版诗集《密林小星》《心灵之约》、报告文学集《碧海金川》等6部文集。
图片除署名外,其它均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出处“温馨微语”
转发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
我与10W+之间只差您的一个转发
觉得不错,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