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近代史:突袭旅顺,拉开日俄战争的序幕
日本近代史:突袭旅顺,拉开日俄战争的序幕
关键词:三国干涉还辽、日俄战争爆发
前因:三国干涉还辽
日本和俄国在远东地区的帝国主义扩张导致利益纠纷,三国干涉还辽令日俄矛盾激化。
▲三国干涉还辽文书
后果:日俄战争爆发
日本和俄国在海上、陆上爆发了一系列激烈的战役。
▲日俄战争
过程始末
一、日本将辽东半岛还给了清政府
1904年2月,东乡平八郎统率的日本海军突袭了驻扎在旅顺的俄国舰队,日俄战争从此拉开序幕。
日清战争后,根据日本和清政府签订的《马关条约》,日本不仅获得了对朝鲜的控制权,甚至还得到了整个辽东半岛,这令俄国的沙皇尼古拉二世非常不满。
于是,沙皇联合德国、法国,表面上是“友善劝告”日本,实际上以三国的强权逼迫日本,将辽东半岛还给了清政府,日本的明治天皇深感屈辱。
▲马关条约签订现场
二、战争一触即发
远东地区,也就是朝鲜和东北地区,明治天皇和尼古拉二世都想将其收入囊中,充实自己国家的实力。这两个人,一个统治着世界上面积最广阔的领土、拥有数量最庞大的陆军,傲慢至极地瞧不起亚洲小国日本;
一个自诩欧洲文明的学习者与继承者,通过改革建立起强大的新式军队,迫不及待要在瓜分世界中分一杯羹,对腐朽老迈的俄国嗤之以鼻。利益冲突让他们相互敌视,战争已经不可避免。
在俄国国内,大臣们一致同意与日本作战,只是在争论什么时候发动战争。沙皇尼古拉二世心里明白,俄国的战争准备不足,但他仍旧对日本态度强硬,毫不让步。这一方面是为了维护在远东的利益,也是出于私心,希望通过对日本的战争转移国民注意力,缓和国内日益高涨的革命气氛,稳固自己的统治。
在他这种态度的引导下,俄国国内出现了一派战争氛围,但实际上战争准备却进展缓慢。与此相反,日本的明治天皇和统治集团清楚地认识到,拖延时间只会壮大敌人,削弱自身,必须赶在俄国的西伯利亚铁路建成之前就发动战争,一举夺取朝鲜和中国东北。于是,天皇将大笔的钱用于军备建设,积极组织制定作战方针,进行了充分的战争准备。
▲日俄战争地图
三、沙皇玩弄外交手腕
双方一面进行战争准备,一面试图通过谈判解决纠纷,自1903年起,两国就在进行秘密会谈,讨论在中国东北和朝鲜的权益问题。谈判过程中,明治天皇不断提高要求,激怒俄国,沙皇则玩弄外交手腕,故意拖延。
明治天皇终于下定决定,他先是任命重要海军司令官东乡平八郎为日本海军舰队总司令,做好战争准备。然后宣布与俄国断交,派遣舰队出其不意的偷袭驻扎在旅顺的俄国太平洋舰队。
东乡平八郎,是一个沉默寡言、尽忠职守的军人,战前临时换将,对他委以重任,让他在日俄战争中统率全部海军,就是看中了他的老实本分。1904年2月8日夜间,根据军部发布的命令,东乡平八郎统领日本联合舰队,在夜色的掩护下悄悄驶向旅顺港口。
此时驻扎在旅顺的俄国官兵仍然处于麻痹状态,完全没有意识到危险的到来。东乡舰队向旅大方向缓缓开进,3支驱击舰小队攻击旅顺口的俄国舰队,8艘驱击舰开往大连方向。在灯塔和探照灯照射下,日本舰队近距离对俄国舰队发射了16枚鱼雷,其中三3枚命中目标,击伤了俄国2艘装甲舰和1艘巡洋舰。
就在日本向俄军开火的时候,俄军舰队的军官们还在城里举行晚宴,庆祝舰队司令夫人的命名日,可见俄军的战争准备是多么的不足。直到黎明时分,俄军发现港口附近被击中的船骸,才意识到战争已经爆发。
旅顺是俄国太平洋分舰队的主要基地,控制这一战略要地就等于掌握了制海权,这对战争的胜利起到关键性作用。很快,沙皇派遣斯捷潘·奥西波维·马卡洛夫就任俄国新任太平洋分舰队司令。
▲东乡平八郎
四、日军获胜
马卡洛夫亡羊补牢,采取了一系列紧急措施加强旅顺舰队的行动。他加强战备训练,改善港口防御,并加紧修补损坏的舰艇,在他的领导下俄军的士气迅速恢复。不仅如此,马卡洛夫还多次率舰队出港巡查,几次打退日军的进攻,战局几近扭转。
但是,东乡平八郎更不是坐以待毙的人,他成功地抓住了俄军急于出击的心理,想出了一条计谋:在旅顺港外秘密布置鱼雷,并在港外诱敌。
果然,马卡洛夫欣然应战,亲自率舰队出港。但来到港口外,他才发现日军已经在港外严阵以待了,他立即下令返航,可惜为时已晚。在返航途中,马卡洛夫所乘的军舰不幸触雷,引发连续爆炸,马卡洛夫也随着舰船一同沉入水中,为国捐躯。
经过这次打击,俄军在旅顺彻底转攻为守,新任司令不再采取积极行动,只是消极应战。此后经过几次战役,日军完全控制了黄海,联合舰队取得了制海权,将俄军封锁在港内,为陆军的登陆创造了条件。
▲日军突袭旅顺港并成功占领旅顺
结论:
突袭旅顺是日本与俄国在朝鲜、中国东北地区争夺势力范围所爆发的冲突,也是日俄战争的开始,日本海军旗开得胜,为后来的胜利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日本通史》《世界近代史辞典》《中外战役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