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朔游记-庾家故居
信步在老街道上,看见有几处高台是可以爬上去观全景的,可我们还是觉得在巷道里假装弄不清方向来的舒服些,将就着在这静谧里迷迷路也未尝不是一件美妙的事情。
只怪街道过于单纯,略微拐个弯就能眼尽了全部。好在有个十字路口本打算要稍微犹豫一下的,可还没来得及犹豫就面对了“庾家故居”的牌匾。于是也懒得虚伪了,直接上前探头探脑一番,见没人拦着要收门票就径直走了进去。
一进了院子就立马感觉自己的心静了许多。院子干净整洁,古朴大方,是墨江最传统的格局。虽说曾经见过,但早已经变得陌生,细细想来也无非是似曾相识而已了。
一跨进门槛就是一面贴了庾家简介的墙。略微侧身才进了宽宽的院子,石板路将小院一分为二,道两旁种了些树木和花草。
两边的花草树木后隐藏着雕窗,雕窗是木质的,立于青砖墙上托着上一层楼的木板,虽算不上华丽却很美,只叫人想趴着那一扇扇的窗往里面窥望。
向前几步就见了敞开着的门和窗,上前探了头去看满眼的喜欢。那层层的书架上尽是梦里都渴望的书,那些书懒散的待着。似乎并不介意人们去打扰,或者本来就是在等待着人们的打扰。
再往前探,竟然还有简单的沙发和一张茶几。似乎是叫客人在这里小息片刻听一听这宅子里曾经的故事。这个宅子里出过几个厉害的人物:
庾恩旸,民国陆军中将,滇军著名的将领。
庾恩锡、一手创办了至今还很流行的大重九香烟的就是庾恩锡。可就是这样的成就,到了如今也还是少有人在意,倒是其孙庾澄庆的名气要比两位祖父大得多。只是他与这个宅子要扯关系也只能强拉硬拽了,毕竟一天也未曾在这里待过。
进了屋仔细查看才发现,这里的书虽看着热闹却多是凑数的,没什么养分。即使是伪装成了古朴的线装书也尽是变了味的流行,这发现难免叫我失望不少。也许是我对读书一直都有种偏执的缘故,只觉得这里只能说静谧是真,书香却还是薄了一点。
书且不仔细看了,只略扫一眼,知道摆了个满满当当就好。毕竟现在已经难得见到这么多书的聚会了。
看了又看,竟然发现院子里没有其他人。就连管理员什么的也没有,这样的结果反而叫我拘束了不少,生怕突然闯进来个人追究擅闯幽宅的过错。所以除了一开始没忍住翻了两本被伪装成线装书的杂书之外,接下来所见到的这一切,即使依旧好奇也只是用眼睛瞧、用心去体会并不再去触碰。
换着角度往窗外看,去找寻曾经主人们是怎样来享受那久远了的美好时光。又会用怎样的角度去追逐划过小院的太阳或者月亮?
看着沙发和窗,还有几本杂在其中还不错的书,心里实在纠结。若有人的话问上一句,或许还有品味的可能,只是现在却只能遐想这份惬意了。
往窗外看,心里不禁好奇:下雨的时候透过这扇窗又是怎般的浪漫?若那院子里的桂花绽放,又会是怎样的甜柔时光?
试想着再这样的情境里听些舒缓的古曲,腾一盏茶香,再拾一本老书随意的翻翻。看几行又回忆些远去的有趣时光,或者干脆轻浮起思维来一通莫名其妙的幻想将是多美的事情。
一杯茶、一本书的一整天,即使一个人也绝不会觉得寂寞。
这样的幽静里实在适合抛弃时光,突然很想拥有一个这样的宅子——宅子里也有这样的可以遐想且有绿意掩着的老窗。
发呆到茶水微凉又能怎样?哪里还需在意大门外的变化沧桑与人来人往。
虚掩了门,不在意有没有客人的造访。捧一本书,握一支笔的自我徜徉。有客来也不需言语,茶在桌上、你可以将自己放在任何自己觉得舒服的地方。不要打扰、各自拥有各自的美好时光。
捧本书倚着老窗
不语不言等待着过路的夕阳
泡茶一壶冷在桌上
期待着好运气
叫我拾得一抹霞光
翻书一页却看也不看
谁还理那骚人墨客的流浪与遐想
只轻轻推开那扇面西
老窗
静待夕阳
叠门而待的堂屋,有些微微的凄凉。虽依旧有人打理却难拒绝苔藓的蔓延于台阶上,苔藓们默默的用斑驳的痕迹来填满每一寸没冷落的地方。
突然想在这里给自己写一封信,却不知道该寄往哪个地方?
一杯茶、一本书的一整天。即使一个人也绝不会觉得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