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口腔执业医师备考攻略—一位“过来人”的备考经验
当你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2017年口腔执业医考已经结束,2018年的执医考试开始提上日程,也许你在为即将到来的第一次执医考试不知所措,也许你已经考了一次却没有通过,也许你考了很多次,连你自己都对通过考试不抱希望了……但是!这都不能成为你拒绝备考2018年考试的借口!
每年30%的通过率,淘汰掉的都是些什么人呢?如果你年龄大基础差备考时间不够,你肯定淘汰,如果你一副大义凛然的态度裸考,你肯定淘汰,如果你每天看书到眼冒金星却不懂学习方法,你肯定淘汰!你要相信,只要有信心,流汗水,懂方法,一定可以通过!
So,问题来了,备考执医的正确姿势是什么?
首先,你应该已经知道考试的形式,内容,流程,题型及分值,不知道的自己百度,这些每年考试都极少有变。
其次,先说实践技能备考。关键就在多背,多练。背什么呢?建议买一本实践技能指导书,人卫版的技能书全是文字,看着太沉闷,河南七颗牙学堂出的《口腔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解析最新版》,图文并茂,重点突出,也不厚。尽量把书上的文字要点全背下来,然后按照考试标准,一步一步地练习操作,比如备全冠,预备各牙面顺序是什么,用什么车针,什么时候换车针,预备完成后应该达到什么标准,这些都应该完全明白,至于一般检查最好是在牙椅上练习,病史采集则要注意总结,怎样问诊才不会有遗漏。总之背的越熟,练的越多,考过的可能越大。当然,最好是报个辅导班,有老师手把手教,才能发现自己哪里做的不到位。
如果你顺利通过了技能考试,那么,恭喜你,有资格参加笔试了。但是,笔试比技能通过率低得多,因为笔试考察科目多,范围广,内容深,学习量大。即使你技能考试侥幸得过,指望笔试也侥幸得过的想法是天真的。
那么,笔试该怎么备考呢?明确重点,掌握方法是备考的利器!
所谓明确重点,有两层意思:第一,不是所有的考试科目都应该一视同仁平均用力的。比如药理生化免疫微生物四本书共考约40分,口腔解剖生理学和口腔组织病理共考约80分,口内口外口修各考约120分,预防和口腔预防,人文综合,大临床各约40分,这样一看,重点就出来了,复习时主要精力和时间应该怎么分配也就有了依据;第二,不是同一科目的所有章节都要平均用力的。比如龋病,主要考各类型龋的定义也就是诊断,其中深龋主要考治疗原则,垫底充填,间接盖髓,安抚治疗各适用什么情况。口外大头在外科基本操作,拔牙及牙槽外科,颌面部感染,创伤,肿瘤,而先天唇腭裂主要考发病因素,畸形形成机制,至于治疗只需明白序列治疗的内容即可。
何谓掌握方法呢?既然重点已经明确,自己哪些知识点薄弱,哪些知识较有把握也就清楚了。
第一轮,对于有把握的知识点,你需要做的就是多做题,通过做题查缺补漏。对于薄弱知识点,就要先老老实实把课本相关章节看一遍,该背的背,该理解的理解,完了及时做题,进一步巩固知识点,加深印象。遇到不清楚或做错的地方,马上翻书回看相关叙述,然后再翻书,再纠错,直至做相关题目基本不出错。
第二轮,这时候,所有知识都已经过了一遍,在此基础上,对所有考试科目进行纵向复习,找出课本之间的相似或重复内容,寻找异同,总结规律。比如,冠修复和固定桥修复后疼痛,课本上对疼痛原因的叙述有何差别?组织病理书上对颌面部发育的叙述有助于理解外科书上对唇腭裂形成机制的理解?儿童口腔书和牙体牙髓书对牙外伤的处理有何不同?此外,可以开始做一定量的真题和模拟题,进一步总结高频考点和出题规律,熟练巩固知识点。
最后要说明,备考不是一两天的事,最好保证每天都有固定的时间复习,时间不要太长也不要太短,太长容易疲倦,太短效果不好。
只要按照上面所说备考,相信各位考生一定能通过考试,顺利拿证!